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意
一、習題訓練對學好高中物理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物理是高中課程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更是一門較難攻克的學科。在其學習當中,不僅要求學生知道“是什么?”和“為什么?”更要求學生能做到“什么時候用?”和“怎么用?”,對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有一個較高的要求,而為了讓學生達到這一能力要求,習題訓練則成了高中物理教學必選的策略。
二、“題海式”訓練所存在的弊端
為了提高物理成績,不僅是學生,就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也很容易走進誤區(qū),堅定地奉行題海戰(zhàn)略。殊不知有多少學生是在麻木地執(zhí)行這樣的布置,并沒有領悟這一做法的真正目的,一個類型的習題,不論是電場還是磁場,做完便忘,根本就沒有加深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理解更是很難達到。有的只是量的變化,質變是很難看到的,無形中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效果難以堪言。更嚴重的是,很多學生經(jīng)過這樣的題海訓練后更是思維僵化,很難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一句話,題海戰(zhàn)術弊大于利!
三、如何提高物理訓練實效性
首先要做的便是改變以往的物理學習方法,棄掉那種費時低效的題海戰(zhàn)術方法,明確練習不是盲目做題。做多少練習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定,做哪一類型的練習題也要自己來選擇,并不是僵化地按老師指定的步驟走,死板地跟著大眾的潮流。更要做好以下幾點:
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充當向心力。物理需要做很多題目,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總結出物理模型,歸納解題思路方法。但也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種模型解題,它會束縛你發(fā)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讓你走進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的死胡同。以不變應萬變。
2.不貪難題,要抓“雙基”
題目有難易度之分。要做到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應該以解中檔題為主,這種題含有基礎性要求,同時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間。也就是說解這類題能駕馭自如,那么,面對有難度的題也不會一籌莫展,或膽怯退縮,只要我們認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于轉化,復雜問題得到簡化。再則,再難的綜合試題往往設置了由易到難的思維能力梯度,使你逐級往上,不是壓根兒全然無知。因此,我們解題不必總覓難題。要抓基礎題和中檔題,逐步修煉,增強正確解題的自信心。
3.提高讀題能力
要做題,首先要讀懂題。提高讀題努力則要求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練掌握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強化知識間的綜合聯(lián)系。這就要重視教材,認真閱讀教材,構建學科的知識網(wǎng)絡。讀教材時要重視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弄清每一個概念、規(guī)律是怎樣引入或得出的,它們的內(nèi)容、物理意義如何。對相互關聯(lián)的概念,要辨析其異同。對于物理規(guī)律,要掌握它的公式表達、適用條件,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等,邊看書邊思考,把讀、劃、批注相結合,所以讀教材時,不僅要記住知識結論,更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了解人類對于自然界的認識過程是怎樣一步一步深入的。在此基礎上,要善于根據(jù)物理學科特點,從整體上把握物理主干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物理學科的知識結構,使離散的知識形成 彼此緊密聯(lián)系的網(wǎng)絡,以便于解題時能準確定位,迅速提取。
4.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第一,形成正確的解題程序。無論是何種題型的物理習題,解題過程一般都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的環(huán)節(jié):讀題、審題、情景、(對象)模型、規(guī)律、方程、求解討論。實踐證明,只有規(guī)范地按照解決一般物理問題固有的解題程序,或者按照物理解題的基本模式進行操作,才有助于增強自己思維的條理性,最終達到解題程序自動化,有效地提高解 題能力的目的。
第二,養(yǎng)成畫圖的習慣。畫示意圖(力學中的受力圖、運動情景圖、v-t圖,電學中的電路圖,光學中的光路圖等)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解答物理習題的一大法寶。示意圖能直觀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變得形象具體。畫示意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把握題意的思維過程,一條簡單的線段,一幅簡單的圖象,往往就是打開思路的金鑰匙。
第三,解題要規(guī)范。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guī)范,體現(xiàn)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tài)。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第四,不唯結果,要重過程。解題時,很多學生喜歡對參考答案,只要結果與答案相同就萬事大吉,這是一種不好的解題習慣。解題是學習的參與,思維的經(jīng)歷,正是解題孕育知識積淀,方法積累。所以,我們不要一味追求結果,而要重視解題的過程,這樣收獲會更大。我們只有計較解題過程,才會認真分析問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過程,細心思考每個過程該選什么規(guī)律解決、規(guī)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通過怎樣的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的,促成解題周密嚴謹。同時,我們也可反哺解題過程,檢查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確,公式書寫和運用是否有筆誤。只有這樣,保證過程與結果無縫對接,解題更趨規(guī)范,既有滿意放心的過程,又有正確無誤的結果。
第五,學會題后反思。學好物理貴在領悟和理解,重在掌握物理解題思想和方法。解完題后,不能只管答案的對錯,還應解后思考:題目涉及哪些知識點(模塊)?解題的關鍵是什么?有哪些解法?能否將題目變通一下?經(jīng)過這樣反復思考和總結,同學們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定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