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新華
(臨沂天元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
重混凝土以其自身抗浮、防輻射的特點在一些結構部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重混凝土的容重基本都在 3500kg/m3以下,容重更高的混凝土生產(chǎn)難度較大,給工程設計施工帶來很大難度,因此不得不采用抗浮錨桿來做抗浮設計或者采用鉛板、鋇砂板等作為防輻射設計,增加了工程的施工工序,延長了施工工期,甚至提高了工程造價。通過本技術可以解決容重設計不準確,及容重高出現(xiàn)分層離析的情況。
重混凝土的研究及應用較普通混凝土相比主要難點有兩個:(1)如何根據(jù)設計容重進行配合比設計;(2)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在配合比設計上根據(jù)容重進行原材料選擇,先行對混凝土進行試拌,觀測拌合物的性能,測得相關指標作為依據(jù)再進行配合比設計;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按照分層施工方法進行澆筑施工。
(1)利用經(jīng)過加工成顆粒級配合適的鋼渣作為骨料,與水泥等膠凝材料拌合而成的容重超過 2800kg/m3的混凝土為鋼渣混凝土。根據(jù)需要研究應用的鋼渣混凝土容重達 4500kg/m3。
(2)鋼渣混凝土應滿足施工對拌合物性能的要求,其力學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
(3)鋼渣混凝土容重高,多用于結構配重或者建筑物抗浮設計。
(4)鋼渣混凝土可在抗浮設計的建筑結構中取代抗浮錨桿等結構,減少施工工序,縮短工期。
(1)骨料選用比重合適的鐵礦石,結合比重較大的篩選鋼渣砂組成合適的級配。
(2)水泥:沂州水泥集團產(chǎn) P·O42.5 水泥,性能指標見表1。
(3)莒南金源膨脹劑,水中 28d 限制膨脹率0.036%,空氣中 21d 限制膨脹率 0.018%。
(4)拌合用水為飲用水。
如無特殊說明本方案所進行的試驗均采用以上材料。
3.3.1 配制原則
為保證 4.5 噸鋼渣混凝土的順利施工,本工程提出了如下混凝土配制原則:
(1)鋼渣混凝土容重必須滿足設計要求,該條為基本原則須嚴格遵守。
(2)鋼渣混凝土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該條為基本原則須嚴格遵守。
(3)鋼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應滿足施工要求,其坍落度應在 120~160mm。
(4)鋼渣混凝土的配制應有保證混凝土密實度及抗裂的措施。
表1 水泥的技術指標
3.3.2 配合比設計難點
根據(jù)以上配制原則,在本鋼渣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中的難點有三個:(1)如何保證混凝土的設計容重達到 4500kg/m3,并以此選擇合適的原材料;(2)如何確定鋼渣合適的級配,使鋼渣密實度達到最佳狀態(tài);(3)如何搭配不同比重的骨料,避免重混凝土在運輸、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分層離析。
經(jīng)過反復試驗最終選定以赤鐵礦石作為粗骨料,篩選鋼渣砂作為細骨料。
赤鐵礦石(圖1):粒徑為 5~31.5mm,表觀密度為 4200kg/m3,堆積密度為 2520kg/m3。
赤鐵礦屑(圖2):粉末狀,細度約為 200 目,表觀密度 4200kg/m3,堆積密度為 2610kg/m3。
篩選鋼渣砂(圖3):表觀密度 6200kg/m3,堆積密度為 3530kg/m3,細度模數(shù)為 3.0。
圖1 赤鐵礦石
圖2 鐵礦石粉
圖3 篩選鋼渣砂
3.3.3 配合比設計
因為本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所選用的骨料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表現(xiàn)的工作性能未知,因此在配合比設計前對重混凝土進行試拌,以便對該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作為配合比設計的依據(jù)。
(1)重混凝土的試拌。根據(j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中的要求,普通 C30 混凝土經(jīng)計算水泥用量為310kg,用水量為 170kg,重混凝土試拌中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采用普通混凝土的用量;采用鋼渣砂 2500kg,赤鐵礦石 1000kg,礦屑 520kg,礦屑礦石比例為1∶1.92。具體試拌配合比見表2。
表2 試拌配合比
測得該試拌混凝土坍落度為 160mm,容重為4090kg/m3,坍落度滿足施工要求。經(jīng)振動、插搗使其密實后,清理浮漿 6.1kg,烘干后為 3.62kg,浮漿中水的含量為 2.48kg,初步分析鋼渣砂、鐵礦石、赤鐵礦屑比重大,大量自由水被“擠出”混凝土,因此該自由水體積不能計入重混凝土,經(jīng)計算實際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為 70.8kg。按照混凝土的實際配合比試拌(詳見表3),對該重混凝土進行含氣量檢測試驗,其含氣量為5.9%。
(2)配合比設計方案的選擇。
本鋼渣混凝土的容重達到 4500kg/m3,骨料成分特殊,屬于特種混凝土,在配合比設計上與普通混凝土不同,考慮其容重指標為首先必須滿足的要素,因此采用絕對體積法作為配合比設計方法。
為保證重混凝土內部密實,采用摻加膨脹劑的方法,增強其體積穩(wěn)定性,防止完成的重混凝土部位出現(xiàn)微裂縫,使可能含有酸性離子或其他有腐蝕性成分的廢水滲入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體積變形。
(3)以重混凝土含氣量為 6%,水泥用量 310kg、實際含水 70kg 計算,推定以絕對體積法進行配合比設計,則設計容重 mcp=4500/(1-6%)=4787(kg/m3)。
式中:
mcp——設計容重,kg/m3;
mss——每立方混凝土中鋼渣砂的質量,kg;
mio——每立方混凝土中鐵礦石和赤鐵礦屑的質量,kg;
mw——每立方混凝土中水的質量,kg。
(4)由于赤鐵礦石和赤鐵礦屑表觀密度均為4200kg/m3,兩者共同質量作為 mio,篩選鋼砂表觀密度 6200kg/m3,P·O42.5 水泥、UEA 膨脹劑表觀密度3100kg/m3,
聯(lián)立形成方程式:
表3 試拌混凝土實際配合比及指標
由 ① 式和 ② 式聯(lián)合解得
(5)根據(jù)以上求得赤鐵礦石和赤鐵礦屑總量為1409kg,按照試拌配合比中的礦石和礦屑比例 1.92 為基準,各上下浮動 0.05、0.10、0.15 進行配合比試驗,拌合用水量按照 170kg 進行試配。
表4 試驗配合比 kg/m3
通過表4 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制備,得出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實際用水量及其抗壓強度,結果見表5(混凝土養(yǎng)護條件為標養(yǎng),成型方式為振動結合插搗成型)。
表5 混凝土拌合物試驗結果
根據(jù)實際檢測容重對原配合比進行修正,實際配合比見表6。
表6 實際配合比 kg/m3
試驗表明,以上各配合比其力學性能、工作性能均能滿足要求,考慮原材料成本,選擇配合比 7 作為施工配合比。
3.4.1 重混凝土的生產(chǎn)
赤鐵礦石、赤鐵礦屑及篩選鋼砂的儲料倉、上料倉應清潔無其余雜質。
由于重混凝土的容重高,混凝土生產(chǎn)攪拌方量不應超過攪拌主機設計攪拌方量的 50%,每盤攪拌時間不應低于 90s,確保攪拌質量良好。
3.4.2 混凝土的運輸
(1)重混凝土每車運輸量不應按照運載體積計算,應根據(jù)重混凝土體積換算成質量,不得超過運輸車的載重。
(2)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該保持罐體轉速在4~8r/min,保持重混凝土的勻質性。
(3)混凝土運輸車運輸速度不得超過 60km/h,確保行車安全。
3.4.3 混凝土的施工
(1)重混凝土的轉運工具不得超過額定載重,如三輪翻斗車、吊斗等應在額定允許范圍內進行運輸施工。
(2)澆筑前插入式振搗器若干,表面振動器若干及蛙式打夯機,接入水管備用,澆筑基底清理干凈。
(3)混凝土的模板支設應經(jīng)設計驗算,并充分固定,防止出現(xiàn)漲?,F(xiàn)象。
(4)應進行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300mm,每層振搗時間不宜小于 10min,以表面不再返漿為準,并輔以表面振動器進行振搗。
(5)每層振搗完成后應清除上浮泥漿,然后進行下一層的施工,可有效保證混凝土的容重。
(6)夯實:分層鋼渣混凝土的厚度要嚴格控制,必須進行夯實,且夯實時不得漏夯,尤其是結構的死角,若不能用打夯機施工,現(xiàn)場制作一混凝土夯塊,人工手夯。填到最上層時,進行加密夯實,增加鋼渣混凝土的強度和壓實度。
3.4.4 混凝土的養(yǎng)護
(1)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及時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 14d。
(2)澆筑后的重混凝土應采用覆蓋、灑水、噴霧、噴養(yǎng)護劑或用薄膜保濕等養(yǎng)護措施。
3.4.5 混凝土的結構檢查
(1)重混凝土的結構檢查一般以對結構的變形、裂縫觀測檢查為主,確保結構的整體完整性。
(2)重混凝土試塊的留置不應使用 100mm×100mm×100mm 的試件,建議使用 200mm×200mm×200mm 的試件,以提高其準確度。
在本技術的配合比設計中選用的配合比為水泥266kg、膨脹劑 26kg、篩選鋼砂 2824kg、赤鐵礦石887kg、赤鐵礦屑 439kg、水 160kg;拌合物總重為4602kg,實際完成施工其容重為 4510kg。究其原因,就是一大部分的自由水在高密度的原材料中經(jīng)過振搗被“擠出”,因此其最終容重與設計不同,在配合比設計時考慮到這一問題,因此通過試拌確定了兩個不同用水量的大概范圍,然后通過配合比試驗最終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目前國內容重大于 2800kg/m3的混凝土均可稱為重混凝土,在容重 3500kg/m3以下的重混凝土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可采用重晶石、鋼渣粉等材料進行生產(chǎn)。但是當混凝土容重超過 3500kg/m3時,通常采用鐵球結合重晶砂的辦法進行配制,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很容易出現(xiàn)骨料分層,導致重混凝土的容重與配合比設計時的容重存在較高誤差。在容重 4500kg/m3的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選擇的篩選鋼砂作為容重的“主要貢獻者”,鐵礦石粉彌補膠凝材料較少導致混凝土和易性稍差的缺陷,鐵礦石作為調整容重,并承擔混凝土骨架的作用,很好地解決了容重超過 3500kg/m3時出現(xiàn)的離析分層問題。
6.1.1 先行試拌確定大概配合比
通過先行試拌可確定重混凝土中實際用水量的范圍,重混凝土中的水分很容易隨著混凝土的振搗密實而流失,而這一部分水在重混凝土中還占著很大一部分的體積,這給確定重混凝土的用水量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往往使設計的容重與最終容重存在較大差距,先行試拌確定大概配合比和實際用水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6.1.2 利用較細的赤鐵礦屑提高重混凝土的和易性
重混凝土骨料本身強度大、密實度高,膠凝材料用量比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要少。另外,如果其膠凝材料用量過高必然會影響整體容重,因此重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一般偏低,這就導致重混凝土的和易性往往較差,從而出現(xiàn)離析分層的情況。利用較細的赤鐵礦屑增加混凝土中漿體的含量,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僅使工作性能得到了改善,還有效地保證了重混凝土的容重指標。
6.1.3 利用膨脹劑的微膨脹效應改善了重混凝土的耐久性
重混凝土的骨料中含有大量鐵元素,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酸堿度變化的影響,加入膨脹劑可以使整個重混凝土內部產(chǎn)生膨脹應力,抑制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裂縫及變形,從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6.1.4 分層澆筑法確?;炷撩軐?/p>
以每層澆筑厚度不超過 300mm 為原則,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確?;炷恋拿軐嵍葷M足容重要求。
臨沂市頤高上海街二期地下車庫抗浮設計采用 C30重混凝土,設計容重 4500kg/m3,施工后經(jīng)檢測,混凝土容重為 4510kg/m3,混凝土抗壓強度為 35.4MPa,整體性良好,無裂縫變形情況。
重混凝土在抗浮、防輻射領域有著突出的優(yōu)勢,是一種不可代替的高性能混凝土。通過本項目,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及施工方面均有了較好地經(jīng)驗和完善的配合比設計體系,改變了傳統(tǒng)的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斷摸索并且很難達到容重設計要求的方法。本設計充分考慮了混凝土實際用水和拌合用水的差異,使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更加準確,為重混凝土在結構中的應用提供了條件。
(1)重混凝土由于其本身骨料與普通混凝土骨料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受生產(chǎn)條件的限制,一般都按照普通混凝土生產(chǎn)工序進行生產(chǎn),對機械設備的磨損嚴重,影響機械設備正常的使用壽命。
(2)重混凝土在容重超過 4500kg/m3時經(jīng)過長距離運輸容易出現(xiàn)分層離析現(xiàn)象,僅依靠攪拌運輸車的旋轉攪拌,對其工作性能的改善不大。
在重混凝土的設計、施工中容重的核準是其中的難點,往往在施工完成后檢測其容重都略低于設計容重,本技術在充分考慮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混凝土生產(chǎn)、施工等整個過程,認為混凝土的拌合用水和實際用水存在較大差距,并通過大量試驗得到了驗證。因此通過試拌確定實際用水量和拌合用水量的關系,在配合比設計中作為依據(jù)。
通過本技術可以系統(tǒng)地對不同容重的重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并且根據(jù)使用部位、條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1]顧德珍,熊大玉,盧璋.萘系減水劑作用機理模型[C].水泥學術會議論文集[A].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197-205.
[2]張承志.商品混凝土[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3]中國建筑材料聯(lián)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第十一屆超塑化劑及其它化學外加劑國際會議論文集》譯文集[C].2016.
[4]覃維祖.混凝土組分的復合與適應性[J].施工技術,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