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二五”以來,我國關于老年教育需求的研究薄弱,并且調研范圍有限,沒有從省域和省級層面提出制度設計建議。通過對重慶市38個區(qū)縣12 717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調查發(fā)現(xiàn),老年教育存在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收入、城鄉(xiāng)等方面的差異。省級層面推動老年教育發(fā)展應加強制度設計建議。
【關鍵詞】省域;老年教育;需求調研;制度設計建議
【中圖分類號】G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8)04-0033-07
【收稿日期】2017-10-12
【作者簡介】譚紹華(1963—),男,重慶人,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老年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兑?guī)劃》明確“老年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和老齡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發(fā)展老年教育,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學習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為貫徹落實《規(guī)劃》,出臺地方性老年教育實施意見,我們開展了包括老年教育需求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一是梳理了“十二五”以來國內關于老年教育需求研究的文獻;二是對重慶市38個區(qū)縣進行了老年教育需求問卷調查;三是對重慶市出臺老年教育實施意見提出了政策建議。
一、對近七年國內老年教育需求研究的文獻分析 2017年6月6日,通過中國知網,以“老年教育+需求”為題名,以全部文獻為檢索范圍發(fā)現(xiàn),2011年至2017年共有相關文獻65篇。其中,2011年10篇,2012年15篇,2013年6篇,2014年9篇,2015年9篇,2016年10篇,2017年6篇。
從研究對象和內容看,三分之二的文獻研究的是病患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如羅俏玲、岑慧紅、陳沁的《城市社區(qū)老年COPD病人健康教育內容需求調查分析》,李愛瓊、岳月娟、李吾菲、丁建華、劉柳成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安全及健康教育需求影響因素的調查》,等等。與本研究對象與內容相近的研究成果只有15篇,其中期刊論文13篇,研究生論文1篇,會議論文1篇,而期刊論文有6篇為學報發(fā)表。從作者看,有2人分別發(fā)表2篇論文,即7年中只有13人發(fā)表了大眾性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說明關于大眾性老年教育需求的研究還很薄弱。
15篇文獻分別是:許競、李雅慧(2016)《我國老年教育供給與中高齡人群學習需求匹配狀況調查——基于部分省市抽樣數據》,王匆、姚暉(2016)《社區(qū)老年教育需求調查思考》,肖陽陽、項瑩(2016)《杭州市老年教育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市場開發(fā)研究》,張鐵道、張曉(2015)《老年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需求調研報告——以北京市為例》,張樂(2015)《老年大學學員教育需求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李曉文(2015)《基于現(xiàn)實需求的老年教育社會化實踐方式探究》,譚慶慶、馬偉娜、羅晨琪、張瑾、岳悅、戰(zhàn)蕾(2015)《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調查分析及其對老年教育的啟示》,張如敏(2013)《對寧波城區(qū)老年群體的教育需求的調查與思考——以寧波社區(qū)大學老年教育中心為例》,黃克歧、魏春華、林良才、陳月華(2012)《老年精神需求與老年教育》,白新睿(2012)《老年教育需求的調查與思考》,張如敏(2012)《寧波城市大眾化老年教育的需求分析——以寧波社區(qū)大學老年教育中心為例》,李永民、郭昌炤(2012)《中國多層次老年服務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以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為基礎的分析》,周冬(2012)《基于老年個體的調查看老年群體教育需求特征——以遼寧省為例》,傅矢修(2011)《終身學習需求是老年教育發(fā)展的永恒動力》,周冬(2011)《應用SPSS系統(tǒng)分析年齡差異對老年教育需求的影響——以遼寧省為例》。
上述15篇文獻并非全部都是關于老年人教育需求的研究,但其中6篇文獻重點論述了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張鐵道、張曉針對北京老年電視大學校本部及分校從事老年教育的人員開展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娛樂類活動。這方面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在福利院得到滿足;二是對電腦、智能手機使用的個別輔導。[1]周冬研究認為:各年齡段對老年教育的必要性認識基本一致,低齡老年人認識程度相對較高;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學習目的存在差異;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對學習形式需求存在差異;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對學習內容需求存在差異。[2]白新睿研究發(fā)現(xiàn):增長知識、滿足興趣、與人交往、打發(fā)時間、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比例依次為48%、42%、31%、11%、8%。老年人最喜歡養(yǎng)生保健類的課程,選項比例達45%;選擇時事政治類課程的比例達到33%;喜歡書畫類課程的比例為21%。[3]王匆、姚暉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社區(qū)教育需求強烈,被調查的87.3%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參加社區(qū)老年教育等活動;學習目的和內容呈現(xiàn)多元化,33.5%的受訪者選擇以“增長知識、健康身心,充實晚年生活”為目的,選擇“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占20.3%,“與人交往、結識新朋友”的占19.6%,“打發(fā)時間,排遣寂寞”的占8.1%,以“提高修養(yǎng)和自身能力,更好服務社會”為目的的占17.6%。學習渠道和形式呈現(xiàn)多樣化,有46.2%的調查者首選“老年大學(學院)”,其次是“活動小組(如老年合唱團、腰鼓隊等)”,占29.2%,“知識講座”也是老年朋友樂于接受的一種學習形式,占16.3%。[4]肖陽陽、項瑩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性別、教育及職業(yè)背景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呈現(xiàn)受教育目的的多元性。選擇養(yǎng)生保健的占41.8%,選擇參與戶外旅游的占19.8%,選擇心理保健課程的占12.5%,選擇體育舞蹈及音樂戲曲的占15%,另外有7.6%及3%的老年人愿意學習烹飪和家庭財政。[5]張如敏的調查涉及“參加老年大學的學習動機”“對教育機構的軟硬件設施、教學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滿意度”以及“學習的收獲”等方面。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年人對學習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很多老年人表示學習的目的在于“充實自己、生活更有意義”,其次,“滿足個人興趣”也占很大比例。對學校管理服務選擇滿意的占67.1%,對辦學條件、教學設備、教學設施的滿意度選擇能滿足的占80.1%,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選擇很滿意的占84.5%,對課堂教學效果選擇滿意的占81.3%,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選擇滿意的占75.8%,對老年大學學習收獲滿意的占58.2%。家人及朋友對老人參與教育的支持率更是達到了95.3%。據此建議:對老年人的學習需求開展調查,充分發(fā)揮各級各類學?,F(xiàn)有的教育教學資源,開設的老年教育課程內容應關注老年群體生活和生命質量的提高,重視應用性、綜合性,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相適應。[6]
上述研究雖然從一定程度探析了大眾性老年教育的需求,但調查的對象較少,涉及的內容不全面,提出的建議不是省級層面和省域范圍,更不是制度設計。所以,針對省域開展調研,基于省級層面提出制度設計建議,以期推動老年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對重慶市全域老年教育需求的問卷調查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老年人學習需求情況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基本情況調查。包括區(qū)位、性別、民族、年齡、教育背景、婚姻狀況、居住情況、健康狀況、生活滿意度、宗教信仰、退休前工作、收入來源與月收入等13個方面;二是老年人學習現(xiàn)狀及對老年教育效果的評價;三是基于Rowe和Kahn(1987年)成功老齡化三維模型,借鑒林麗慧(2006年)成功老齡化量表的六個層面,即生活適應、社會及親友關系、健康自主、經濟保障、學習層面和家庭層面,結合重慶市實際情況,設計了27個老年人學習需求題目。采用五點量表評定法,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較同意”、3表示“中立(不確定)”、4表示“比較同意”、5表示“非常不同意”,研究對象得分越高表示其學習需求越旺盛。
2.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重慶市38個區(qū)(縣)55—75歲之間的老年群體作為調查對象。每個區(qū)(縣)按照不少于300份隨機發(fā)放問卷,有效問卷12 717份。性別分布上:男性6 414份(占50.4%),女性6 303份(占49.6%)。民族分布上:漢族11 637份(占91.5%),其他民族1 080份(占8.5%)。年齡段分布上:55—60歲之間的2 446份(占19.2%),61—65歲之間的4 178份(占32.9%),
66—70歲之間的3 579份(占28.1%),71—75歲之間的2 514份(占19.8%)。城鄉(xiāng)分布上:主城區(qū)2 161份(占17.0%),區(qū)縣城市3 033份(占23.8%),鄉(xiāng)鎮(zhèn)街道2 315份(占18.2%),農村5 208份(占41%)。
調查中老年人群的婚姻情況為:已婚9 984份(占78.5%)、離異376份(占3.0%)、喪偶2 174份(占17.1%)、未婚183份(占1.4%)。居住情況為:夫妻二人同住6 881份(占54.1%)、獨居1 250份(占9.8%)、固定與某個(孫)子女同住3 913份(占30.8%)、到子女家輪流住475份(占3.7%)、與其他親友同住94份(占0.7%)、住養(yǎng)老院84份(占0.7%)、其他20份(占0.2%)。健康情況為:良好4 517份(占35.5%)、一般6 454份(占50.8%)、不太好1 746份(占13.7%)。目前生活滿意度從高到低為:“幸?!保ㄕ?8.4%)“充實”(占35.5%)“無聊”(占8.4%)“孤獨”(占7.4%)“很有成就感”(占7.1%)“消極”(占2.4%)“其他”(占0.8%)??傮w來說,調查對象以已婚、夫妻兩人同住、身體健康較好且對晚年生活較為滿意的老年群體為主。
(二)調研的基本結論
從總體上講,調查的12 717個老年人對象中,對未來學習需求的情況為:“健康保健”(占27.7%)“種植技能”(占14.3%)“養(yǎng)殖技能”(占11.8%)“烹飪”(占8.4%)“旅游”(占7.6%)“智能手機與電腦等新科技”(占5.5%)“書法繪畫”(占5.1%)“政治經濟”(占5.0%)“家政”(占3.8%)“文學藝術”(占3.6%)“樂器”(占3.2%)“其他”(占2.2%)“攝影”(占1.9%)??梢?,老年人學習需求的前三位內容為健康保健、種植技能和養(yǎng)殖技能。
1.老年教育需求的性別差異
調查對象中的性別分布為,男性老年人6 414份
表1老年人學習功用的性別差異分析表
(占50.4%),女性老年人6 303份(占49.6%)。
表2老年人學習課程的性別差異分析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學習需求功用的性別差異顯著,男性老年人在“生活適應”“社會及親友關系”與“健康自主”三個方面學習需求低于女性老人,“經濟保障”的需求沒有性別差異,男性老年人在“學習層面”和“家庭層面”的學習需求高于女性老年人。從具體老年教育課程設置而言,如表2所示,在“政治經濟”“書法繪畫”“種植技能”“養(yǎng)殖技能”“樂器”“智能手機、電腦等新科技”“攝影”等方面的需求呈現(xiàn)出男性明顯高于女性的特征,而在“健康保健”“家政”“文學藝術”“旅游”“烹飪”方面的需求表現(xiàn)出男性顯著低于女性的狀態(tài)。
2.老年教育需求的年齡差異
調查對象中的年齡段分布上,55—60歲之間的2 446份(占19.2%),61—65歲之間的4 178份(占32.9%),66—70之間的3 579份(占28.1%),71—75歲之間的2 514份(占19.8%)。
從表3中可以看出,四個年齡段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呈現(xiàn)出規(guī)律性差異的特征,“生活適應”“社會及親友關系”“健康自主”“經濟保障”和“學習層面” 的學習需求都表現(xiàn)出隨著年齡遞增而需求遞減
表3老年人學習功用的年齡差異分析表
的趨勢,即年齡越大對這5個方面的學習需求越低?!凹彝用妗睂W習需求的年齡段變化趨勢較為獨特,呈拋物線形狀,即60—65歲之間需求最高,兩側年齡段的學習需求遞減。在課程喜好上,四個年齡段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也大不相同(如表4所示)。在問卷所列的12個課程類別中,60—65歲之間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拋物線變化趨勢,70—75歲之間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度在所有課程中最低。 表4老年人學習課程的年齡差異分析表
3.老年教育需求的學歷差異
調查對象中的學歷分布上,文盲2 421份(占19.3%),小學5 027份(占39.5%),初中2 885份(占22.7%),高中1 665份(占13.1%),??萍耙陨?19份(占5.7%)。可見,調查對象的教育程度主要以小學學歷和文盲為主體。
表5老年人學習功用的學歷差異分析表
表6老年人學習課程的學歷差異分析表
從表5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學習需求呈現(xiàn)出規(guī)律性差異的特征,“生活適應”“社會及親友關系”“健康自主”“經濟保障”和“學習層面”的學習需求都表現(xiàn)出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遞增,即學歷越高對這5個方面的學習需求越旺盛?!凹彝用妗睂W習需求的學歷變化趨勢較為獨特,高中學歷的老年群體對此需求最高。在課程喜好上,不同教育程度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也大不相同(如表6所示)。小學學歷的老年人在政治經濟、書法繪畫、種植技能、養(yǎng)殖技能、健康保健、家政、旅游、樂器、智能手機等新科技、烹飪10個方面學習需求中的比例皆為最大。初中學歷老年人對文學藝術的學習需求最高,高中學歷老年人對攝影的需求最高。
4.老年教育需求的職業(yè)差異
調查對象中退休前的職業(yè)分布上,黨政機關領導干部326份(占2.6%),企業(yè)中高層管理人員177份(占1.4%),私營企業(yè)主230份(占1.8%),專業(yè)技術人員1 332份(占10.5%),機關和單位辦事人員481份(占3.8%),個體工商戶596份(占4.7%),工人2 176份(17.1%),農民5 943份(46.7%),
服務業(yè)人員298份(2.3%),進城務工人員314份(2.5%),無業(yè)人員705份(占5.5%),其他139份(占1.1%)。在陸學藝社會階層劃分的基礎上,本研究根據職業(yè)把調查對象劃分為三個社會階層,其中,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企業(yè)中高層管理人員、私營企業(yè)主屬于社會上層,專業(yè)技術人員、機關和單位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屬于社會中層,工人、農民、服業(yè)人員、進城務工人員、無業(yè)人員屬于社會下層。社會上層733份(占5.8%),社會中層2 409份(占18.9%),社會下層9 575份(占75.3%)。
表7老年人學習功用的職業(yè)差異分析表
表8老年人學習課程的職業(yè)差異分析表
從表7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學習需求因所處社會階層不同而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其中,社會上層對“生活適應”“健康自主”“經濟保障”和“家庭層面”的學習需求最高,社會中層對“社會及親友關系”與“學習層面”的教育需求最旺盛,社會下層在六個維度的學習需求上都是最低。在更加具體的老年教育內容需求上,不同社會階層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也大不相同(如表8所示)。社會下層老年群體對問卷所列全部課程學習需求度都是最高。
5.老年教育需求的城鄉(xiāng)差異
在調查對象的城鄉(xiāng)分布上,主城地區(qū)2 161份(占17.0%),區(qū)縣城市3 033份(占23.8%),鄉(xiāng)鎮(zhèn)街道2 315份(占18.2%),農村地區(qū)5 208份(占41.0%)。如果把主城和區(qū)縣城市作為城市地區(qū),農村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作為鄉(xiāng)村地區(qū),則鄉(xiāng)村地區(qū)調查對象占比為59.2%,城市地區(qū)為40.8%。
表9老年人學習功用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表
表10老年人學習課程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表
從表9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學習需求因城鄉(xiāng)不同而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其中,主城地區(qū)的老年群體對 “生活適應”“社會及親友關系”“健康自主”和“學習層面”的學習需求最高,縣城城市老年群體對“經濟保障”的教育需求最高,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對“經濟保障”(并列第一)和“家庭層面”的教育需求最高,農村地區(qū)老年群體在六個維度的學習需求上都是最低。在更加具體的老年教育內容需求上,不同區(qū)位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也大不相同(如表10所示)。區(qū)縣城市老年群體對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旅游、樂器、智能手機等新科技與攝影的需求度最高,農村地區(qū)老年群體對種植技能、養(yǎng)殖技能和健康保健的需求最高。
三、對省域老年教育制度設計的建議
(一)完善老年教育機構,整合老年教育資源
鑒于老年教育屬非學歷教育,公辦老年教育機構由舉辦部門審批,民辦老年教育機構由民政部門或工商部門審批,所有老年教育機構納入轄區(qū)教育部門備案管理。實施合格老年教育機構評估和示范性老年教育機構建設項目。鼓勵規(guī)劃展覽館、博物館、藝術館、文化館、體育場等,免費向老年人開放。支持職業(yè)院校、社區(qū)教育機構、鄉(xiāng)鎮(zhèn)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掛牌老年教育學校或學習組織,開展老年教育。鼓勵老年養(yǎng)護院、城市社會福利院、農村敬老院以及社區(qū)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等配置老年教育資源,開展老年教育。實施職業(yè)院校老年教育中心培育計劃,鼓勵有條件的中職學校舉辦具有興趣性、高雅性、特長性、交流式、切磋式的雙休日老年人學習班。推動老年大學轉型發(fā)展。從服務本單位、本系統(tǒng)離退休職工向服務社會老年人轉變,面向更多人群;從固定校址向多校區(qū)、“季候?!鞭D變,滿足更多區(qū)域老年人和旅行度假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支持城市老年教育機構在適合避暑的地區(qū)(農村),建設老年人暑期體驗學習基地。實施星級老年教育機構培育計劃。
(二)豐富老年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老年教育方式
建構老年教育課程體系,制定一批老年教育課程標準,開發(fā)一批通用性老年學習資源,推介一批科普知識和健康知識學習資源,引進一批國內發(fā)達地區(qū)優(yōu)質老年學習資源,建成支撐全市老年教育發(fā)展的學習資源庫,滿足老年人在養(yǎng)身保健、文化藝術、信息技術、家政服務、社會工作、醫(yī)療護理、園藝花卉、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新老年教育方式,積極探索體驗學習、現(xiàn)場學習、遠程學習等模式。開展基于移動終端的微信、短信等老年學習資源推送服務。探索老年學習與各類文化活動有機結合,通過組織開展讀書、講座、參觀、展演、游學、志愿服務和各種主題競賽活動,實現(xiàn)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開發(fā)老年人力資源,充分發(fā)揮老年人的智力優(yōu)勢、經驗優(yōu)勢、技能優(yōu)勢,為其參與經濟社會活動搭建平臺、提供教育支持。
(三)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發(fā)展老年教育產業(yè)
探索建立政府購買老年教育機制。對通過認證的老年教育機構,按課時補助老年人參學學費;對示范性老年教育機構,設立辦學條件持續(xù)改善支持項目。開展城市帶動農村對口支援。鼓勵城市老年大學以建立分校或辦學點、選送教師、配送學習資源、提供人員培訓等方式,為農村提供老年教育支援。發(fā)展老年教育產業(yè),激發(fā)市場活力,鼓勵多方參與,推進舉辦主體、資金籌措渠道和法人的多元化,制定促進民辦老年教育機構發(fā)展的辦法。豐富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擴大老年教育消費,發(fā)展老年教育產業(yè),促進產教聯(lián)動,培育健康、養(yǎng)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閑等新業(yè)態(tài)。
(四)優(yōu)化老年教育支持服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運用信息技術,依托地方開放大學成立老年教育網絡學院。建設老年教育信息化平臺,開展遠程老年教育,形成融信息傳播、數據存儲、行政辦公、教務管理于一體的老年教育信息服務管理系統(tǒng),建立老年人學習活動積分管理與激勵機制。開發(fā)適合老年人遠程學習的數字化資源。通過互聯(lián)網、數字電視等渠道,加強優(yōu)質老年學習資源對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qū)的輻射。建立“老年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適時推送學習資源,服務老年人自主學習。建設一批老年教育研究基地,開展老年教育理論和政策研究,探討老年教育發(fā)展中的實踐問題,推動老年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建立老年教育協(xié)會,開展老年教育交流活動,促進老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鼓勵相關高校和職業(yè)院校開設養(yǎng)老教育專業(yè),加快培養(yǎng)老年醫(yī)學、康復、護理、營養(yǎng)、心理和社會工作、經營管理、康復輔具配置等人才。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專兼結合、志愿者參與的教學和管理隊伍。建立老年教育機構專任教師編制標準,為公辦老年教育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專任教師,編制和職稱評聘納入舉辦部門統(tǒng)籌管理。鼓勵多種渠道聘請兼職教師。建立老年教育教師崗位培訓制度。開展老年教育教師志愿者招募活動。
【參考文獻】
[1]張鐵道,張曉.老年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需求調研報告:以北京市為例[J].老齡科學研究,2015(5):52—61.
[2]周冬.應用SPSS系統(tǒng)分析年齡差異對老年教育需求的影響:以遼寧省為例[J].成功(教育),2011(10):210—211.
[3]白新睿.老年教育需求的調查與思考[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2(3):9—13.
[4]王匆,姚暉.社區(qū)老年教育需求調查思考[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2):67—73.
[5]肖陽陽,項瑩.杭州市老年教育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市場開發(fā)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133—134.
[6]張如敏.對寧波城區(qū)老年群體的教育需求的調查與思考:以寧波社區(qū)大學老年教育中心為例[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3(2):117—121.
Research on the Demand Survey and System Design of the
Universal Elderly Education
——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AN Shao-hua
(Chongqing Research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 Chongqing 400015,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research on elderly education demand in China has been weak. Moreover, the research scope is limited and there is no suggestion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from provincial and provincial level. The education demand survey of 12 717 senior citizens in 3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foun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occupation, cultural level, income,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elderly educ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stitutional design recommendations should be promo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education.
【Key words】provincial area; aged education; demand research; institutional design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