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寧
摘 要:在農(nóng)村,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地打工,有的學生就是自己的監(jiān)護人,有的雖然有爺爺奶奶的陪伴,但是爺爺奶奶在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和父母的監(jiān)護作用還是有天壤之別的。所以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扮演老師,更要承擔學生父母一半的角色。那么在班級管理中該融入哪些愛?總體來說有以下“愛”:理解之愛、尊重之愛、信任之愛、寬容之愛、賞識之愛、嚴格之愛。
關鍵詞:農(nóng)村;班級管理;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3-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06
在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從十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現(xiàn)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淺談一下農(nóng)村班級管理中的“愛”。
班級管理中首先從理解學生開始。時刻要從留守兒童的角度出發(fā)理解學生,提倡“以人為本”,多人性化,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解決問題,多了解學生。如果有了誤解,多一些詢問,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愛,多一些激勵,少一些責備。有人說:試著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換一種心態(tài)去發(fā)現(xiàn)。
我班曾有一位后進生,在每次考試時成績很不理想。稍微一批評他的眼淚就會嘩嘩地流個不停,眼中還滿是受了冤枉的目光,百思不得其解,在我對這位學生進行了家訪才得知這位學生的媽媽患有腿部疾病,長期吃藥,家里經(jīng)濟狀況不好,爸爸長期在外務工,他回家之后還要照顧媽媽,學習因此受到影響。得知這一情況,我與他進行溝通,結合他的實際情況為他申請了資助項目。在學校時多交流,時刻掌握他的情況,慢慢地他的成績進步了。這樣的“理解之愛”不僅有利于解決問題,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了“理解之愛”。
班主任工作歷來都是一項極復雜細致的工作。只要我們“愛”學生,就能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塑造其良好的人格,樹立其積極的人生觀。
作為班主任,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都在我們的尊重、賞識和接納中快樂生活,快樂學習。雖然我們的總體要求是讓學生快樂,但是學生難免還是會犯錯誤,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要尊重學生,把學生的自尊放在首位,這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必要的智慧的體現(xiàn)。而避免傷及學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尊重學生。有時班主任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會讓他們心潮澎湃,燃起自信之火;也有可能因此埋下陰影,讓他們徹底失望。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只有對學生保持尊重的姿態(tài),伴隨充滿人情味的關懷,不但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促進學生的轉(zhuǎn)變,更能讓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在班級管理中,信任的愛是不可缺少的,相信學生,鼓勵他們相信自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勵班級整體的上進心。信任之愛是一種特殊的鼓勵,它能起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有次班里老丟東西,有學生反映是某某同學拿的,據(jù)我了解,該同學家里經(jīng)濟困難,以前有拿過其他同學的東西的小事情,但經(jīng)過我的教育再也沒有犯過。事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是其他班級的學生所拿,有一次該同學找到了我,問我為什么不懷疑是他所拿,我回了一句老師相信你。這位同學熱淚盈眶,從此以后學習也是突飛猛進,畢業(yè)幾年后,還時常打電話問候我!他說是班主任信任之愛激勵了他,才成就了如今的他。這件事不僅激勵了該同學,也讓我更新了自己的班級管理觀念。
愛學生,就信任他們。信任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有人說,信任一個人需要很長時間。此話雖沒錯,但班主任對學生的信任,是基于一種“愛”的情感培養(yǎng),而這種愛出自于主觀意識。
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擁有一個寬廣的胸襟,包容學生,接納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學生。十幾年的班級管理中,我了解到那些平時愛犯錯誤、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都是自控力較差,缺乏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大多數(shù)原因是身邊的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不到位,缺少關愛,缺少及時的教育。如果他們犯錯之后我直接嚴厲地進行批評的話,在他們腦海中形成“只要犯錯誤,就會挨批評”的思維定勢,從而感情受挫,容易養(yǎng)成破罐子破摔的惡習。此時,作為班主任,在了解了學生的這些習性之后,請堅持用愛去容納學生的一切,因為容納是世界上最美的愛!
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寬容的愛,和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才能深挖出學生的病根。及時教育管理,方才能讓學生徹底改變。與此同時,班主任在寬容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學會了如何寬容別人,學生良好的人格得以塑造。
賞識之愛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身上的某些閃光點,實現(xiàn)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班主任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滴的進步,用賞識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貴之處,并大加贊揚,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使他們每天都在進步中成長。
班級里學生終歸還是孩子,是需要引導教育的,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制定一系列的班規(guī)班約,嚴而不厲。任何時候?qū)W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shù)摹⒈匾?。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就是對工作不負責任,就是瀆職。但嚴格要求不等于嚴厲管束。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tài)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zhí),嚴厲使學生產(chǎn)生懼怕、退縮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學生的依賴性、神經(jīng)質(zhì)、故意對抗等不良心理都會滋生,那時班級管理就會混亂。如果說愛是右手,那么嚴就是左手,你在“打”學生的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撫摸。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
嚴而有度。所謂度就是指范圍、分寸。班主任對學生嚴的要求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要講究,嚴而有愛,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
參考文獻:
[1] 喬芝芳.淺談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2] 王安平.淺談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J].新一代月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