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本德
摘要:作為一名書法社團教師,應該在書法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感情激趣,欣賞激趣,故事激趣,讓學生留得住,學得好。
關鍵詞:興趣;感情;欣賞;故事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022-01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這一瑰寶在今天不斷得到重視。在校園內,書法教學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的高度重視。接受書法教育,成了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必修課。但我在校書法社團前幾年的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每期開始,學生懷著一顆激動的心參加書法社團學習,但在后來的書法學習過程中,學生覺得一點都不好玩。例如每次書法練習必做的基本筆畫練習,枯燥無味;有時為攻克一個字,學生一遍遍的重復這個字,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于是他們就不來了,所以書法社團留不住學生。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中。覺得學習書法是要下苦功,但書法社團不是培養(yǎng)書法家,是一個書法興趣小組,興趣小組要有興趣才能留得住學生。要讓學生喜歡書法,留得住,才能學下去。于是我在把握書法教學規(guī)律的同時,加強書法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既能留得住,又能學得好。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也是獲取知識的巨大推動力。當學生激起了興趣后,練習就不再枯燥乏味了。本文就如何在書法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談幾種有效的做法。
1.情感激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具有感染性與遷移的功能,具有擴散與泛化的規(guī)律。所以,老師要學會以情育人,以情動人,從而以情感創(chuàng)設和諧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保持濃厚興趣的一個外在條件。要讓學生喜歡書法,首先要讓學生熱愛書法老師。我常常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了解他們學習書法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如申請到了一間實驗室作為書法社團學習的教室,還申請學校出資為社團學生提供了統(tǒng)一的毛筆、硯臺等。課余經常和同學們一起談心,一起游戲,給他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題,調節(jié)學生之間的矛盾。老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從而建立起濃厚的師生情誼,獲得了學生信任和愛戴。
在教學中,看到學生的每一次點滴進步。不管學生互相評價還是老師評價,總要先說優(yōu)點,進步,說如何改進可以更好。對有進步的學生在家長群里公開表揚,讓家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學生好作業(yè)作品上墻展示,并給予一定獎勵。在學期結束舉辦書法匯報展示,讓更多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增強學習書法的信心,提高學習書法興趣。
2.欣賞激趣
中國文字多象形會意,是能"畫"出的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講授漢字的形成演變,它不僅實用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使學生了解書法的豐富內涵。無論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還是隸書,都是社會發(fā)展的再現(xiàn),也是審美的演變史。漢字的形成演變與歷史文化一脈相承,書法涵蓋了文字在歷史中的表現(xiàn)形式。在書法課練習之前,結合教材中漢字五種書體,我和學生一起欣賞漢字的演變過程,篆隸草行楷,盡顯中國書法的無窮魅力,學生在欣賞書法的過程中,逐漸打開眼界。即使是同一種書體,也有各種風格。例如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家等,也是各有千秋。眼高了后才會引導我們去思考,才會指揮我們手中的筆去描摹,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的學生拿到字帖后,不再去急于下筆,而是先分析欣賞,胸有成竹后,有目的地下筆,既避免了盲目性,又增加了興趣。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會讓人賞心悅目。我在課堂教學時,不時選擇一些好的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引導學生去欣賞,去品味,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一定的描述,抒發(fā)心中對美的情感。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對他們進行美的教育,使學生體驗到審美的愉悅,增長了知識,春風化雨般地激發(fā)了學生寫字的興趣。
3.故事激趣
小學生對老師有著很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感,聽老師講故事是他們最高興的事。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效果較好。古今大書法名家的感人事跡是引導學生培養(yǎng)興趣的良方,他們學習書法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結合當堂課的學習內容具體情況,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學歐體書法就講歐陽詢的生平。他的一生,歷經坎坷。所以他的字以嚴謹著稱。學顏體書法就講忠肝義膽的顏真卿,他是唐代中期書法上杰出的有代表性的大書法家,他只身一人,勸說叛軍投降,壯烈犧牲。字如其人,是大氣磅礴,充滿正氣。寫《九成宮》碑就講此碑的來歷,他是奉皇帝之命寫的,更是一絲不茍,臨寫此帖要認真,學習也要有這種精神。學生臨帖不能深入,就講歐陽詢駐馬觀碑的事。學習遇到困難時,講和尚書家智永,在深山寺廟里勤學苦練,三十年如一日,退筆成冢。學生有了這些精神,還有什么字寫不好。學生身邊的同學刻苦認真地學習也是故事的主角,老師平時注意收集。每當學生學習有倦怠時,一聽故事就精神抖擻。一個好故事,既緩解了疲倦,又進行了品德或文化知識教育,真是一舉多得。
綜上,學習書法是為了學生將來的好,但不是為了將來就犧牲現(xiàn)在的樂趣。要在書法教學教養(yǎng)學生興趣,并將它始貫徹始終。
參考文獻:
[1]夸美紐斯《大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8)
[2]田蘊章《歐楷解析》天津大學出版社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