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蓉在美甲店里做指甲,中間進來一個電話,因為不方便接聽,蓉按了免提,電話那端傳來一段低沉的男中音。
男:喂,你在哪呢?
蓉:我在做指甲。
男:哦,那一會有什么安排嗎?
蓉;沒有啊,做完回家了。
男:那麻煩你幫我把衣架上的兩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吧,下周出差我應該會用到。
蓉:是一件深藍色和一件咖色的嗎?嗯。我知道了。
男:那辛苦你啦,沒事先掛了。
店里的小妹好奇,忍不住問蓉:“這是誰?。磕隳信笥寻??”蓉說:“哪是什么男朋友,我老公啊,都結婚十年啦?!毙∶么篌@:十年?!老夫老妻們對這類家事,不應是拿起電話就說:“喂!你在哪?早點把我衣服送去洗了!急等著用!”
蓉笑著解釋說:“先生在生活中就是這樣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一律是謙遜有禮的態(tài)度?!辈粌H他如此,他家里人也這樣。蓉說:“剛開始跟他家人打交道,也有點不習慣?!蹦銕退麄冸S手買點水果、收拾家務、做個小菜,他們會說:“謝謝你哦,麻煩你啦,辛苦你啦?!焙髞砺l(fā)現(xiàn),他們這樣說話,并不是跟你客氣、拿你當外人。不僅是對兒媳,對兒子,包括對自己孫子,都是這樣。
蓉自己的性格在發(fā)生改變,以前脾氣火爆,現(xiàn)在待人接物平和多了。連她自己家人都說,現(xiàn)在和她說話明顯比以前順暢舒服。和老公基本吵不起來。家里的那些問題,有什么是不能好好說話解決的呢?兒子在這樣的家庭下長大,性格陽光活潑、健康開朗。他說話也小紳士范兒十足,在人群中從不畏生,也懂得照顧別人,這點很令家人欣慰。
同樣的語義以禮貌、溫和、留有余地、為對方設想的方式說出來,收獲的是另一方的感激、體貼、關懷和實際行動。而同樣的語義以簡單粗暴、上綱上線、指桑罵槐,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說出來,收獲的則是對方的暴跳如雷、火線升級和拒不行動。
對家人好好說話,受益的不僅是夫妻雙方,更是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我的好朋友妙妙,從小出生在一個經(jīng)常爭吵的家庭,因此成年后的她,情緒依然特別敏感。她說自有記憶以來,父母雖然相愛,但幾乎從沒停止過吵架,怒吼、冷戰(zhàn)、甩頭而去,一言不合就翻臉。所以她的性格特別脆弱,一直端著小心,察言觀色,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
結婚后的她,不免和先生常常發(fā)生口角。某次和先生大吵,看到女兒在旁嚇得抽泣,她忽然記起自己小時候的痛苦回憶,于是下定決心改變,不讓女兒重蹈覆轍。幸運的是,不僅她和先生的關系得到改善,女兒如今也一天天明媚開朗起來。我們的語言似乎在暗示著肢體語言,并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圍的環(huán)境。
好好和愛人說話,究竟有多重要?一個家庭里,大人的爭吵,無論誰贏,輸?shù)舻目偸呛⒆?;而大人的通達,哪怕表面不爭,真正贏的,總是這個家。
摘自微信公眾號《小富女》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