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國:長期以來,我市中職學校課堂教學存在著兩大問題:一是學生學習基礎差導致學習困難,二是因教師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導致課堂低效。兩者相互影響,積重難返。為數不少的中職學校未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教學改革,教學管理與科研引領不力;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滯后,對學生缺乏信心,中職課堂普遍教學組織形式陳舊、教學方式落后、課堂氣氛沉悶,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最終影響了職業(yè)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與此同時,中職校許多教師難以獲得職業(yè)成就感,不少教師產生了職業(yè)倦怠。
活力課堂的“活”,是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行為、情感、思維等多向交互、產生有效活動;“力”是指有效力?!盎盍Α本褪且笳n堂活動自始至終伴隨著師生情感和思維的生成,并且取得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活力課堂本質上指向的是一種全方位激發(fā)師生課堂教與學的生命活力、全過程優(yōu)化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生態(tài)效益、最大限度實現師生生命價值的教學理論體系。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項事業(yè)?;盍φn堂是師生全身心投入,師生智慧互動、多元生成,學生能獲得多方面滿足與發(fā)展的課堂。
活力課堂是中職課堂教學的追求所在,希望達成的目標有三:一是服務學生成長?;盍φn堂應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利于學生的潛能生成,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實現?!罢n堂活力”以興趣、需要、情境、資源、協(xié)作、體驗的多元互動為呈現方式,以自我潛能、意義建構、自我實現的多元生成為價值實現,以激發(fā)師生生命活力為意義呈現:包括學生的興趣情感、自尊悅納、思維智慧與創(chuàng)新成果,也包括教師的職業(yè)情懷、專業(yè)技能、智慧才華與品格魅力。二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單位時間內促進學生建構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三是讓學生樂學,讓教師樂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深度的思維參與、切實的情感體驗、正確的價值認同,是促進學生樂學的根本途徑。教師要實現樂教,就需要有教學熱情,關愛學生,有耐心,在教學過程中展示知識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能訓練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解放學生個性,這樣的課堂就會精彩紛呈、活力四射。
趙文平:在學生樂學和教師樂教中高效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是活力課堂的價值訴求。所謂價值,實際上是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之間在滿足與被滿足關系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導向或指引。學生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有其自身的需要;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客體,有其自身的屬性。學生學得痛苦、教師教得難受同先進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需要牢固掌握這樣的矛盾關系成為中職課堂教學要解決的價值難題。實現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學不會到學得會、無效學到有效學、學得苦到學得樂轉型,實現教師從教得難受到教得享受、教得苦到教得樂轉型,最終學生高效掌握專業(yè)知識、發(fā)展綜合職業(yè)能力,就是中職學?;盍φn堂的價值訴求。
徐鴻洲:活力課堂的目標追求應定位在知識有活力、教師有活力和學生有活力三個維度上。
知識有活力是構建活力課堂的前提。讓靜態(tài)型的知識變成具有生命力的知識,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激活:一是知識的經驗化激活。即書本知識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實改變現有課堂教學中常見的見書不見人、人圍著書轉的局面,挖掘知識中所蘊含的生活元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讓課堂擁有真正的生活。二是知識的前沿性激活。即教學能及時精準地反映本學科的前沿性研究成果,讓知識保持鮮活的前瞻性、延續(xù)性。三是知識的結構化激活。即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被不斷結構化,新舊知識以邏輯關系或個體思維導圖的方式聯系起來;注重跨學科整合知識,如以某類主題或專題方式建構網絡化知識體系。
教師有活力是構建活力課堂的關鍵。首先教師要有專業(yè)魅力。教師要理清與發(fā)掘專業(yè)教育的潛在價值,領悟專業(yè)精神、專業(yè)思想,掌握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教學方式等,探尋出專業(yè)學習的趣味性,以生動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輕松快樂地體驗專業(yè)的濃郁氣息和獨特吸引力。其次教師要有個人魅力。這是教師課堂教學生命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師生生命相互碰撞、對話、交流、激發(fā)的重要條件。“應當追求的不是發(fā)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以相互傾聽的教室”(佐藤學語)?;盍φn堂不僅需要教師有深厚的學科修養(yǎng),更需要教師對教育、對課堂有深刻的理解,要以自己的追求精神和行事藝術去影響學生,以獨特的教學經驗和獨到的教育見解來展現個人魅力,從而達到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境界。
學生有活力是活力課堂構建的價值追求。學生的生命活力首先體現在學生要有自主意識,學生能意識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能全身心投入自主學習,充分調動自身學習潛能,保持主動參與、多元互動與對話的學習狀態(tài),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其次,學生要有思維參與。蘇格拉底曾說過:沒有一種方式,比師生之間的對話更能提高溝通能力,更能啟發(fā)思維技能。課堂應充滿思維矛盾和沖突,唯有如此,課堂才有深度活力。學生應擺脫原有定式思維,注重培養(yǎng)批判思維,側重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讓自己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
姜華東:一堂課合格的基本要求,至少包括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正確、課堂結構合理、教學方法恰當,還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等。
那什么樣的課堂才能算是活力課堂呢?除了符合上面幾個基本的要求,“活力課堂”至少還要有這么幾個特征:
一、“活”出氛圍
“氛圍”也可以說是“氣氛”。活力課堂的氛圍,就是指在課堂氣氛上呈現出的一種互動、熱鬧、有情趣的場面(物理氛圍),是一種師生互相尊重、配合默契、關系和諧的氣場(精神氛圍、心理氛圍)。這種氛圍來源于課堂上分組、合作、實驗、展示、提問、討論等諸多教學組織形式的綜合運用,來源于雙邊的互動交流與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活”出快樂
活力課堂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中,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掌握技能,有所生成,激發(fā)興趣,獲得成就感,讓學生每課有所得,體驗學習是快樂的?;盍φn堂應該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講”出來,讓學生“笑”起來,我參與,我收獲,我快樂。同時,教師也從課堂氛圍的輕松和諧、教學設計的運行流暢、學生的知識技能目標達成中獲得快樂,進而產生教學的熱情與激情,體驗職業(yè)的幸福。
三、“活”出效率
“效率”就是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這既是活力課堂建設的出發(fā)點,也是活力課堂建設的歸宿。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學校的生命。我們提出活力課堂,就是在追求課堂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有效性的基礎上,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葉瀾教授指出:“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苯虒W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每個教師都應該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