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習內容,由于漢字的數量龐大、結構復雜,還有許多形近字、同音字,對小學生的識字造成一定困難,再加上識字教學比較單調枯燥,容易造成識字低效的問題。如果運用字理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記憶效果,又能增強學生識字興趣,是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好方法。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
要想提高字理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堅持如下幾條基本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字理教學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是科學性原則。字理教學要根據漢字的本源特點來開展教學,要符合現代漢字的簡化特點,對字的形、音、義的講解要有科學根據,不能胡亂編造。
二是靈活性原則。字理教學要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靈活、適當地進行字理難度解析,不能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范圍,允許學生在“正解”的基礎上有個性化的記憶和理解。
三是結合性原則。字理教學要兼容并蓄、博采眾長,要把集中識字與字理識字、分散識字、字族識字相互結合后開展教學,才能取得綜合效益。
運用“溯源——對照”法學識獨體字
由于獨體字不可再分解,它主要包括象形與指事兩類字,學好獨體字對學習認識其他類型的字有重要幫助。學習獨體字可運用“圖片顯示字的源義——給出古文字——引出教材顯示的楷體字”的方法,這樣就能使學生很好地了解所學漢字來源的演變過程,再通過與教材漢字的對比,使學生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在教學“溯源”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應盡可能使用和教材楷體字相近的甲骨文、小篆或金文字的圖片,這些圖片能讓學生明顯看出漢字的變化過程,圖片的選用要能重點突出漢字的特征。例如,學習“羊”“?!边@兩個字時,如果教師使用“全羊”“全?!钡膱D片進行溯源,就沒有抓住漢字的特征,而羊和牛頭角的圖片與漢字相近,學生容易聯想、理解;在“對照”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先比較圖片與古文字的區(qū)別,然后再比較古文字和現代楷體字的區(qū)別與聯系,這樣就能加深對漢字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木”字時,先出示樹木的圖片,把圖片中樹木的主要特征與“古文字”進行對比,就能讓學生看到樹木圖片與古文字中的“木”字很像,既有樹干,又有樹梢、樹根。當“木”字變成現代漢字時,樹梢就變成“一”、樹干變成“|”、樹根變成了“丿”和“乁”,通過對比,學生就能夠牢牢掌握該字。
運用“分解——組合”法學識合體字
合體字則是由兩個及其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而成的漢字,而每個合體字中包含的獨體字則是其一個偏旁,因此在學習認識這些合體字時應采用“分解——組合”的方式來教學,即將合體字分解成獨體字(部件),然后對每個部件的功能與內涵進行講解,弄明白各部件之后再組合成完整的漢字。運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就能讓學生達到“析形索義”與“因義記形”的目的,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漢字,還讓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教學“會意字”時,可運用“分解——溯源——組合”的方式來進行,這樣能讓學生較好地理解所學漢字。例如,學習“采”字時,可將其分解成“爫”和“木”兩部分,然后為學生講解“爫”偏旁在古代表示人的“手”,下面的“木”字旁表示大樹,“采”字的意思是指古人用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再如,學習“晶”字時,由于該字由三個“日”組成,它的意思是像太陽一樣亮,“亮晶晶”就是這個字的意思;在教學“形聲字”時,由于形聲字是由“形符+聲符”組成的,因而也是合體字。同一個偏旁的字是一個大的類別,如“樹、林、桃、楊、楓”等均為“木”字旁。同一個聲旁的字都會包含相同的韻母,如“抱、炮、跑、飽”,它們的讀音均含有“ao”,這樣就可以根據字形來推斷字的含義,并知道其讀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運用“比較——理解”法學識易錯字
由于我國的漢字存在大量形體相近、結構相似、讀音相同的字,這給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帶來很大的困難,造成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和記錯、寫錯字的現象,對于這些容易記錯的“形近字”“同音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比較——理解”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識字。在進行“形近字”教學時,無論是獨體形近字還是合體形近字,都可利用漢字的形、音、義三個方面的區(qū)別和聯系來識字,首先可以比較字義,然后比較字形,最后再對字義進行理解。例如,在區(qū)分“瓜”與“爪”這兩個字時,教師可寫出這兩個字,讓學生比較它們在字形上的區(qū)別,學生就會發(fā)現:兩字的中間部分不相同,然后再為學生講解“瓜”與“爪”的古文字的區(qū)別,“瓜”字的形狀像藤蔓上長出的橢圓形瓜的樣子。而“爪”字的形狀像人的手,通過比較,學生就能掌握兩者的區(qū)別;在教學“同音字”時,可從字形、字義、使用語境進行比較。如,在學習“州”與“洲”兩個字時,通過比較,可知兩字僅差一個“氵”,其中“州”字的古文含義表示陸地,而“洲”表示海洋環(huán)繞的陸地,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兩字的區(qū)別。
結語
總之,運用字理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注重運用字理教學方法開展識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