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淼
【摘 要】英語,作為中國人的第二語言,有些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而且往往能寫不能說,是典型的啞巴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如果光能寫不能說,那就沒意義了。本文將重點闡述如何巧用先學引導學生愛說、愛演、愛用英語的技能。
【關鍵詞】先學;啞巴英語
一、先學,更好地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
眾所周知,學習任何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有這種語言的學習氛圍。學英語也是如此,想要快速掌握英語,很多人就拼命往外國跑。那么在中國,很少有機會講英語,更別提用英語溝通了。要想學好英語,要從娃娃抓起,更要自創(chuàng)學習氛圍。所謂英語學習氛圍是指學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和嘴里說的盡可能是英語。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我布置的作業(yè)都是以聽為主,要求學生先學。通常提前2天布置先學內容,學生回家堅持每晚都聽錄音。學習第一步,先聽、跟讀、圈出有發(fā)音困難的詞、重新再聽,一步一步,慢慢學。周而復始地聽英語錄音,增強小孩的記憶。早上起床打開錄音機,晚上睡覺前也聽一聽。每天堅持如此,家里、學校隨時都可以聽到英語,自然而然就創(chuàng)造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而且學生能更好地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學習最地道、最正宗的發(fā)音。增強語感,對學習語言有莫大的幫助。聽力是外語學習的五個技能之首。由于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用于交際,因此聽就必然首當其沖,成為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英語學習中很強調“input”和”output”兩者之間的練習,如果語言學習者沒有足夠的輸入量,他是沒有輸出的。聽就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有較好的讀和說的輸出能力。
二、先學,增強自信,積極學習
學習英語要認真聽,大聲讀,才會有進步。而很多小學生不愿意開口,而根本的原因是讀錯了,怕同學們笑。這久而久之,造成很多啞巴英語。在家先學,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在課堂上,老師加以鼓勵和肯定,這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非常有效。就像四(1)班的黃同學一樣,從一年級開始就很害羞,上課很認真,就是不開口讀和發(fā)言。不開口英語怎么學呢?所以成績一直進步不了。通過家訪,和他家長溝通,我只要求家長督促小孩每晚聽英語半個小時。剛開始家長就跟我反映:“他只聽,不讀”。我就安慰家長說:“沒關系,萬事開頭難,只要堅持,他一定可以的,繼續(xù)讓他聽。他愿意聽就可以了”。一天晚上,家長來電話了,說黃同學最近都開口跟讀英語了,今晚特別認真,發(fā)音也比較標準。我想,改變他學習英語的機會來了。第二天在課堂上,我點名讓他把先學的內容展示給全班同學看,他小聲地朗讀一遍課文,盡管發(fā)音還不完美,我卻大力表揚他,夸他學習有進步。全班也適時地響起掌聲。從那以后,他似乎變了,課堂上不再害羞,變得積極發(fā)言了。升到四年級,背英語單詞還挺厲害的。昨天剛學完Unit1 A Read &Write;,今天他就主動來我這兒背了。要不是他在家先學,預習,恐怕我也找不到鼓勵他的機會。現(xiàn)在他學習更主動,尤其是學英語,每晚都會主動聽錄音先學。
三、先學,提高學習成效
對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或者容易分神的學生來說,課堂上短暫的40分鐘并不能很好地學習。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沒掌握,下一節(jié)又有新內容,這樣惡性循環(huán),到期末,學生什么也沒學好。這種情況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學生的成績也會停滯不前。只有通過在家先學,學生已把簡單易明的部分先學了,剩下有困難的,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認真跟老師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比較適合學生,效果顯著。以前,沒在家先學,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F(xiàn)在,在家先學,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學習。一年級時,沒有嚴格要求學生自學,英語成績停滯不前。經(jīng)過三年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三年級的每個學生回家都自覺預習、先學,英語成績大有進步。每次考試都可以拿到良好的成績。先學,更是學優(yōu)生進步的階梯。學習成績優(yōu)秀穩(wěn)定的學生,平時在家完全可以通過跟讀、反復朗讀等方法掌握課文、單詞的標準發(fā)音。那么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要學什么?通過老師課堂上正確的引導,這部分學生回家的先學作業(yè)不是單純地聽錄音,還要自覺主動地學和課文相關的知識點。就如三年級Unit 1 Part A Lets learn學的是Canada、China、USA、UK 4個國家名。優(yōu)秀的學生除了要掌握發(fā)音,還會通過自己的方法找到Canada就是CAN,China就是PRC,USA就是America,UK就是England。甚至還會找到Italy,Australian等其他國家。來到課堂上,他們會搶先分享自己的先學成果,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他們學起來更有干勁。先學,既保證了中下學生的學習,也滿足學優(yōu)生更多的知識渴求。
四、先學,告別啞巴英語
以往的課堂總是要老師哄學生才開口說英語,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經(jīng)過三年的先學模式改革,現(xiàn)在的學生不再怕說英語了。英語的日常用語都能脫口而出,在課堂上最喜歡的就是自己改編課文表演。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剛學小紅帽的故事,盡管句子很長,但學生很感興趣,總迫不及待地問:“老師,什么時候可以表演呀?我們組的道具都做好了,而且結局很精彩的。”所以我特意安排一個故事改編比賽,每個小組自己安排角色、自己創(chuàng)造結局、自己準備道具。比賽當天,小組創(chuàng)造的驚喜一浪接一浪。驚喜一:同學們自己準備的道具非常形象,也做了角色頭飾,令整個比賽生色不少。驚喜二:同學們在比賽中很投入,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無論是動作、表情、英語發(fā)音、流利程度都是最棒的。最可喜的是大家站在臺上都自信十足。驚喜三:每個小組的結局都精心設計,出人意料,不盡相同。整個比賽最令我感動的是學生都很自信、很自豪地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說出的英語是那么動聽和流利。我想靈活運用才是學英語的最終目的。
教學方式的轉變,活躍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有興趣學、有自信說、有能力運用,學生的英語才得到較快的提高。通過先學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在成長中收獲著幸福。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師能力發(fā)揮的極致。當然這一切一切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指導,這鞭策著教師不斷進步、不斷求新、不斷學習。
參考文獻:
[1]《英語新課程標準》.
[2]英語小學教學設計,山西教育報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