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總是感覺頭部沉重,老想要睡覺;四肢乏力,困倦,懶著不想動;口中發(fā)黏,發(fā)甜,感覺嘴里蒙上了一些東西,粘膩不適。也有人因為濕氣重,出現(xiàn)皮膚瘙癢,濕疹;頸肩腰腿痛的病人天氣潮濕時癥狀也會加重等。
對于這種情況,廣東省名中醫(yī)、脊柱養(yǎng)生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范德輝教授認為,中醫(yī)理論講究“天人相應”,天氣情況的變化一樣會影響到人體,空氣潮濕,相應地也會使人體內濕氣加重,而中醫(yī)認為脾喜燥惡濕,濕氣加重會影響脾胃運化,即所謂的“濕困脾”,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水液輸布不利,進一步加重體內的濕氣,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濕性重濁粘滯,阻遏氣機,從而產生以上種種癥狀。
因此,范德輝從煲湯、飲茶、運動三方面推薦大家祛除體內的濕氣的養(yǎng)生寶典:
一款養(yǎng)生湯
【茯苓生姜豬肉湯】
[原料]茯苓200克,豬肉500克,生姜2-3片。
[做法]先將茯苓洗凈,切成片,豬肉洗凈,將三者一起放入瓦煲內,加適量自來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約2個小時,然后加入食鹽、味精等調味品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腫。
兩種除濕茶
【芡實薏仁茶】
[原料]芡實、薏苡仁、赤小豆、馬齒莧、淡竹葉、綠茶、槐米各5克。
[做法]將薏米洗凈,提前炒過,將芡實、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1小時左右,放入鍋內,用小火慢慢煮,煮出薏米的香味,加入其余原材料,繼續(xù)煮20分鐘,待涼即可飲用。
[功效]利水消腫,健脾除濕,益腎固精。
【陳皮茯苓茶】
[原料]陳皮3克,茯苓5克。
[做法]將茯苓、陳皮洗凈,放入茶杯內,用開水沖泡,10-15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
三個小動作
1.慢跑至微汗
從中醫(yī)的角度講,去除體內的濕氣包括發(fā)汗,這種出汗的方法叫做“但微微似欲汗出”,而不是汗出如水流漓,即是此時出汗是蒙蒙細汗,一點薄薄的汗意,而不是滿身大汗??筛鶕约旱牧晳T選擇適當?shù)臅r間進行慢跑運動,不需要累到滿身大汗。
2.刺激膀胱經
膀胱經走行于人體的背側,從頭至腳,中醫(yī)稱一身之藩籬,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要想去除體內的濕氣,就要保持膀胱經的通暢無阻。下午3-5點是膀胱經當令,此時膀胱經氣血最旺,選擇這段時間內刺激膀胱經,疏通氣血,對于人體祛濕排毒非常有用。具體動作:先保持坐姿,伸直雙腿,然后吸氣緩慢使雙手高舉頭頂,呼氣,雙手臂帶動上半身向前向下,手可以觸碰到腳趾,保持5-10個呼吸的時間,然后雙手帶動上半身向上還原至開始的坐姿,可重復10-20次。
3.單舉調脾胃
首先,兩腿微微屈膝,兩個手掌做抱球的姿勢,然后,左手緩慢抬起來,向上撐,右手緩慢向下按。當左手往上舉時,保持手掌朝上,掌根盡量往上撐,右手在向下按時,掌根下按,左肩盡力向外、向后展。稍停片刻,左手自然下落,右手掌收起來,兩手放在腹前。然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向相反方向重復該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