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茹
摘要:布克哈特指出,古希臘文化最具特色、最能與其他古代民族或者國家區(qū)分開來的特點就是競爭文化。本篇論文以古希臘城邦公共生活為切入點,通過對政治生活、戲劇表演以及體育賽會等古代希臘城邦公共生活中競爭的分析,探討古希臘城邦中競爭的特點,進而揭示古希臘城邦競爭文化這一特色。
關(guān)鍵詞:古希臘城邦;公共生活;競爭文化
agon是古希臘人用于表示各種競賽活動時經(jīng)常使用的詞,在古典時代,agon可以形容任何類型的比賽。例如,希臘人把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和兩個人之間的打斗在內(nèi)的一切沖突與對立都視為agon,希羅多德用agon來形容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zhàn)爭,修昔底德也用agon指稱雅典和斯巴達的沖突,戲劇家們也經(jīng)常用agon來形容戲劇中的人物之間的矛盾或沖突,希臘人還把所有的辯論看作是agon。無論如何翻譯,agon這個詞所表達的核心意思便是“競爭”,古希臘人的生活中都帶有這種競爭特點。
一
古希臘的公共空間以市政廣場、露天劇場、體育場館最具代表,而與其相對應(yīng)的公共生活即政治生活、戲劇表演、體育賽會也最為代表性。下面本文將選取這三個領(lǐng)域來探討古希臘城邦的競爭文化。
競爭在政治生活中最集中的體現(xiàn),便是政治領(lǐng)袖在公民大會和公民法庭上的演說。本文僅從狹隘的意義上探討城邦政治生活,即公民對城邦重要的權(quán)力機構(gòu)——公民大會和公民法庭的參與。
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政治領(lǐng)袖就是平民領(lǐng)袖,而同時他們又是演說家,即那些公認的經(jīng)常在公民大會上發(fā)表演說提出建議的人和在公共案件中與對手競爭的人。在公民大會上,民眾的集體決策是在政治領(lǐng)袖的演說提議之后進行的。所以,當(dāng)政治領(lǐng)袖采用演說的方式提議,試圖運用演說術(shù)說服民眾接受自己而不是他人提議的時候,這本身就表明民眾是擁有權(quán)力的決策集體。政治領(lǐng)袖總是試圖運用演說術(shù)說服民眾而不是像專制君主那樣向臣民下達命令。因此,對于演說者來說,若要獲取多數(shù)票就必須想方設(shè)法取得公民的支持。因而,演說者在公民大會上的演說實際上也是雙方的一場競爭。
與政治演說不同的是,訴訟演說是指公民法庭上的控告與答辯。在公民法庭上,演說是起訴人和辯護人用以說服陪審員,使審判向有利于自己一方發(fā)展的重要武器,演說的作用是說服和影響陪審員的判決。在公民法庭開庭之前,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他們了解整個案情進行判決的唯一依據(jù)是訴訟人的演說陳述。再加上雅典普通公民大部分是文盲,受過教育的占少數(shù),所以在公民法庭中,若想要贏得訴訟勝利,訴訟人必須掌握演說這一門技藝。對于如何說服陪審員,對訴訟人來說,取決于他們是如何辯論的,而不是正義的一方。這種審判結(jié)果取決于陪審員的方式,使得控訴雙方在演說時會極盡可能地爭取陪審員的好感,從而在與對方的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戲劇表演是古希臘城邦公共生活的又一生動體現(xiàn)。創(chuàng)作戲劇、戲劇表演以及觀看戲劇表演成為古希臘城邦公民的一項重要的公共生活。戲劇表演中的“競爭”特點有以下兩點:第一,戲劇演出都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的,戲劇家們相互競爭,創(chuàng)作出最好的作品去爭取獲獎,現(xiàn)場觀眾的反應(yīng)是裁判官判決的主要依據(jù);第二,戲劇表演的內(nèi)容充斥著大量“競爭”的元素,劇中有戰(zhàn)爭、體育競技、爭辯,這些內(nèi)容都體現(xiàn)了競爭精神。在古希臘人看來,戲劇表演也是一種“競爭”形式。
體育賽會則是古希臘最為普遍、最為廣泛的一項公共生活,也是古希臘城邦競爭文化體現(xiàn)最直接、最顯著的領(lǐng)域。在所有的體育賽會中,只有奧林匹亞賽會是單純的體育比賽活動,參加的人數(shù)最多,影響也最大。古希臘體育比賽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高于現(xiàn)代社會,因為比賽大都遵循一個原則,即“只有第一名才是勝利者的原則”。沒有現(xiàn)在的亞軍、季軍。獲得桂冠是參與者唯一的目標,獲勝就是一切,失敗是可恥和可悲。故而一度有“不獲勝毋寧死”之說。
二
希臘民族是一個熱衷于競爭的民族,在他們的公共生活中,各項活動都被烙上了“競爭”二字。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竟會如此地癡迷競爭。“競爭”的思想影響著他們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在公共生活中的所有比賽中,不僅僅只有參與者參與進來,觀眾也是公共生活中各項比賽的積極分子。因而參賽和觀賽構(gòu)成了古希臘人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古希臘的公共生活中,除了身體上的“競爭”(例如體育比賽、戰(zhàn)爭、軍事訓(xùn)練),思想上的競爭也異常激烈(例如政治演說、訴訟演說、戲劇比賽),無處不在的競爭文化,無形中又強化了古希臘人的“競爭”意識。在古希臘城邦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名人,古希臘社會為所有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機會,只要勤奮、勇敢、充滿智慧,“一夜成名”是完全可能的。跟現(xiàn)代社會有些相似,古希臘的社會也是一個“明星效應(yīng)”的社會,那些在各種比賽中贏得名次的選手,不僅享受著勝利的結(jié)果帶來的榮譽、特權(quán)與地位,還享受著物質(zhì)上的好處,這便促使其他人也加入進這些比賽來,從而為公共生活中的各項競爭活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使得各項比賽能夠一直持續(xù)下去。由此可見,一方面,古希臘為競爭機制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激勵全體希臘人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希臘人熱衷于參加比賽活動,比賽活動成為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一來,城邦與公民便一起營造出了“競爭”意識的社會氛圍。因而,古希臘人的競爭文化是由古希臘城邦與古希臘人一起創(chuàng)造并維持起來的。離開城邦的支持或者沒有公民的參與各項比賽都將無法進行下去。
注釋:
(1)James Dennis Ellsworth,Agon:Studies in the Use of a W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Ph.D,1971,p.59.
(2)參見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臘人和希臘文明》,王大慶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1頁。
(3)參見黃洋:《希臘城邦的公共空間與政治文化》,《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00—107頁。
(4)蔣保:《演說術(shù)與雅典民主政治》[D],復(fù)旦大學(xué)博士論文2005年,第99頁。
(5)蔣保:《民眾的統(tǒng)治抑或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寡頭統(tǒng)治—雅典民主政治新論》,《安徽史學(xué)》2009年第3期,第62-69頁。
(6)[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修辭學(xué)》[M],羅念生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第30頁。
(7)蔣保:《試論雅典演說的政治功能》[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8年,第9期,第160—164頁。
(8)楊巨平、王志超:《試論演說家與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動》[J],《世界歷史》,2007年,第4期,第24—32頁。
(9)Steven Johnstone,Dispures and Democracy:The Consequences of Litigation in Ancient Athens,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9,p 5.
(10)David H.J.Larmour,Stage and Stadium,Drama and Athletics in Ancient Greece,Hidesheim:Weidmann,1999,pp 28-41.
(11)參見王大慶:《古代希臘賽會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7年,第6頁。
(12)M.I.Finley&H.W.Pleket;,The Olympic Games:the First Thousand Years,London,1976,p.16.
(13)E.Norman Gardiner,Athletics of the Ancient World,Oxford:Clarendon Press,1930,p2.
參考文獻:
[1]David H.J.Larmour,Stage and Stadium,Drama and Athletics in Ancient Greece,Hidesheim:Weidmann,1999.
[2]E.Norman Gardiner,Athletics of the Ancient World,Oxford:Clarendon Press,1930.
[3]James Dennis Ellsworth,Agon:Studies in the Use of a W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Ph.D,1971.
[4]M.I.Finley&H.W.Pleket;,The Olympic Games:the First Thousand Years,London,1976.
[5]Steven Johnstone,Dispures and Democracy:The Consequences of Litigation in Ancient Athens,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9.
[6]黃洋.希臘城邦的公共空間與政治文化[J].歷史研究,2001(05).
[7]蔣保.演說術(shù)與雅典民主政治[D].復(fù)旦大學(xué)博士論文,2005.
[8]蔣保.試論雅典演說的政治功能[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8(09).
[9]蔣保.民眾的統(tǒng)治抑或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寡頭統(tǒng)治—雅典民主政治新論,[M].安徽史學(xué),2009(03).
[10]楊巨平,王志超.試論演說家與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動[J].世界歷史,2007(04).
[11](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修辭學(xué)[M].羅念生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
[12]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臘人和希臘文明[M].王大慶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王大慶.古代希臘賽會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