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穎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增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說,兒童的安全是一切發(fā)展的保障,只有在兒童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時下,正縫幼兒園貫徹《綱要》的時候,我們應當充分領會《綱要》精神,真正熟悉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時教育教學中展開豐富多彩的合適本園實際的安全教育活動,增進每一個幼兒富有個性。但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十分廣泛,觸及的內(nèi)容各個方面,有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藥安全、玩具安全、用電安全、用火安全、著裝安全、保健自助等等。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緊急情況。
【關鍵詞】綱要 幼兒園 安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32-01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教師應該本著對生命的敬畏、對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高度重視,大力加強幼兒安全工作,讓學校成為孩子們安全的港灣、溫馨的家園,成長的搖籃。幼兒期是身心成長的奠基期,是教給幼兒有關健康與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巧的理想時期,幼兒若能在這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會避免許多危險事的發(fā)生。所以,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幼兒園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其目的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怎樣注意安全,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fā)生,根據(jù)有關專家的數(shù)據(jù)分析論斷:意外傷害已成為當今威脅兒童健康的重要問題,其中幼兒是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幼兒意外傷害給社會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同時也給幼兒本身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
一、幼兒園不安全事故頻發(fā)的原因
(一)造成幼兒園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統(tǒng)計:
(1)因外來的侵害造成幼兒被冒領接走、綁架、傷害等共10起,占事故總數(shù)29.4%,列第一位;
(2)幼兒自身原因所致走失、游戲、頑皮打鬧等造成的事故共8起,占事故總數(shù)23.5%,列第二位;
(3)因教工惡意行為和過失行為造成的綁架、砍傷、火災、食物中毒、燙傷等7起,占事故總數(shù)20.6%,列第三位;
(4)因設施不良造成5起,占事故總數(shù)14.7%,列第四位; (5)家長原因造成3起,占事故總數(shù)8.8%,列第五位;
(6)園組織外出活動1起,占事故總數(shù)2.9%,列最后位。
(二)造成幼兒園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統(tǒng)計:
(1)與幼兒園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有關的事故27起,是事故總數(shù)的79.4%,列第一位;
(2)與教工責任心差有關的事故有16起,是事故總數(shù)的47%,列第二位;
(3)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缺乏有關的有6起,是事故總數(shù)的17.6%,列第三位。
二、如何培養(yǎng)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一)隨機教育
隨機教育是指對在教育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偶然發(fā)生的和事先不可預料的事,給予正確的、科學的解答并能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教育。隨機教育的契機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把握一個特別有意義的隨機事件,就等于獲得了一次實施教育的極好機會。雖然這種機會的出現(xiàn)常常具有偶然性、突發(fā)性,不是經(jīng)常能碰到的,但只要我們善于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并及時引導、教育幼兒,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機事件被把握、發(fā)揮得越好,對幼兒所起到的教育導向作用就會越大。而由此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往往是具有潛在效應和長遠效應的,這不僅對幼兒的現(xiàn)在,還會對他們的未來發(fā)生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抓住偶發(fā)事件進行隨機教育。教師注重幼兒情感安全的培養(yǎng),讓幼兒在危險到來時不慌張、不害怕,有安全感。
(二)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教育
幼兒園的環(huán)境不僅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還為幼兒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我們注意合理利用幼兒園環(huán)境資源來滲透安全教育,能讓幼兒在環(huán)境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懂得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防護措施。
首先是設置安全標志。在幼兒園在樓梯兩邊的墻面上畫上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標志,并在上、下樓兩邊的臺面上畫上小腳丫,讓幼兒每天在上、下樓的同時,輕松、自然地認識各種安全標記,知道上、下樓要根據(jù)小腳丫向右走,在豐富幼兒的安全常識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其次是開辟安全教育宣傳欄。各班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中專門設置安全教育知識欄目,通過定期更換安全教育內(nèi)容,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活動室的互動墻上制作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地震知識我知道”等墻報,讓幼兒在欣賞色彩鮮艷的版畫,學習瑯瑯上口的兒歌、淺顯易懂的故事中,了解安全知識,提高自護能力。
(三)通過主題活動教育
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渠道,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經(jīng)歷整個過程,增加體驗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比如在教育幼兒“注意安全”時,設計了“安全第一”這一主題活動,教育幼兒過馬路時要注意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以及認識直走、左轉彎、右轉彎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通過看圖片、錄像讓幼兒認識這些交通標志。讓幼兒討論違反這些交通標志會怎樣?過馬路不走斑馬線會怎樣?幼兒討論后,教師進行總結,讓幼兒知道紅燈亮了停下來,綠燈亮了才能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教師組織幼兒在幼兒園的一些地方貼上直走、左轉彎和右轉彎的指示標志,讓幼兒參與其中。再在游戲中鞏固。
總之,安全問題關系到幼兒的生命,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又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事情,需要我們幼教工作者、家長、乃至整個社會形成合力去精心呵護。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就一定能真正得到提高,意外傷害也能降到最低點,這樣社會才會更加穩(wěn)定和諧。所以,幼兒安全意識的樹立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家長一同攜手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成為一名真正的獨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