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霞
(山西省眼科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兒童斜視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數(shù)據(jù)報道顯示:我國兒童的發(fā)病率高達4%[1],不但影響容貌,更重要的是伴有雙眼視功能,兒童時期矯正斜視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臨床上對于斜視主要以手術治療。患兒進行手術時,為了使手術更加精準,要求患兒保持安靜狀態(tài)-眼球相對固定。故全身麻醉的方法成為兒童斜視手術中的首選麻醉方法。為防止全麻過程中嘔吐物引起窒息危及生命,術前需要禁飲食6 h。許多醫(yī)護人員對禁飲食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禁飲食時間越長越好,可降低反流誤吸發(fā)生[2]。防止術后麻醉藥物作用術后又需要禁飲食4~6 h,理論上患兒需要禁飲食10~12 h。而在臨床工作中,由于手術時間的不確定性,許多患兒禁食時間會更長,患兒常常會出現(xiàn)饑餓、口渴等不適而哭鬧不止,更有甚者出現(xiàn)低血糖脫水等癥狀[3],還會引起眼部敷料及管道脫落,墜床等意外發(fā)生。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麻醉學的進步,術后禁飲食時間是否可以縮短?患兒是否可以得到更舒適的治療和護理?目前,國內關于全麻術后禁飲食時間的研究不多,我院經過麻醉師、醫(yī)生、護士的共同研究與探討,觀察兩種不同禁飲食時間,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為臨床提供參考。
選取2016年7月~9月收治的1~10歲斜視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麻醉風險評估ASA分級(美國麻醉協(xié)會)為I-II級,術前無呼吸道感染、無面部、口咽及喉部手術史,無吞咽困難,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150例。其中,對照組男89例,女61例,年齡4~10歲,平均年齡(6.32±0.34)歲,內斜視46例,外斜視104例;干預組男78例,女72例,年齡4~10歲,平均(6.43±0.35)歲,內斜視53例,外斜視97例。兩組患兒性別構成比、年齡、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術后禁飲食4~6 h,術前術后給予患兒家屬相關知識的宣教,告知患兒家屬應該注意的事項,術后對患兒進行心電監(jiān)測,并在術后給予患兒并發(fā)癥護理,哭鬧時給予安撫。
1.2.2 干預組
術前與對照組護理措施、宣教相同,全麻術后由有經驗的責任護士對全麻術后的患兒進行麻醉清醒標準評分,>7分的患兒在護士指導下1 h飲水,2 h進食。全程過程心電監(jiān)護,血壓、體溫、心率、血氧飽和度,吸痰器備用。具體方法:患兒頭偏向一側,將小勺浸潤水中,先濕潤口唇,將少量水(1 mL)從口角浸入,觀察患兒能否順利將水咽下去,若吞咽良好,無嗆咳再給予少量多次飲水。2 h后進流食(粥、面條、湯),進食時避免過快過多,期間嚴密觀察患兒反應,如有惡心、嘔吐,可食拇指大小一塊干饃片,癥狀緩解后再進食。于進飲進食時觀察患兒哭鬧、躁動、嗆咳、誤吸和惡心嘔吐的發(fā)生情況。見表1。
表1 Aldrete與Kroulik的麻醉恢復評分(PARS)
手術前禁飲食6 h,開放靜脈通道,入手術室在全麻喉罩聯(lián)合靜脈復合麻醉,用藥迷達唑侖、依托咪酯乳劑、芬太尼、丙泊酚誘導,術中用七氟烷吸人。
術后觀察兩組患兒哭鬧、躁動、嗆咳、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哭鬧、躁動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嗆咳、惡心嘔吐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全麻后2 h不良反應比較
兒童斜視是一種影響小兒正常視物,并且對患兒健康生長發(fā)育有所影響的疾病,一般采用小兒斜視矯正術進行治療[4]。在臨床工作中斜視全麻術后患兒常??摁[不止,家屬無能為力,護士素手無策。術后患兒眼部包蓋敷料,已經缺少安全感,現(xiàn)在又禁飲禁食,是否可以縮短禁飲食的時間呢?護理人員應該在循證理念指導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下,有根據(jù)的改革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人性化、高效的護理服務。
通過斜視患兒全麻術后兩種禁飲禁食方案的比較,探討縮短斜視兒童全麻術后禁飲食時間的合理性。兩種禁飲禁食的方法分別為對照組患兒采用全身麻醉清醒后4 h進水,6 h進流食,由少量逐步過渡至普通飲食;干預組采用在取得患方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給予充分的進飲食評估后,1 h進水,2 h進流食,制定合理的進飲食方案。研究結果表明兩組兒童術后2 h哭鬧的發(fā)生率對照組為48.67%,干預組為20.67%;躁動的發(fā)生率對照組為28%,干預組為12%;嗆咳對照組為5.33%,干預組4%;惡心嘔吐對照組6.67%,干預組5.33%。
綜上所述,全麻患兒術后1 h進飲,2 h進食,減少哭鬧、躁動發(fā)生,不增加嗆咳、惡心嘔吐的的發(fā)生,有利于患兒康復,為全麻術后患兒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也為更多的醫(yī)務人員提供了高效的護理服務標準。
參考文獻
[1]王春曉,呂 歡.氟米龍滴眼液術后應用于小兒斜視手術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7,1(10):69-70.
[2]孫 芹,劑 偉,李巖冰,等.手術患者術前禁食禁飲時問延長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5,4(6):381-382.
[3]丁亞芳.擇期手術患兒禁食、禁飲時間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3,17(97):643-644
[4]郭玉清.護理干預對小兒斜視矯正術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2,41(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