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民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2016年1 月—2016年12月間,我院共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14例。這些不良事件均為主動上報,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結合上表可知在我院上報的114例護理不良事件當中,跌倒/墜床、管道脫落占比最高高,需要給予重點防范。通過分析,我院總結出護理不良事件相關影響因素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患者方面因素。一些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功能衰退,服用部分藥物后,可能會出現(xiàn)平衡、感覺障礙,容易出現(xiàn)跌倒、墜床等不良事件。還有一些患者自我意識較強,對自身能力估計過高,對潛在危險缺乏認知,不能聽從醫(yī)護人員勸告,存在“我行我素”的行為,遵醫(yī)行為較差,再加上家庭支持不夠到位,容易出現(xiàn)風險隱患[1]。(2)醫(yī)護人員方面因素。部分責任護士在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相關注意事項時,部分重點內容并未強調,講解不夠細致,使得患者及其家屬配合不夠,如患者在無陪護的情況下自行活動,容易出現(xiàn)不良事件。還有一些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開展期間,對安全隱患缺乏預見性,責任心不強,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未能把握,容易造成風險[2]。(3)管理者方面因素。一方面,護理服務實施過程中過于依靠陪護,管理者可能會放松對護士要求,導致
相關監(jiān)督措施無法落實到位。另一方面,用藥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不夠到位,存在疏漏,可能會造成用藥偏差,甚至是用藥錯誤。
結合我院不良事件類型及相關影響因素,采取以下策略對護理不良事件管理進行優(yōu)化:(1)跌倒/墜床預防措施。護士長及責任護士要認真落實跌倒墜床風險評估制度,對新入院患者全面評估、患者發(fā)生病情變化及時動態(tài)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跌倒/墜床高危患者,落實相關的預防措施。同時,責任護士要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宣教,宣教過程中盡可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語,并要求患者及委托人簽署相關書面告知并有記錄,增強患者及家屬的風險防范意識。對于高危群體,要正確使用床頭警示標識,對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起到警示作用[3]。護士長可根據科室病人情況動態(tài)、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保證患者安全。(2)管道脫落預防措施。要求護士置管時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流程執(zhí)行,動作保持輕柔,降低患者不適。將管道固定牢靠,避免管道脫落。做好管道標識,詳細記錄管道名稱、留置長度及時間,密切關注引流液性狀及引流量,一旦出現(xiàn)異常要及時反饋至醫(yī)生進行處理,并做好交接班記錄[4]。要求護理人員充分掌握管道脫落應急預案,當出現(xiàn)意外脫落時可進行快速有效處理[5]。(3)用藥錯誤預防。一方面,要加強護理人員安全用藥、護理核心制度,特別是查對制度培訓,不斷增強其安全用藥意識及責任感,確保各項操作規(guī)范化實施。另一方面,科室要加強日常督查,按醫(yī)院規(guī)定統(tǒng)一使用打印瓶簽,確?;颊咝畔⒓八幬镄畔⑶逦梢?,以便查對。通過加快信息系統(tǒng)建設,提高護理操作的規(guī)范性,盡最大程度避免錯誤用藥。(4)其他不良事件預防。各科室強化護理人員護理安全知識培訓,提升其護理風險防范能力,同時要加強對核心制度執(zhí)行的督查,嚴格規(guī)范輸液、采血等操作流程,構建出嚴謹、認真、踏實的工作氛圍。護理部要督促各科室強化警示教育,并定期開展總結性會議,認真吸取經驗教訓。
表1 2016年1—12月護理不良事件統(tǒng)計表
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類型較多,涉及面較廣,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為避免護理不良事件,在日常護理管理工作當中,護理質量管理委員要加強對臨床科室護理核心制度執(zhí)行情況的督查,督促臨床科室逐步改進工作流程,充分落實安全保障措施,不斷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護理服務。
[1]李海霞,董彩梅,呂姍.181例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循證護理,2017,3(06):678-681.
[2]周迅.127例護理不良事件風險因素的歸因分析[J].全科護理,2017,15(26):3286-3288.
[3]何學華.綜合醫(yī)院門診護理管理不良因素分析與對策[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6(06):124-125.
[4]李秀華.門診護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及應對方法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3):308-309.
[5]馮成梅,林玉筠.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2):1089-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