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開學上課的第一個周日,傍晚6點多,南京市中心正一片燈火。我坐在冬冬新買的藍色自行車后座上,把MP3插在冬冬書包的袋中,《Reflection(倒影)》從耳邊飄進腦海又流進心里。我把頭倚在冬冬的背上,呆望著天,只見朦朧月和一點星的夜空。人潮涌動,車來車往,城市不熄的霓虹下,我們踩著碎風前行,那一刻我想到了永恒……
—千千雨
城事:活到18歲我都沒有離開親朋自己生活過,到了成都,開始一個人生活,再惡劣的天氣也不怕,再糟糕的環(huán)境也無懼。而今,身邊的伙伴已經(jīng)進入內(nèi)心,我也慢慢地融進了這座城市。
秋季來臨時,我雖然嘴上還會吐槽,卻也會用照片記錄下這里難得的秋高氣爽,用筆畫下這里常見的厚厚云層,用心感受著這里發(fā)生的變化。這里有銀杏落下的滿地溫馨,有灰白云層的厚實安心,有水分充足的溫柔可人。每晚慢跑,一路看到的風景也覺得那么動人。
—青 陽
城事:18歲時,初到北京,留著不長不短的頭發(fā),跟人說話從不會有什么顧慮,羨慕那些已經(jīng)工作了的、有豐富閱歷的人。青蔥的年紀一個人漂泊,受打擊時難免心生退意,我也曾想過離開北京,去哪里都可以,換一種生活,但終究還是繼續(xù)留在這里,因為我的整個青春都在這里。沒有人說得清青春應該從哪年算起、哪年結(jié)束,但我們知道這段時間里,滿懷著的理想,做過的各種傻事,追求過的人,遺忘和被遺忘一都在。
—塔姆先生
一座城,一個人的18歲,在遠方漂泊、流浪、尋覓和靜默著,那些深深烙印在青春回憶里的城市故事,那些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的異鄉(xiāng)之行,都會疊加沉淀成人生寬厚的河床。時光緩緩流過,撿拾一枚青色的鵝卵石,還能辨認出我們所賦予那座城的獨特質(zhì)地。
城事:在生命的第18個年頭,我不知不覺地就在廣州度過了中秋、冬至,也將跨過新年。人在異鄉(xiāng)才愈發(fā)覺得儀式的重要,我開始理解為什么人出門在外要帶一小瓶故鄉(xiāng)的土,這并非真能防止水土不服,它只是一種儀式,讓你知道,想家的時候,家就在那里。
我知道“鷹不能帶著巢,只能獨自飛過太陽”?;蛟S我們的軟弱和堅強確實都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能因思念家鄉(xiāng)而心生難過,也能因有家的支撐,而在異鄉(xiāng)咬著牙走過很長很長的路。
—Smiling Hunk
城事:來倫敦留學,簡直就是生命中猝不及防的一件事情,美好而驚艷。18歲,我終于實現(xiàn)了一場夢。
青春的面龐在這陌生的城市依然張揚,我愛這里的天氣、博物館、建筑、走在路上的風、家家戶戶門窗里伸出來的花蕊,在這里,連等紅綠燈的時候心情都是愉悅的。哪怕公寓外面的雨突然下得很大,噼里啪啦,我也不覺畏懼。18歲的我們,不正需要凄風寒雨的淬煉而愈加頑強嗎?
—不被馴服的象牙
城事:我懷念墨爾本,我的第二個故鄉(xiāng)。去讀書的那年,正好18周歲,一生最美的年華。但苦于墨大學習壓力大,生物醫(yī)藥課程緊,或許也由于長得一般,不會打扮,似乎我的世界里從來不會有男朋友一說,總是學校、家、圖書館三點一線。回頭想想,真的錯過了很多。什么都可以從頭再來,只有青春不能……
墨爾本的艷陽教會我,一切都很新鮮,要大膽去做夢,我更加清楚并堅定將來要留下的地方,因為我對自己更勇敢、真誠,也更認清了自己。
—Defin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