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毅
中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年齡段,這是他們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階段,也是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生活道路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身心發(fā)展趨于成熟,社會接觸面不斷擴大,社會交往更加頻繁,學習內(nèi)容更復雜、更深刻,升學和就業(yè)的壓力促使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加速。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的認知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因為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不平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致使他們產(chǎn)生很多常見的心理問題。在此,以貴州省凱里市第一中學高中部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調(diào)查,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通過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學習類的心理問題。其一,由于學習上的激烈競爭,導致一部分學生心理壓力劇增,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這是目前中學生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其二,面對考試,一部分學生產(chǎn)生了焦慮情緒,如果對這種考試焦慮不及時加以干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會造成重大影響。
二是人際關系類的心理問題。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在不斷擴大的同時,產(chǎn)生了很多問題,如與教師的關系問題、與同學的關系問題以及與父母的關系問題。無論哪一種關系出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均會對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不良影響。
三是青春期類的心理問題。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不平衡,可能會出現(xiàn)青春期閉鎖心理、逆反心理等。青春期是學生向成人社會過渡并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必經(jīng)階段,也是他們踏入社會的關鍵時期,如果得不到及時而恰當?shù)囊龑?,就會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二、有效的應對之策
一是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防患于未然。在中學階段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有效落實以班級為單位的授課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技能。例如,在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里可以樹立學習榜樣,打造學習典范;要強調(diào)興趣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長久的興趣;設計挫折教育情境,培養(yǎng)學生始終如一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通過讓學生對認知能力訓練、角色扮演、人際交往訓練、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等實際訓練活動內(nèi)容的了解,掌握一些宣泄情緒、轉(zhuǎn)移情感、發(fā)泄憤怒和痛苦、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等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技能,防患于未然。這是最為有效的干預和調(diào)節(jié)方法。
二是設立“悄悄話”信箱,建立多層次、網(wǎng)絡化的心理健康保障體系。實踐證明,現(xiàn)代通訊工具(如QQ、郵箱、微信等)很便于教師跟中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因為有些話題是相對隱秘的,而通過網(wǎng)絡交流的方式能夠讓不愿意面對面談話的學生把一些平常不敢說的話大膽地說出來,不僅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可以舒緩學生的心理壓力,還可以使心理教師用更多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進一步鞏固多層次、網(wǎng)絡化的心理健康保障體系。
三是建立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與治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學生學習生活的節(jié)奏不斷加快,他們在追求身體好、學習好的同時,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需要個別咨詢的學生越來越多。鑒于此,心理咨詢室的建立必不可少。現(xiàn)在的中學生思想開放、想法很多,面對學校為他們設立的心理咨詢室,他們從開始的手足無措,到毫無拘束地和心理教師傾心交流。這說明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在中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與心理治療十分必要,并將成為一種趨勢。面對中學生的各種心理壓力,心理咨詢教師要充分地理解和接納他們,要遵循保密、積極心態(tài)培養(yǎng)、情感限定、疏導等原則,在信任的基礎上建立積極的咨詢關系,這種信任關系是心理健康咨詢成功的關鍵。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心理壓力和盤托出;才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恰當?shù)男睦碚{(diào)試法,消除、減輕或正確面對自己的心理壓力,從而提高對學習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是建立心理健康社團,培養(yǎng)心理健康小助手。學生社團能活躍學校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心理健康社團可以根據(jù)學校的不同情況,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推廣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互相啟迪、交流,增進彼此的感情;在心理教師的指導和培訓下,組建一批心理健康小助手,不僅讓他們在社團里服務,還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在心理咨詢室值班,協(xié)助心理教師處理各種事務。這既鍛煉了學生,也提高了心理輔導工作的效率。
五是定期開展青春期的相關知識講座,讓學生健康成長。每學年的上學期,學校都要針對高一新生,組織開展青春期的相關知識講座,包括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閉鎖心理、早戀及性教育的內(nèi)容。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學校除了讓專職心理教師作講座外,還專門讓學校德高望重的領導和教師給學生們開展生動、有效的青春期教育講座,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
六是對家長、班主任等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爭取各方面的支持。相關研究表明,現(xiàn)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僅是自身出現(xiàn)的問題,還與家庭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親子關系,以及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和評價等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不管是了解學生在心理、行為上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還是在心理咨詢、行為矯治計劃的制訂與實施方面,都需要得到家長與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鑒于此,學校應對學生家長、班主任等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讓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及時得到幫助,得到更多的理解與接納。心育比言教效果更好,它不僅能提升德育效果,還能提高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
三、研究的意義和取得的成果
通過對中學生心理咨詢問題的研究與實踐,再結合學校提出的相關應對策略來處理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能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很好的改善,有利于他們的生活與學習。這不僅對學生的心理有積極的強化作用,同時對心理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等社會支持力量也都是一個極好的回饋。同時,也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高中教育的發(fā)展均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而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加強和完善中學生心理咨詢,有利于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而促進其他學科提高教學質(zhì)量;研究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將為高中學校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