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考開
摘 要: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常用技術之一,其施工質(zhì)量對于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相應的工程施工問題仍然存在,一些施工單位對于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要點控制不合理,導致工程整體施工質(zhì)量下降。本文對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土方填建;壓實技術;探討
回填土方并進行土方壓實是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對相應的施工技術具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建筑結構以及施工現(xiàn)場的各種條件因素。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對土方填筑施工環(huán)節(jié)與壓實技術進行有效控制,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我國建筑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 建筑施工中的土方填筑分析
1.1 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的常見問題
第一,路基施工問題。路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影響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相應的工程施工細節(jié),合理組織現(xiàn)場施工活動。在施工時應控制好填筑層的水量問題,施工時要實施對水量進行合理分析,確保能夠在最佳含水量的轉(zhuǎn)臺下進行相應的工程施工操作,從而減少施工問題的發(fā)生。并且在進行碾壓施工時,應加強對施工中的材料和設備的管理工作,保障各種施工資源和合理利用,并且在碾壓是還應保障碾壓平整性,對于施工過程中凸凹地方及時進行相應處理,保障工程的壓實質(zhì)量。
第二,土質(zhì)疏松問題。在建筑工程的土方填筑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過程中的比例應進行嚴格要求,在施工工作開始前應對其進行合理設計,并對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防和檢測,從而防止施工問題的發(fā)生,降低土質(zhì)疏松問題對工程施工的影響。填筑施工完成后應立即開始對其進行灑水工作,保持水分并為下一步的施工操作奠定基礎。然后再進行第二次土方碾壓施工操作,強化工程施工的厚實程度。在施工時還應明確相應的施工標準,減輕圖紙問題對于工程施工質(zhì)量的影響。
1.2 影響填土壓實的主要因素
第一,碾壓層厚度。碾壓層厚度與壓實工作之間具有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在具體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所需的碾壓層厚度較為厚實,就會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碾壓操作造成一定的威脅,并影響到實際的施工操作,施工程的施工控制量難以達到預期標準,并且對工程的鋪層壓實度也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合理控制好碾壓層厚度[1]。在碾壓工作開始前,應明確施工所鋪層厚度以及施工機械自身的重量,從而保障能夠以最良好的狀態(tài)進行工程的施工操作。在這一準備階段,施工單位需要盡量降低客觀因素對碾壓層厚度的影響,并將其調(diào)整到適宜的高度之上,從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
第二,土的含水量。填土壓實的質(zhì)量由土的干密度大小反映,在相同的工程施工條件下,土料的含水量越高,對于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填土壓實施工操作質(zhì)量和影響就越大。含水量越低的土,其干密度越小,土顆粒之間的摩阻力也越大,在施工過程中也不易被壓實。但是如果土的含水量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導致施工過程中施工過程中的壓實功被土中的水所承受,導致土不易被壓實。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選用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適宜的土料,從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工程施工單位可以對土料的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進行實驗檢測,從而確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 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分析
2.1 土料選用與處理
土料選用與處理是建筑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整體看施工質(zhì)量具有重要影響。首先,施工單位應合理選擇土料。在這一方面,建筑工程的土料選擇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凡是能夠符合工程施工壓實要求的土料都可以選用并進行相應的施工操作,如:砂土、碎石等。但是要注意不能選用有機物和可溶性硫酸鹽含量過高的土料。并且當需要選用粘性土料時,施工單位應對其進行含水量檢測,選用含水量符合相應規(guī)定的土料。其次,應盡量使用同一種類型的土,但是對不同性質(zhì)的土進行混合填筑時,不能在施工時隨意堆放土料,而應視土的透水能力的大小,進行分層填筑壓實,從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避免浸泡問題的發(fā)生。最后,在進行土方回填施工時,對于比較靠近地面位置的地方,可以進行分層回填和壓實操作,并根據(jù)土層厚度合理選擇施工設備,以保障施工質(zhì)量。同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對每層的施工壓實施工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相應處理,從而保障工作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
2.2 填土壓實施工方法
第一,碾壓法。碾壓法是指利用壓實原理,通過機械碾壓夯擊,把表層地基壓實,強夯則利用強大的夯擊能,在地基中產(chǎn)生強烈的沖擊波和動應力,迫使土動力固結密實,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被普遍應用的技術之一[2]。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密度和施工要求,需要選擇不同的施工器械。羊足碾一般用于粘性土質(zhì)較高的施工操作時,可以調(diào)整土壤并完成一些細節(jié)工作,能夠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一般來說,大面積的填土工程通常都會使用碾壓法進行相應的施工操作,在施工時通常會選用壓路機以及氣胎碾、運輸土等器械設備,從而保障工程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相比于羊足碾來說,壓路機以內(nèi)燃機作為工作動力,但是在碾壓工作過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牽引力。利用氣胎碾進行相應的碾壓工作落實,能夠受到良好的碾壓效果,保障碾壓過程中的受力均勻。但是在實際的操作前應做好相應的組織工作。當需要進行松土的碾壓施工操作時,應先采用輕碾壓的方式,然后再進行重碾壓壓實操作,保障壓實效果。當利用碾壓機械進行相應的壓實操作時,應注意控制好機械壓實速度,從而保障壓實質(zhì)量和效率。
第二,夯實法。夯實法是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土壤,土體孔隙被壓縮,土粒排列得更加緊密。在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人工夯實的操作方法,采用木夯或石夯等操作方式,但是這種施工方式需要浪費當量的人力和時間,所以逐漸遭到摒棄,被機械夯實法所取代?,F(xiàn)代機械夯實常見的方式主要有內(nèi)燃夯土機、蛙式打夯機以及夯錘等幾種主要方式[3]。其中,夯錘是指借助起重機懸掛一重錘,提升到一定高度,自由下落,重復夯擊基土表面,從而達到壓實的效果。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壓實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原來的夯錘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總結出了強夯的夯實方法,不僅提高了建筑工程土方填筑與壓實的施工質(zhì)量和效率,同時還能夠起到強化施工進度的作用,對于提高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第三,振動壓實法。振動壓實法是將振動壓實機放在土層表面,在壓實機振動作用下,土顆粒發(fā)生相對位移而達到緊密狀態(tài)。這種方法大都被用在土料粘性不高的情況下,并且還能夠起到提升土方壓實質(zhì)量的作用。但是在利用振動壓實法進行相應的壓實施工時,應保障含水量的適宜,從而保障施工效果。
3 結束語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復雜的特點,需要涉及多項施工環(huán)節(jié)和技術,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每一處施工細節(jié)的控制不合理都有可能影響到工程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對于建筑施工中的土方天填筑與壓實施工操作來說,應合理控制相應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質(zhì)量,強化施工技術要點,從而提升工程的整體質(zhì)量,促進建筑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太文.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6):207-207.
[2]王偉.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與壓實技術剖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00018-00018.
[3]曾晅.道路路基土方填筑及壓實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6):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