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常芳
眾所周知,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而問題恰恰是學生在充實的生活中卻無從下筆!作為語文老師,我著力從“提取生活信息落于筆下”這個關鍵點切入。隨著學生的腳步,不斷地變換角度,變換旋律,從生活中得到豐富的習作材料,讓作文教學變得富有生活味兒。
一、導,扶學生行路
《新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習作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先說后寫,怎么說就怎么寫。 世間萬物都有著自己的孕育過程,這也是生命傳承的意義,我要扶著他們走一程。
學生天真爛漫,是一個個對生活充滿好奇的精靈。我和他們或是行走在樓道里,或是坐在操場的一角,或是流連于花圃……一起聊天、游戲,引導學生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挖掘每一點細微的感受,他們的嘴巴慢慢動起來了。
1. 呀呀學語
吳立綱教授的“素描作文”研究,給了我很大啟示,我的作文課就從觀察后說一說,怎么說就怎么寫開始。
我拋出話題:“誰能用一個詞來描述老師此時的狀態(tài)?”然后擺出嘟起嘴生氣的樣子。學生刷的一下舉起手,大聲說:“生氣!”“不錯!”我鼓勵著,繼續(xù)說:“那誰能加上一個詞語或者幾個字,再描述一下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搶著說……我為學生們鼓掌,他們在不斷地把自己的詞匯調(diào)出來豐盈語言,還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欣賞他人。
2. 走出去觀察
做井底之蛙總之是以小窺大,書本上的知識也是要來自于實踐。于是,我?guī)W生走出了教室,近距離的觀察大自然。熟悉的事物因為放慢了腳步而變得美好,他們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一個問題拋出后,小嘴兒就說個不停,個個都想一吐為快。
春天,校園里的花開了,草綠了,樹葉也冒了頭。我?guī)е鴮W生仔細品味著?!袄蠋?,桃花開了,有五個花瓣?!薄八麄兊奈鍌€花瓣都挨著,在開會嗎?”“我聞到了香味兒!老師您深深的吸一口氣,香味兒就鉆到您的鼻孔中去了!”“花瓣是淺粉色的,我不敢碰!”“為什么不敢碰?”我追問了一句。那個同學說:“我覺得它很薄,也很嫩,怕一碰就破了?!蔽依^續(xù)追問:“快想想,這像什么?”“我覺得像小寶寶的臉,剛滿月的小寶寶?!薄犞麄兡阋谎晕乙徽Z的聊著,真是很有意思。
“老師,您快來看啊,這棵樹發(fā)芽了,它的葉子真好玩兒!”我們隨著紹博的聲音走到樹下,還真是!以前沒有人認真地看過它們,這次看到剛長出來的山楂樹的葉子像個淺綠色的胖娃娃,長得快的一簇簇湊在一起。我隨口問道:“你們看看,山楂樹的葉子長得像什么?”“像動畫片里的人參果?!薄跋耋灾?。”“我覺得像我奶奶刷鍋用的棰棰?!薄跋褡窖浝锏男『?!”哈哈哈,多形象的比喻??!忽然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誰也不覺得你是老師,你卻成了真正的老師。
二、變,賦時代氣息
作文的命題是習作的“眼”,平日平淡乏味的命題和半命題會讓學生的習作興趣逐漸衰退,已至生厭。只要我們在命題上范圍放小一點,在選材方面多關注一下學生的時代背景、興趣點,問題就簡單多了。有老師用我班上了一節(jié)“好吃”的數(shù)學課,課后我留了一篇日記,題目自擬,寫出自己的感受即可。第二天收上來:《看我七十二變》《童年的破小孩》《快樂音符》《假如我是一名老師》《勇敢》《哈哈鏡》《備份》……這些題目令我對學生刮目相看!
三、動,激習作興趣
學生天性好動,好玩,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學生們一起逛學校后側的菜市場,感受果實的誘惑;去山楂樹、柿子樹下仰頭看去,聊聊此時嘴里即將流出的口水;下雪時,帶學生來一次酣暢淋漓的雪仗……這些活動往往讓學生興奮不已,歷久難忘。
學校門口這條路兩邊種的都是國槐,天熱了,上面長了許多白蟲子,它們還從樹上垂下來,我們都管它叫“吊死鬼兒”。每次上下學大家都很小心,總怕它落在自己頭上,那就慘了。我抓住這個契機和學生玩蟲子,他們的筆下有了生動的畫面:那次看到一條吊死鬼兒垂下來,我就伸出胳膊,讓它落在上面,它并沒有咬我。過了一會兒,也許是感受到了我身上的溫度,害怕了,就一曲一伸地向前爬,越爬越快。我用手指攔住它的去路,它只好調(diào)轉方向,就這樣,不大一會兒這個家伙就怕了,拉出一條細細的絲,逃跑了。嘿嘿嘿,我再也不怕“鬼”了。
學生作文素材有的直接來自生活,有的來自間接的生活渠道。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閱讀報紙、收聽廣播、新聞,讓他們從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的報道中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驗,并觸發(fā)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形成習作材料。
學校門口就是個大菜市場,每當放學時,孩子家長和過往的車輛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問題多發(fā)的狀況???,小智就捕捉到了這樣一個鏡頭:一天放學,爺爺?shù)綄W校接我回家。路過菜市場的時候,我被一個小男孩吸引住了。他坐在媽媽自行車的后座上,兩只腳甩個不停。那輛自行車也隨著左搖右晃的。就聽他媽媽說:“好好坐著,別亂動!小心蹩你的腳!”“好!”那個男孩兒滿不在乎地答應著,我心想:你不乖,真蹩了腳看誰疼。我沒走出多遠,就聽到哇哇的哭聲……自行車漸漸走遠了,我心里想到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每次目行于學生的故事中,都會被稚嫩、天真所感染,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啊。
四、評,援文中有物
葉圣陶先生說:習作一課,我謂宜認定標的,師生全力以赴之。標的為何?文理通順而已。學生明乎此,認真練習,教者明乎此,認真指導,終必有成。由此,在每次的作文教學中,我只定一個小目標:或是要求用準動詞;或是把對話說完整;或是把事情先后順序?qū)懬濉茏龅剑秃敛涣邌莸慕o出高分。
每完成一篇習作,同伴先互相欣賞評價,寫出對方的亮點和不足,我也會有加分和減分,但都會寫清理由,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在得到賞識的同時,能通過評改課,賞析別人的優(yōu)美文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心情愉悅的加以改正。
習作,猶如五線譜上的變奏曲,在思想的變化中,在情感的交流中,變化著調(diào)式,變換著音符的長短,時而輕快,時而舒緩。學生有生活這個蘊含豐富的寶藏,加上教師將它與習作之間畫上美麗的譜號,習作將是一件非常愉快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