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華
(赤峰市敖漢旗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內蒙古 赤峰 024300)
人工流產是臨床上常見的手術類型之一,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發(fā)生意外妊娠的病例有8000萬例,人工流產高達2500~5500萬例,而造成死亡的例數為6~10萬,占妊娠相關死亡的13%,其中由2000萬例屬于不安全流產[1]。人工流產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如子宮穿孔,宮頸粘連、繼發(fā)性閉經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孕不育,甚至死亡,對其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筆者醫(yī)院將對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0例重復人工流產婦女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探討兩組的護理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0例重復人工流產婦女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0例。對照組年齡18~33歲,平均年齡(27.64±4.95)歲;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54±3.6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包括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整潔的住院環(huán)境,并保持溫濕度,告知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術后給予常規(guī)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并讓其定時來院復查等。
觀察組在傳統護理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具體流程包括:(1)術前護理。術前患者常會由于手術的效果存在一定的顧慮,往往會出現緊張、害怕、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需及時給予心理安慰,告知其人流手術的方法及術中的注意事項,介紹本次手術的主刀醫(yī)生及相關手術儀器,從而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樹立信心,促進治療依從性。(2)術中護理。術中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心理狀態(tài),可適當的與其進行交流,采用轉移、觸摸、暗示等方式,拉近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促進其積極的配合治療[2]。(3)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及時擦去患者身體上的血跡,并協助換上干凈的衣服和床單,之后送回病房。在日常護理中,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密切觀察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出現,如發(fā)生陰道出血、腹痛等異常情況出現,及時通知醫(yī)生并協助處理。
婦產科護理人員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4.22%,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觀念也進行了改變,尤其是對性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從而導致未婚先孕的女性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目前,人工流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一種意外妊娠消極補救措施。而對于人工流產的女性患者而言,其手術會引起子宮穿孔、不全流產、感染、羊水栓塞等并發(fā)癥的出現,而重復人工流產更是會增加這些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影響[3]。在臨床中發(fā)現,患者術前術后常常會出現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甚至抑郁,因此護理人員需給予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緩解其負面心理,同時加強對性的教育,使患者在面對婚姻和戀愛時有自己的認識,避免重復流產的出現。本次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總護理滿意度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84.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重復人工流產患者采用優(yōu)質心理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降低術后疼痛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并使其正確認識到人工流產的危害性,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大力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術平,李 巖,尹秀艷.心理護理干預對重復人工流產婦女的影響評價[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22):127-130.
[2]穆亞莎.再次人工流產患者的心理焦慮情緒及心理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06):258-260.
[3]黃小云.臨床心理護理對重復人工流產婦女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8):2782-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