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暉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與交通行業(yè)的發(fā)展,肺結核的發(fā)病率也隨之攀升。研究發(fā)現(xiàn),受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抗結核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肺結核患者并發(fā)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且一旦肺結核合并肺炎,不僅治療起來十分棘手,還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目前,如何通過有效且安全的藥物提高肺結核并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已成為臨床學者研究的重點。莫西沙星屬于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其對呼吸系統(tǒng)感染的治療效果已得到公認[2]。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對42例肺結核并肺炎患者應用了莫西沙星治療,臨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肺結核并肺炎患者84例,以隨機數(shù)表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2例。入組標準: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的診斷標準,且經(jīng)影像學與實驗室相關檢查證實;肺炎嚴重指數(shù)(PSI)分級為I或II級;本次研究內容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內容已告知患者與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心、腎、肝等臟器功能障礙;合并免疫系統(tǒng)與血液系統(tǒng)疾??;有藥物過敏史;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25~75歲,平均(50.4±4.3)歲;肺結核病程1~6年,平均(3.0±1.2)年;PSI分級為I級24例,II級18例。研究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25~76歲,平均(50.6±3.8)歲;肺結核病程1~6年,平均(3.2±0.8)年;PSI分級為I級25例,II級17例。在性別、年齡、肺結核病程與PSI分級構成對比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祛痰、吸氧、解痙、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以及抗結核治療,方法:晨起服用吡嗪酰胺片(由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1022354)1.25 g、異煙肼片(由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1022350)0.3 g、乙胺丁醇(由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1021909)0.75 g,1次/d。對照組應用阿奇霉素(由江蘇長江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83611)治療,口服,0.5 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莫西沙星(由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015)治療,口服,0.4 g/次,1/d。兩組1個療程為7 d,共治療2個療程。
(1)根據(jù)《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或明顯改善,體溫恢復正常,胸片與實驗室檢查顯示病灶與各項指標基本正常;有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體溫恢復正常,胸片顯示病灶基本吸收,實驗室檢查顯示各項指標有所改善;無效:上述指標均未達到。顯效與有效計為總有效。(2)觀察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的變化,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3)觀察對比兩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4)評價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s)表示,所有數(shù)據(jù)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率(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76.19%(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前白細胞計數(shù)與C反應蛋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研究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白細胞降低1例,肝功能異常1例,胃腸道反應1例,發(fā)生率為7.14%;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白細胞降低2例,肝功能異常1例,胃腸道反應2例,發(fā)生率為11.90%;兩組藥物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8,P>0.05)。
肺結核作為一種消耗性、慢性傳染病,不僅病程較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與抵抗力,使其易受其他疾病的侵擾[4]。肺結核并肺炎在臨床十分常見,二者合并后顯著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甚至嚴重的患者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且安全的藥物快速阻斷肺結核并肺炎患者的病情進展,增強其臨床治療效果十分必要。
莫西沙星屬于第4代氟喹諾酮類廣譜殺菌藥物,其對于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衣原體、支原體及其他不常見的致病菌均有抑制與殺滅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第三代頭乳菌素在臨床中的大量應用,顯著增加了含廣譜β-內酰胺酶的耐藥細菌,繼而提高了患者對抗生素的耐藥性[5]。然而,莫西沙星的氧基替換了C8位,所以可以有效殺滅β-內酰胺酶耐藥細菌,且到達藥物峰值時間短,半衰期長[6]。同時,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率高達90%,其在呼吸道內的濃度高于血漿濃度,所以十分適用于肺結核并肺炎患者[7-8]。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莫西沙星在體內的代謝半衰期達12 h,具有藥物作用時間長,脂溶性高等特點,可以穿透細胞與組織發(fā)揮出強效的殺菌效果[9]。有研究對40例復治菌陽性肺結核患者應用了莫西沙星治療,結果顯示臨床治愈率為87.50%(35/40),顯著高于常規(guī)抗結節(jié)聯(lián)合阿奇霉素組的67.50%(27/40)[10]。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76.19%(P<0.05),兩組藥物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見,莫西沙星可以有效增強肺結核并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安全性較佳。同時,本研究對比了不同方案治療肺結核并肺炎對實驗室各項指標的影響,兩組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經(jīng)治療后患者白細胞與C反應蛋白水平均有明顯改善,但莫西沙星的作用并不明顯,這與部分研究結果相符[11-12]。此外,研究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在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基礎上應用莫西沙星效果確切,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
總之,莫西沙星在肺結核并肺炎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的變化(±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的變化(±s)
研究組 42 11.30±3.22 8.58±2.65 3.856 <0.05 63.52±20.58 34.82±14.66 5.856 <0.05對照組 42 11.42±3.50 8.61±2.65 3.865 <0.05 63.72±18.40 33.84±16.05 6.452 <0.05 t值 - 0.846 0.756 - - 0.656 0.745 - -P值 - >0.05 >0.05 - - >0.05 >0.05 - -
表3 兩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對比(d,±s)
表3 兩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對比(d,±s)
研究組 42 3.02±1.20 9.55±3.52對照組 42 5.32±3.65 12.60±5.65 t值 - 3.859 4.523 P值 - <0.05 <0.05
參考文獻
[1]黃愛民.莫西沙星聯(lián)合卷曲霉素對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和肝功能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9(9):1026-1029.
[2]劉軍.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療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療效觀察[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2(3):111-112,115.
[3]陶滿意,張雷,杜鳳華,等.復治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J].安徽醫(yī)學,2014,35(3):320-322.
[4]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3,20(2):70-74.
[5]王容,周焱,趙川,等.莫西沙星治療耐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及機制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17(13):2524-2527.
[6]劉明.微卡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2):351-352.
[7]伏志杰.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對耐多藥肺結核病的臨床安全性評價 [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7):61-62.
[8]諸雪萍,許文芳.復治肺結核患者外周血 Th17 和 Treg 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 [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4,24( 20):2938-2940.
[9]牛家峰,尚永明,呂紀玲,等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莫西沙星與卷曲霉素聯(lián)用對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4):3138-3140.
[10]李哲明,譚守勇,鄺浩斌,等.早期廣泛耐藥肺結核近期臨床療效分析 [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1):1764-1766.
[11]畢科研.卷曲霉素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分析 [J].山東醫(yī)藥,2014,54(41):28-29.
[12]廖建斌.莫西沙星治療復治菌陽性肺結核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6):1073-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