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花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83-01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在"快樂中收獲"呢?
經(jīng)過多年的識字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對低年級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識字求知的愿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小學生天性喜歡游戲,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剛剛從絢麗多姿的游戲、玩耍的幼兒成為學生踏入校門,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過早的壓上死記硬背的負擔,不但達不到識字的教學目的,而且會影響今后的學習。以下就談談自己在識字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方法。
1.采取多種形式,激發(fā)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習慣
1.1 制作"識字樂園",用剪報的形式識字。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常用的識字方法興趣不是很高,對剪剪貼貼卻情有獨鐘。于是我就讓他們動手制作"識字樂園"剪報,讓他們將閱讀物上認識的字剪貼收集,這樣避免因某些字形復雜而給低年級小學生帶來的麻煩,便利了他們識字,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過制作識字剪報,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孩子們的每一份作業(yè)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1.2 開展各種識字競賽。成就動機是低年級學生課外識字的最大內(nèi)驅力。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的愿望,而舉辦的"聽寫比賽"、"讀書比賽"等各種識字競賽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舞臺。原枯燥的識字活動充滿了生機。
1.3 利用電視廣告及街頭標語識字。二年級下冊其中有個練習,是讓學生展示自己從街頭店名上認識的漢字,目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通過各種途徑自主識字的好習慣。教學完這部分內(nèi)容后,可依次類推,讓學生收集認識各種廣告及電視上的字并隨時做好記錄,以待交流。
2.轉變與識字結合,創(chuàng)造性識字
2.1 漢字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積累而成的,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源于生活,又準確而客觀地反映著生活。指導學生認識漢字,如果將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識字有機結合起來,既能豐富學生的體驗,又能深化學生的認識。例如教學漢字"春",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逐步展開。首先想到了一年四季中的"春天",春天里的"春風"、"春雨",然后加深理解,想到了有"春"字的古詩"春曉",最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春"字還有哪些意思和用法。學生通過討論,互相啟發(fā),便能對"春"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另外,還重視引領學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識字,讓學生用剪貼的形式,交流、識記課文中沒有的字,于是廣告、商店招牌、電視等也都逐漸成了學生識字的教材。這種有意識地引發(fā)學生自主、自由地把識字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法,強烈地激發(fā)了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他們識字的能力。
2.2 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在課上,我注重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提高識字能力。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識字7》,一上課,我便在黑板上畫出一座山: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登山,要上山頂可不容易,要"會識字"、"能讀文"、"寫好字",有信心拿到山頂?shù)募t旗嗎?要知道,孩子可是天生的挑戰(zhàn)者,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枯燥的學生字變成了極富挑戰(zhàn)的競賽活動,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是,學生識了字,學了文,寫了字,體驗了競爭的樂趣。
3.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識字
漢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識記漢字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在指導孩子們識字的過程中,我也經(jīng)常根據(jù)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進行教學。如教學象形字"月",先讓孩子觀察象形字"月"和圖中月亮,讓學生在字與圖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而記住要認識的字。在教學形聲字"情、晴、請、睛"時,讓孩子們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利用形旁去推測字意--"情"和心理有關,所以是豎心旁;"晴"有太陽的天氣是晴天,所以有日字旁;"請"是一種文明的語言,所以有言字旁;"睛",目就是睛眼,所以有目字旁。在識字教學中結合具體的字自然滲透造字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
另外還注意給學生留有自由識字的空間,經(jīng)常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你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量。例如在學習"青蛙"的"蛙"時,有個孩子說到:"我是這樣記它的:青蛙喜歡吃害蟲,有個蟲字旁,青蛙在冬天時在洞里過冬,里有很多土,所以右邊有兩個土字。"多妙的方法,讓我意外的還遠不止這些。實踐證明,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有許多的識字方法:生字加減法、換一換、歸類識字等。
《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給識字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師既重視以識字技能為重點的認知目標,又要關注以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和學習能力。這就是說,識字教學首先應是對人的教學,應滲透人文精神,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以上是我們對于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識字能力的一些探索。我想: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的識字才是高質(zhì)量的識字,才能使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提高識字的能力,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最佳的識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