陳芷興
摘 要 “師者,傳到授業(yè)解惑者”,當學生在上學期間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他人生中的幸運,而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也是學校的光榮。而一位好教師,其自身素養(yǎng)應該是深厚的,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包容的,情懷應該是寬廣的,新時期下,教育不斷改革,教師身上的愛與情懷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
關鍵詞 教師 愛 情懷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自身擁有的愛與情懷就是一種教育資源,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師的愛就不會有人性化的教育,在課堂上,教師擁有的愛與情懷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道路奠定了基礎,教師的人文情懷也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學生。做教師要有充分的愛,還要有高尚的情懷,作為新時期教師來說,應有的愛與情懷應該是多方面的,積極的。
1教師應有的愛
1.1對學生的愛
課堂的主體就是學生與教師,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首先,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才能積極教導學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教育,教育包含著心智與情感,教師的愛的表達方式不過是一個講臺,但是,它的源頭是學生,是對學生無限包容的真實的愛中。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中就包含德性,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心懷對學生的愛,才能注意到每一個學生,而心懷對學生的愛也能看清自己,與學生一起成長,在教育過程中,彌補自己的不足。對學生的愛要是純凈的,學生的天性是至純至清,美好的,只有一個人心是純粹的,才有當教師的資格,教師心純凈,才能教育出美好的學生,對學生的愛讓學生如沐春風,讓學生對以后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興趣,身為教師,若心中沒有對學生的愛,那教育出來的學生也是不合格的,優(yōu)秀的學生更是沒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身懷對學生的愛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只有教師在課堂下播種下愛的種子,才能在學生身上開花結果。
1.2對教育的愛
對于教師而言,主要任務就是教育學生,教師首先要有對教育的熱愛,要富有教育激情,教育真情等,在教師的工作中,教師要有充分的責任心,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懷有激情,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也有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只有熱愛教育這個工作,每天才能精力充沛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教師對教育有充分的熱愛,就是一種教育能力,在平時教育過程中,老師對課堂的情感投入,是一種維系教育關系的因素,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對其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積極影響。教師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難免有時候會沒有熱情,可能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年級要講很多遍,但是為了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教師對教育的愛應該時刻保持熱情,對教學有鉆研,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是精心傳授的,這就需要教師課下自己鉆研教學,找到教會學生的好方法,在這過程中,只有教師對教育一直熱愛,才能精心考慮這些問題,如果缺乏對教育的愛,就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
1.3對學校的愛
教師教導學生的地點主要就是學校,在學校里,學生逐漸成才,教師要有對學校的愛,足夠熱愛這個學校,才能保持自己每天身心愉悅地來教課,學??梢园压苍O施完善一下,比如操場,教學樓的環(huán)境,完善這些教師每天都經過的地方,讓教師熱愛自己的學校,校長也要充分關懷教師,比如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適當給教師發(fā)放一些福利,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辛苦沒有付諸東流,更有對教育的熱情,對學校的熱愛。教師對工作的學校保持持久的愛,不會想到別的學校去教書,每天工作有激情,對學生的教育也可以更用心,準備工作做足,所以教師應該有對學校的愛,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
2教師應有的情懷
2.1家國的情懷
對于教師來說,把自己的工作與祖國和民族聯系起來,才有可能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師本就是教育學生的,教師自身應當有熱愛祖國的情懷,才能帶動學生愛國,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心里要時刻想著民族和國家,熱愛自己的祖國,心中裝著學生們的未來,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知識的教授,學生的信念,人生觀也是從學校起步的,更要注重學生良好信念的養(yǎng)成,教師擁有高尚的的家國情懷,才能向學生心中播撒陽光的種子,有利于學生以后健康發(fā)展,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實力不斷增強,而現在的學生正是新時期下的學生,教師心中的家國情懷更能打動學生深處對祖國的熱愛,學生會在教師的帶動下也產生出民族榮譽感,增強以后學生發(fā)展道路上的自信。不論以后教育事業(yè)如何發(fā)展,教師都要有一種熱愛祖國的情懷,家國情懷,對以后孩子的發(fā)展負責。
2.2博愛的情懷
一位教師想要教好學生,必須要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學生,關愛到班級每一位學生,有一個博愛的情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愛,勝過每一次說教。
行知天下事,涵養(yǎng)博愛心,在我國常州,有一所博愛小學,在這個小學里,有一個圖書館,圖書館中每一處都體現著教師的博愛情懷,在這個圖書館里,有一個紅領巾街區(qū),每一個到了適當戴紅領巾的年紀的學生,教師都去幫忙佩戴紅領巾,對每一個孩子都視如己出,關心到每一個學生,不會落下任何一個,彰顯出教師心中的博愛情懷。
另外,班級里不乏有一些父母工作忙,平時放學回家也沒人陪伴的學生,此時,教師可以在放學后,組織這些學生在教室里一起學習,或者一起做些游戲,讓學生們感受到陪伴的溫暖,使學生更愿意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博愛,擁有博愛的情懷,關注到班級里每一位同學的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上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用自己心中的大愛去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擁有的情懷,也是一種教育精神。
2.3包容的情懷
對于學生來說,難免會犯錯,而在學生犯錯過程中,教師應該擁有一種包容的情懷,不能一味的批評學生的錯誤,要包容地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學生在學習時期,可能會在背后說過老師的壞話,也可能因為想出去玩而對老師撒謊說身體不舒服請假,雖然這些都是不對的,但是當老師發(fā)現后,不能過于激動地批評學生,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包容學生的一些不是法律上的錯誤。有時,一道題給學生講解了很多遍,可他可能還是沒有完全理解,在下一次考試中還是會犯相同的錯誤,教師可以嘗試以另一種方式去給學生講解這道題目,不要一做錯題就總批評學生,有一個能包容學生犯錯的情懷至關重要。暑假結束開學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學生沒寫暑假作業(yè)而謊稱把作業(yè)落在家里了,這些小伎倆老師可以很快就識破,但不能打擊學生自尊心,可以課后跟學生進行溝通,告訴他這次老師不怪你,但是同樣的錯誤以后不要再犯了,學生在老師的正確教導下,以后都不會不完成作業(yè)了。
老師對學生的包容性很廣,每一位教師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學生時期心智尚未成熟,不能成人的眼光要求他們,他們畢竟還小,處在一個容易犯錯的年齡,而教師對待學生應有一個包容的情懷,去包容他們目前的不規(guī)范行為,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2.4思想的情懷
國家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思想教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一般都是由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但是可能過幾年這個教學方法就不適用了,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去教導不同時期的學生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師雖然是教導學生的,但也要時刻學習新思想,多閱讀一些關于教育類的書籍,在對學生的教導中不光要注意成績的提高,還要教導他們正確的思想,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教師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而不是居高臨下。
教師如果只懂得教書,而不懂教育管理,那他不是一個完善的教師,而懂得教育管理之后,又不懂得教育思想,那他一定是不完美的,教師的思想直接帶動著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思想體系也十分關鍵,只有學生思想正確了,才能得到健康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擁有一個思想情懷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把自己的智慧灌輸給了學生,讓學生自由快樂的成長,自己從中也體驗到了教育帶來的樂趣。
3結束語
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教育不斷完善,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自身應具備的愛與情懷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新時期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熱愛以及對學校的愛,還應該有一種家國情懷、博愛情懷、包容情懷以及思想情懷,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錦飛.德藝雙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應然追求[J].中國教師,2018(02):90-93.
[2] 李竹勇.教師應有的愛與情懷[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07):1.
[3] 陳喜燕.為人師者,展“工匠”魂[J].新課程(下旬),2016(08):212-212.
[4] 李堅貞.愛的教育,嚴的藝術——"情智教育"視野下的后進生策略思考[J].教師,2017(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