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納
【配方】
制附子30g,五加皮(炙)20g,桑白皮50g,丹參30g,續(xù)斷30g,牛膝30g,白術(shù)50g,生姜50g, 細辛 25g,肉桂 25g,清酒 1500ml。
【功用】
散寒逐濕。
【制法】
1.將上述藥材搗細如麻豆大,裝入紗布袋內(nèi);2.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春夏5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10ml,每日3次,將酒溫?zé)峥崭狗谩?/p>
【藥材功效解析】
制附子、肉桂、細辛:溫陽散寒止痛,啟先天生發(fā)之機,扶正以祛邪,通經(jīng)除痹弱。五加皮、續(xù)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藥下行,并可祛濕,以治腿足酸軟等癥。丹參:通調(diào)血脈,養(yǎng)血舒筋,以療攣急、萎枯。 白術(shù)、生姜:和胃化濕,以祛腫脹、嘔吐之患。 桑白皮:開肺利水,以抑腳氣之沖逆。
此酒散寒逐濕,溫陽行痹,補肝腎,強筋骨,益脾通脈,降利沖逆。主治因腳氣引起的腿腳軟弱無力,或麻木、酸痛、攣急、腫脹、發(fā)熱、萎枯、嘔吐等。
【配方】
茄子根30g,大麻仁30g,骨碎補15g,制附子8g,晚蠶沙30g,實根(切焙)10g,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天麻15g,松節(jié)(碎細)15g,敗龜(醋炙)15g,龍骨10g,虎骨(酒炙)10g,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0g,羌活10g,獨活10g, 當歸15g,牛膝(酒浸切焙)10g,川芎15g,熟地15g,酒1500ml。
【功用】
搜風(fēng)祛邪,活血止痛,強筋壯骨。
【制法】
1.將上述19味藥材粗搗碎如麻豆,裝入紗布袋內(nèi); 2.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春夏4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后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15~20ml,不限時,將酒溫?zé)岱谩?/p>
【藥材功效解析】
天麻、松節(jié)、惡實根、羌活、獨活、茄子根、晚蠶沙;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以治風(fēng)痿之標。骨碎補、龜板、龍骨、虎骨、烏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腎,強筋骨,活血止痛。當歸、川芎、大麻仁、熟地:滋養(yǎng)陰血,養(yǎng)血柔筋。
此酒能祛風(fēng)于內(nèi)外,邪正兩顧,燥潤相濟,主治肢體癱瘓,行動不利。
【配方】
牛蒡子20g,制附子20g,烏蛇肉(微炒)20g,仙靈脾20g,五加皮20g,虎脛骨(涂酥炙黃)32g,牛膝20g, 草薢20g,桂心20g,當歸 20g, 杜 仲 20g, 茵 芋 20g, 狗脊20g, 丹參20g,石斛20g, 川椒(去目并閉口者微炒出汗)25g,天麻20g, 川芎 20g,酒 1500ml。
【功用】
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fēng)除濕。
【制法】
1.將上述藥材一同搗細碎,放入甕中; 2.倒入酒浸泡,密封; 3.七日后開取。
【用法】
每日10ml,不限時,將酒溫?zé)岱?。?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藥味薄為止。
【藥材功效解析】
石斛、川芎、當歸、丹參:舒筋活血。 天麻:息風(fēng)平肝。仙靈脾、杜仲、狗脊:補肝腎,強餓骨。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脛骨、烏蛇肉、茵芋:祛風(fēng)濕,堅筋骨,止痛。制附子、川椒:溫陽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脈,暖脾腎。
此酒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fēng)除濕,散寒止痛,主治中風(fēng)手足不遂,骨節(jié)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