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程
古往今來的美文,描寫母親的文章要多于描寫父親的??蓪ξ叶裕行┨厥?,我覺得自己最熟悉的人是父親。
在同齡人中,父親可能屬于文化水平比較高的,因而我覺得他像老書生,比較傳統(tǒng)、保守。
他愛寫信,雖然電腦已經(jīng)是最常用的工具了,但他總是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地寫。但要是細看,說是信,倒更像是給家人的留言。沒有規(guī)范的文體,或長或短、圖文并茂,有的甚至既像是寫給我的,又像是寫給媽媽的。這些沒有固定格式的文字,包含了父親深厚的情感,傳達了父親對家庭每個成員的無限關愛。
父親的信一直伴隨著我成長。那一段段獨具特色的文字,或提醒、或激勵、或批評、或夸獎,每每讀到,就宛如他站在身旁淳淳教導。父親是性格比較溫和的人,不像傅雷家書里的那個稍顯嚴苛的父親,仿佛文字中總帶著疼愛和撫摸,愛看!
漸漸的,我覺得自己“成熟”了。有段時間不怎么喜歡看他寫的信了。父親便正式起來,開始按照規(guī)范的格式給我寫信,還用信封裝好。看到這正式的信件后,我有些后悔自己的任性。我聯(lián)想到這一封封信的由來:或夜深人靜、或月落星稀,他輕輕地來到我的書桌前(大概是怕吵醒尚在熟睡的家人),只開著臺燈,披著大衣,在微弱的燈光下不停地書寫著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畫面我親見過一次,但聽媽媽說,“正式的信”,父親常常如此。所以,看到這樣的信件,我再也不忍心隨手塞進抽屜里了。我用拆信刀小心地劃開信封,取出信件,一字一句地讀著這位“老父親”(媽媽對他的諧稱)的文字。
我越讀,越懂父親,也越熟悉父親。他讓我敬畏、讓我愛戴。他用樸實而平凡的文字搭起了通往彼此心靈的橋梁,他是可以到我心里來看一看的那個人。由于父親工作的特殊性,經(jīng)常出差,我寄宿在學校,每周回家時,若沒能“意外”發(fā)現(xiàn)他留給我的信,反而有些失望。在躊躇不安時,卻又在枕頭下面發(fā)現(xiàn)了《吾兒親啟》,我最熟悉的那個人,一個愛寫信的父親似乎就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