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軍
(四川省甘孜衛(wèi)生學校 四川 甘孜 626001)
頸椎?。╟ervical spondylosis)是臨床高發(fā)、多見的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睡眠體位不佳者、長期坐姿不當者,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頸椎病的病因復雜,具有較多的臨床表現(xiàn),在診斷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廣泛應用,診斷頸椎病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也越來越多,X光和CT是臨床常用來診斷頸椎病的方法,為了提高頸椎病的診斷效果,擇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120例開展本次研究,對究CT結合X光片的診斷效果進行分析,正文詳細內容如下。
研究對象:本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120例,病例選取時間: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根據(jù)檢查方法的差異分為CT組、X光片組、結合組。
CT組(n=40):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范圍:以29歲為下限值,以64歲為上限值,年齡平均值(37.85±4.73)歲。病程范圍:3個月至44個月,病程均值為(30.11±4.28)個月。
X光片組(n=40):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范圍:以30歲為下限值,以65歲為上限值,年齡平均值(37.92±4.80)歲。病程范圍:3個月至45個月,病程均值為(30.24±4.31)個月。
結合組(n=40):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范圍:以28歲為下限值,以64歲為上限值,年齡平均值(37.99±4.76)歲。病程范圍:4個月至46個月,病程均值為(30.28±4.47)個月。
三組研究對象之間對比一般資料的差距微小(P>0.05),具有科學對比性。
CT組使用16層螺旋CT(由飛利浦公司生產(chǎn))進行檢查,體位為仰臥位,掃描參數(shù):電流、電壓、間距、層厚依次為12kV、150mA、2~5mm、2~5mm,機架8s旋轉一周,快速掃描患者頸椎部位。
X光片組使用柯達7500DRX光機進行檢查,患者取站立位,使用高頻X射線機拍攝頸椎部位的正位片、側位片和雙斜位片。
結合組結合CT和X光片進行檢查。
觀察三種檢查方法的臨床相關指標檢出率。
計數(shù)資料以SPSS 20.0軟件行卡方檢驗,以P<0.05提示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距明顯。
CT組和X光片組對比椎體骨贅、鉤椎關節(jié)異常、椎間孔異常、項韌帶鈣化的檢出率差異較小(P>0.05);結合組的檢出率均高于CT組、X光片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距明顯(P<0.05)。
見表1所示。
表1 對比三組的檢查結果[n(%)]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等多種因素所致的,以耳鳴、頭暈、頸肩部放射性疼痛、麻木僵硬、四肢無力、失眠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頸椎病由于早期癥狀比較隱匿,會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長時間持續(xù)發(fā)展會導致視力障礙、吞咽障礙、頸性高血壓等嚴重不良后果,因此早期診斷并及早治療對于臨床效果和預后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臨床將頸椎病分為6種類型:(1)神經(jīng)根型:椎間盤病理變化會對脊神經(jīng)根造成壓迫,導致上肢感覺、運動功能出現(xiàn)異常;(2)椎動脈型:鉤椎關節(jié)對相鄰動脈造成壓迫,椎底動脈出現(xiàn)血供不足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頭昏及短暫性眼前漆黑;(3)脊髓型:椎管直徑的變小、脊髓受壓會阻斷脊髓的傳導功能,以四肢麻木、行走功能異常等為主要表現(xiàn);(4)食管壓迫型:在進行吞咽時會出現(xiàn)異物感;(5)交感神經(jīng)型:交感神經(jīng)受壓會導致患者反射異常;(6)混合型:存在兩種或以上類型。由于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比較復雜,且同多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癥狀存在相似性,因此影像學診斷是診斷頸椎病的有效方法。
X光在頸椎病的臨床診斷中較為多用,其具有操作簡單、診斷時間短且價格經(jīng)濟等優(yōu)勢,且隨著X光機的持續(xù)發(fā)展,臨床檢出率也隨之提升。X光片可顯示頸椎病患者的頸椎曲度消失且各椎體間間隙變小,椎部變直或者是后突,另外能夠發(fā)現(xiàn)椎體滑脫和椎間孔及椎管直徑變小等多種情況。
CT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且通過立體三維成像技術能夠清晰、客觀地顯示頸椎部位的結構、鈣化情況和密度[2]。CT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掃描,并通過重建圖像顯示頸椎增生、突出、鈣化、壓迫等病理情況,不僅能夠檢出早期病變,還可較好地顯示頸椎病相關征象,以便臨床判斷頸椎病類型,從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
X光片結合CT診斷頸椎病則能夠較好地提高檢出率,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結合組在椎體骨贅、鉤椎關節(jié)異常、椎間孔異常、項韌帶鈣化四個方面的檢出率高于CT組、X光片組(P<0.05),而CT組、X光片組組間對比的數(shù)據(jù)差別較?。≒>0.05),說明了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效果更好,應用在頸椎病變情況比較復雜的患者中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同單一使用X光片或者是CT診斷頸椎病相比,CT結合X光片的臨床診斷價值更高。
[1]周衛(wèi)鋒.CT結合X光片對頸椎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