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英
摘 要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互補因素,只有兩者配合得越默契,才能使產生的教育合力越大,效果越顯著。要得到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形成學校與家庭的德育工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班主任要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同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才會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
關鍵詞 班主任;學生家長;溝通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8-0064-01
教育的成功與否與每個家庭的家長的教育息息相關。我從教二十多年來,有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對班主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其中的味道體會頗深。班主任工作中一塊很重要的工作——班主任如何做好與學生家長的協(xié)調教育,盡量的爭取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面對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家長,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修養(yǎng)各有不同,各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有時我們甚至會遇到一些不講理的甚至粗魯型的家長,這就必然要求我們在交往不同類型的家長時講究溝通時的語言藝術性。結合已有的工作經驗,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粗淺的認識:
一、與溺愛孩子的家長溝通
與這樣的家長見面一般都要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對其孩子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再調皮搗蛋的孩子身上都會有其閃光點,要抓住他們身上的積極品質。特別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這樣家長才會從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向家長反映情況,指出其孩子存在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家長,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滲透著婉轉。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長全面的了解孩子,從而主動地與班主任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動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二、與知識較豐富且很配合學校教育的家長溝通
一般如實向家長反映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處理的意見,認真傾聽。這些家長一般來講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他們觀察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經常比老師還要深入、細致、具體,作為班主任應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當然,班主任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在聽取家長意見的同時還要具有自己的判斷力,要冷靜地加以分析。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的一批家長,他們有一定的知識、修養(yǎng),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與這類學生家長交談后通常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與脾氣急躁甚至暴躁的家長溝通
這樣的家長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鐵不成鋼”,學生一但出現(xiàn)錯誤,他們也不加分析就拳打腳踢。與這樣的家長溝通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謹言慎行。要以柔風細雨式的交談方式,要讓家長知道:老師請家長到學校來并不是希望給自己的學生招來一頓皮肉之苦,而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認識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希望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好學生。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把孩子揍一頓,不但沒使孩子認識到錯在哪里,該怎樣改正,還可能加深師生間的隔閡,使孩子對班主任極為反感,感到老師很可怕,很可惡。一位前蘇聯(lián)教育家柯曾說過:“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yǎng)它的后代相類似?!备改覆恢涝诖蛄R孩子的同時,他們也犯下了新的錯誤,與其懲罰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要使家長理解所有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長的信任。使他們相信,老師來家訪不是為了給孩子以懲罰,而是爭取家長的協(xié)助,共同幫助學生。對于這樣的家長一定要聲明:既不能打罵孩子,還要起到教育作用。
四、與學習困難學生的家長溝通
我們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班主任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后進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shù),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來否定學生,要盡量發(fā)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要多向家長說一些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在其他方面的長處與優(yōu)點,比如動手能力比較強、愛團結同學等等。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但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yōu)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相反的,基礎差的學生還更需要我們老師、家長的關心,希望我們能加強溝通與交流,能讓你的孩子早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把成績趕上去。
五、與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長溝通
多報一點喜,少報一點憂,不能把問題夸大,目的要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和期望心理,積極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活動中來。更使家長明白,沒有父母的愛培養(yǎng)出來的人,大多是有缺陷的人。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一定要加強,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互補因素,只有兩者配合得越默契,才能使產生的教育合力越大,效果越顯著。要得到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形成學校與家庭的德育工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班主任要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同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才會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