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玉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胸腔閉式引流主要是指在人體胸腔內(nèi)置入引流管一端,而另一端與水封瓶相接,便于收集胸腔內(nèi)積液或者是排出氣體,對恢復肺組織具有積極作用[1]?;颊咴谛g后需進行一系列檢查以及相應訓練。引流裝置的位置、引流管折疊、引流管滑脫、引流瓶傾倒等均會對引流效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從而降低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在現(xiàn)研究中,評價引流裝置固定帶的臨床運用價值,現(xiàn)將報告如下。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擇取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320例胸腔閉式引流患者作為此次探究對象,根據(jù)不同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160例。對照組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齡20-40歲,平均(26.18±5.46)歲;疾病類型:68例膿胸、42例氣胸、50例血胸;施以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進行治療;實驗組中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齡21-40歲,平均(26.30±5.26)歲;疾病類型:65例膿胸、43例氣胸、52例血胸;施以引流裝置固定帶進行治療。將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P>0.05),可作對比分析。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納入本次研究。
對照組160例患者施以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進行治療,即嚴格按照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的操作流程進行治療,指導患者取平臥體位,可將胸腔閉式引流裝置放置在地面上;針對于需要活動的患者,可通過其自身或是其家屬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裝置手提方式;實驗組160例患者施以引流裝置固定帶進行治療,其詳細使用步驟如下:首先需采用1塊人造皮革膠皮11×36cm,1根具有調(diào)節(jié)性的腰帶,在人造皮革膠皮的上端7cm位置,向下進行反折縫合,并在反折的空隙處將具有調(diào)節(jié)性的腰帶穿進。值得注意的是,需在人造皮革膠皮中,每間隔3cm,則在其兩側(cè)做一個0.6mm的小孔,一共需做7個。針對于活動的患者,可在患者腰間綁上腰帶,雙側(cè)可調(diào)節(jié)掛帶位置;在調(diào)節(jié)引流瓶的位置時,可在人造皮革膠皮的孔內(nèi)掛上引流瓶掛鉤,人造皮革膠皮的小孔越多則可調(diào)節(jié)性越高。針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可在人造皮革膠皮中掛上引流瓶并依靠在病床邊,根據(jù)患者實際體位以及實際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調(diào)節(jié),并固定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腔閉式引流的診斷標準;觀察與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其中安全性的判定標準根據(jù)我院自制的調(diào)查問卷對患者在引流期間所出現(xiàn)的不良情況進行調(diào)查,例如:引流管脫滑、引流瓶傾倒、引流管折疊等。調(diào)查問卷當場發(fā)放,當場收回,回收率100%。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間對比,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情況比較[n(%)]
組間對比,在引流期間,兩組患者在引流管折疊情況中,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引流管滑脫與引流瓶傾倒情況中,實驗組安全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引流安全性情況比較[n(%)]
實驗組滿意共有158例,總滿意率(98.75%),不滿意2例,占總比(1.25%);對照組患者滿意共有145例,總滿意率(90.62%),不滿意15例,占總比(9.38%)。組間對比,實驗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n(%)]
胸腔閉式引流主要是指在人體胸腔內(nèi)置入引流管一端,而另一端與水封瓶相接,便于收集胸腔內(nèi)積液或者是排出氣體,對恢復肺組織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容易出現(xiàn)引流管折疊、引流管滑脫、引流瓶傾倒等不良情況,不僅給對臨床治療效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還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目前臨床中所采用的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具有一定局限性。為了能夠有效提升胸腔閉式引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解決患者的諸多不便以及降低引流管滑脫、引流瓶傾倒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率,加大了對其研究的力度。而引流裝置固定帶是一種新型裝置,主要包含了腰帶、引流袋固定帶與腰帶固定帶[2-4]。通過在腰帶上做固定孔,腰帶兩側(cè)設有固定件,引流裝置固定帶通過穿進固定孔而固定于腰帶上[5]。這樣一來,當患者需離開床位走動或是外出進行檢查時,引流裝置固定帶固定于腰上,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因引流管固定不當而出現(xiàn)的引流管滑脫情況,減少給患者帶來的諸多不便以及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因引流袋裸露而對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傷害。因此,引流裝置固定帶具有以下優(yōu)勢:引流瓶固定牢固且妥當能夠降低引流管折疊、引流管滑脫、引流瓶傾倒等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經(jīng)濟實用;操作簡單省力;具有較高安全性;可反復使用,提高其使用率[6-9]。引流裝置固定帶的固定措施可直接關系著引流裝置的有效性與安全性[10]。一旦未能正確排出氣體與引流胸腔內(nèi)液體則容易引發(fā)呼吸循環(huán)功能紊亂、胸膜腔感染等不良現(xiàn)象[11-14]。同時,若相關的醫(yī)務人員專業(yè)技能以及專業(yè)理論知識缺乏,未能正確操作引流裝置固定帶、引流裝置護理流程不完善等均會增加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風險,進而在引流期間給患者帶來痛楚。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是引發(fā)血胸、膿胸以及氣胸等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引流裝置固定帶能夠提高胸腔閉式引流的穩(wěn)定性以及牢固性??傊餮b置固定帶一方面能減輕患者引流痛楚,另一方面還能彌補傳統(tǒng)胸腔閉式引流的局限性,因此在臨床運用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且對胸腔閉式引流具有重大意義。
本研究表明,實驗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則表明引流裝置固定帶能夠明顯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組間對比,在引流期間,兩組患者在引流管折疊情況中,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在引流期間,實驗組患者無引流管滑脫與引流瓶傾倒現(xiàn)象出現(xiàn);組間對比,實驗組安全性高于對照組(P<0.05),則表明引流裝置固定帶具有較高安全性,可減少引流管滑脫與引流瓶傾倒現(xiàn)象出現(xiàn);實驗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胸腔閉式引流患者運用引流裝置固定帶,其能夠充分發(fā)揮操作流程簡便、使用簡單等優(yōu)勢,具有較高安全性與有效性,有利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以及經(jīng)濟負擔。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
[1] 李冉,向家梅,王文生.簡易肩帶固定腋下引流管負壓吸引器的設計與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6,26(1):70-71.
[2] 許鑫,胡三蓮,翁羽翚,等.負壓封閉引流管道安全固定帶研發(fā)與使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11):1256-1256.
[3] 袁麗芬,段成香.橄欖狀引流固定帶在小兒腸造口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4):93-94.
[4] 饒偉,孫麗瑩,孫曉葉,等.一種新型的引流管固定裝置[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3,19(7):554-555.
[5] 劉建萍,金詠梅,曹峰,等.負壓引流器懸掛固定裝置的設計和臨床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5,31(12):204-204.
[6] 梁玉,劉冬梅,蔡冬姣.膽道引流管固定帶的設計與應用[J].全科護理,2011,9(33):3071.
[7] 王玉紅,張金鳳.隨身可調(diào)式尿液引流袋固定裝置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月刊,2011,6(3):84-85.
[8] 黃迎春,李培.滑動式引流袋固定裝置的制作與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8(19):2338-2338.
[9] 劉榮超,吳賢慧.改良三通引流裝置在經(jīng)皮肝膽管引流術后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yī)學,2014,45(12):1746-1748.
[10] Samsudin A, Eames I, Brocchini S, et al. Evaluation of Dimensional and Flow Properties of ExPress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J].Journal of Glaucoma, 2016, 25(1):39.
[11] Jr SR.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New Susanna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 in Refractory Glaucomas: Short-term Results[J]. Journal of Glaucoma, 2017, 26(4):356.
[12] Boswell C, Noecker RM, Snyder R, et al. Evaluation of an aqueous drainage glaucoma device constructed of ePTFE[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2015,48(5):591-595.
[13] Trubnik V, Zangalli C, Moster MR, et al. 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related Erosions: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J].Journal of Glaucoma,2015,24(7):498.
[14] Baig NB, Lin AA, Freedman SF.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 in children[J].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 Strabismus,2015,19(3):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