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男
摘 要:幼兒時期是人生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而父母是幼兒的啟蒙教師。要想實現(xiàn)對幼兒的教育目標,就必須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文章從引導家長積極參與、與家長有效溝通、開發(fā)家長教育資源三方面闡述家園共育的有效策略,以增進教師、家長雙方面的溝通、交流,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園共育;家長資源;幼兒成長;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5-0066-01
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比欢?,家長與教師在職業(yè)、性格、學識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怎樣才能與幼兒家長建立良好的交流、在教育上達到共識呢?幼兒教師只有及時轉變傳統(tǒng)觀念,加強家庭與幼兒園的溝通,開發(fā)家長教育資源,才能為幼兒的成長搭建一座彩虹之橋,促進幼兒的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育兒水平。為了提高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配合度,首先必須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提高育兒思想認識。學校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體驗各項活動,開展民主監(jiān)督評議,聽取合理建議。同時,可以借助班級博客、QQ群、微信群等,傳遞育兒經驗和當前最新的幼教信息,拓寬家長的育兒知識面,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還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班級博客、家長講座、家長會等形式,增強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的興趣,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使家長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只有讓家長形成科學教子的觀念,才能與教師形成教育共識。
(2)及時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共識。要實現(xiàn)家園共育,需要教師及時轉換角色,擺正位置,尊重、信任家長,使家園雙方達成共識,提高育兒水平。在家園共育中,教師應以執(zhí)行者、操作者、協(xié)助者的身份與家長相互探討,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主動性,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形成合力,達到共育局面。
(1)發(fā)揮語言魅力,講究溝通方法。一個好的組織者、合作者、支持者,要有非凡的表達能力。在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語言的藝術魅力,重視溝通的藝術,與家長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關系,而這樣的親密關系首先在于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比如,教師可以先表揚其孩子的優(yōu)點,再指出其錯誤和不足,并且避免開門見山地切入正題,待家長平復心情之后再慢慢引出話題,這樣更容易讓家長接受。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對孩子的關愛時,也會對教師表示出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從而愿意接受教師的意見,鋪墊家園共育的基石。
(2)秉持恒心和耐心,把握溝通方式。學會傾聽也是加強溝通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應以誠懇、熱情、執(zhí)著的態(tài)度傾聽,對每位家長都熱誠相待,這樣才會使家長愿意與自己溝通和交流,這是取得良好溝通效果的前提條件。尤其是面對祖輩家長時,更需要教師耐心去傾聽和解釋。由于家長表述不清而導致教師未能明白的,教師應及時詢問,弄清家長的意圖;家長在表達時過于含蓄,教師一時無法理解的,就要仔細琢磨。此外,教師也可以積極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家長取得及時有效的溝通,力爭家園教育同步。
(1)利用家長資源,做好家園共育。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對于家園共育活動來說,這就是豐厚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應重視并充分開發(fā)與利用好家長資源,發(fā)揮家長的職業(yè)優(yōu)勢,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體現(xiàn)家長資源的價值。例如,在“我愛我牙”的親子教育活動中,幼兒園聘請了“牙醫(yī)媽媽”參與此次活動的策劃設計,來幼兒園介紹牙齒的分類、如何正確地保護牙齒等,實現(xiàn)了幼兒園與家長資源的有效共享。再如11月5日的“消防日”,幼兒園邀請了在消防隊工作的家長,開展了充滿趣味又能寓教于樂的“防火安全我知道,消防安全記我心”為主題的消防安全周活動,極大地發(fā)揮了家長資源的作用。
(2)優(yōu)化親子活動,推動家園共育。親子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形式,為教師和家長提供了共同活動空間,讓幼兒感受到親情和關愛,推動和促進家園共育。例如,在“親子時裝秀”活動中,幼兒們可以和家長共同設計制作服裝飾品,在眾人面前與父母共同站上T臺走秀。這個活動不僅有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膽量,使他們敢于表現(xiàn)自己。再如,在“變廢為寶”的親子活動中,幼兒可以和父母協(xié)商完成作品設計,在設計、制作的手工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展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養(yǎng)成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富有童趣的親子活動,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也為教師和家長的交流與溝通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重視家園共育的重要性,以平等、合作、尊重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相互協(xié)調、緊密配合,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才能獲得理想的幼兒素質教育效果,推動幼教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麗君.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積極互動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2]楊曉慧,楊永剛.挖掘家長資源 實現(xiàn)家園共育[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09).
[3]高泗菊.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