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摘 要】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順產產婦會陰側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響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72例順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措施,將172例產婦分成對照組(n=86)與觀察組(n=86),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會陰側切切口愈合情況及疼痛程度。結果: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率98.84%明顯高于對照組83.7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比較兩組產后3d,觀察組輕度疼痛率76.74%明顯高于對照組41.86%,兩組對比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促進順產產婦會陰側切的切口愈合,有效減輕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促進產婦臨床恢復。
【關鍵詞】
護理干預;順產;會陰側切;愈合;疼痛程度;影響
會陰側切術指產婦分娩時因會陰無法充分擴張或巨大兒,使胎兒無法順利分娩,將會陰部分組織切開,將會陰擴張,胎兒順利分娩,防止會陰發(fā)生撕裂,使分娩順利完成[1]。研究發(fā)現[2],產婦因感染、切口裂開等因素影響,都會使切口愈合受到不良影響,還會加大產婦的痛苦。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72例順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172例產婦隨機分組實施不同護理措施,結果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72例順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措施,將172例產婦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86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7.2±4.7)歲;孕周38~41周,平均(38.9±1.1)周;觀察組年齡21~35歲,平均(26.9±5.0)歲;孕周38~41周,平均(39.0±0.9)周;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將產房保持清潔,為產婦沖洗會陰,將會陰切口以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清洗,再應用甲硝唑棉球將切口進行消毒,指導產婦外用衛(wèi)生巾,切口污染時要再行消毒處置。
觀察組配合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有:1)護理人員堅持無菌操作的基本原則,會陰側切以后要迅速在10min內取得胎兒,減少切口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以此減少切口的感染率。將會陰完成側切以后,以無菌紗布對切口進行壓迫止血,在縫合以前要消毒切口,縫合時將切口對齊,防止留下死腔。2)生產完成以后,了解產婦切口的疼痛情況,若疼痛表現異常,要指導產婦選擇健側臥位,在排便排尿時要避免選擇下蹲或憋尿等方式。以消毒衛(wèi)生紙對產婦的會陰及周圍進行擦拭,指導產婦注意勤更換內褲,防止潮濕導致切口受到污染。3)產婦外陰發(fā)生不腫時要選擇50%的硫酸鎂溶液進行熱敷,每日熱敷1次,每次熱敷時間控制在30min。若切口合并陰道炎或撕裂傷時,可以為產婦選擇抗菌藥靜脈注射,避免發(fā)生感染。指導產婦家屬要多陪伴產婦,提供精神支持,使產婦注意力可以轉移,調節(jié)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以此緩解疼痛感,減輕疼痛程度。4)產婦會陰切口應用常規(guī)消毒同時,可以選擇甲硝唑進行濕敷,每日濕敷2次,指導產婦家屬為產婦選擇高纖維素食物,多進食新鮮的水果蔬菜,避免發(fā)生便秘。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順產產婦切口愈合情況,包括甲級愈合(愈合良好)、乙級愈合(切口有紅腫、硬結)、丙級愈合(切口裂開或化膿);統(tǒng)計兩組順產后3d切口疼痛程度,分為輕度疼痛(下床有輕微疼痛)、中度疼痛(坐起或站立切口疼痛)、重度疼痛(健側臥位疼痛并影響了正常睡眠)[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率(%)表示,行χ2比較,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切口愈合情況
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率98.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7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切口愈合情況(n/%)
2.2 比較兩組切口疼痛程度
比較兩組產后3d,觀察組輕度疼痛率76.74%明顯高于對照組41.86%,兩組對比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表2 比較兩組切口疼痛程度(n/%)
會陰側切可以促進陰道順利分娩,側切切口的邊緣整齊,容易縫合和術后愈合。切口位置的特殊性,導致產后容易發(fā)生惡露或糞便污染,若不當護理還會引發(fā)感染,使切口愈合受到影響。所以,護理干預對順產產婦會陰側切切口愈合具有重要的影響[4]。切口皮膚屏障被破壞易受到感染,所以,加強臨床感染治療同時,還要加強會陰切口的護理干預,指導產婦產后提高營養(yǎng)支持,促進產婦體力恢復,調整膳食結構利于產婦腸道的通暢,避免便秘導致切口張力過大而加大開裂風險[5]。護理人員要堅持無菌操作,對切口的縫合、消毒和敷料更換都要認真處理,配合護理干預從而促進切口愈合,減輕產婦的疼痛程度。本次研究結果與他人相符。可見,會陰側切切口愈合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有產婦自身因素、周圍環(huán)境因素、醫(yī)源性因素等。當產婦合并陰道炎等疾病,由于陰道與切口過近,切口皮膚屏障功能受到破壞,還會引發(fā)感染。所以,臨床提高產婦生殖道感染治療同時,還要提高會陰切口護理和消毒處理。由于產婦分娩時消耗很大能量,產后若營養(yǎng)攝入不足,就會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影響,從而提高會陰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所以,產后,護理人員對產婦要通過飲食護理,為產婦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利于產婦恢復體力,保證傷口恢復所需營養(yǎng)供給,緩解產婦不良心理,加強產婦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產婦臨床康復。
參考文獻
[1] 孟公平,范偉榮.產婦會陰側切切口感染因素臨床分析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0):5129-5133.
[2] 劉婉婉,陳皓暘,唐詩涵.高錳酸鉀坐浴聯合延伸護理對順產產婦會陰側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15(03):383-385.
[3] 王玉,李妍.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配合延伸護理對會陰側切口愈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2):181-182.
[4] 宋艷芳,鄭云丹.探討護理干預聯合噴爾舒對順產產婦會陰側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7,29(05):149-150.
[5] 馮晶.護理干預對產婦會陰切口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08(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