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軍
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生十分關鍵的一年,而數學時常是小學生薄弱的科目,也是關鍵科目。小學時的數學基礎,決定著中學數學的發(fā)展,而六年級的復習教學更為重要!我們應該在扎實學生數學基礎的前提下,對于學生的能力進行多方面的拓展!下面就是我對于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的一些個人見解:
一、全局方針
作為老師,在六年級的伊始,需要做到的是根據班上同學以往的數學情況做出針對性的策略,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明確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起來,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六年級知識特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二、扎實基礎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中,首先要打好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運用:
1.概念
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識點,把容易混淆的內容一一區(qū)別開來,熟練運用其中的知識。比如:①讓學生判斷等底等高且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②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嗎?③關于π的計算問題。
2.拓展
在數學復習中,老師要注重開拓學生的視野,不斷反饋教學。
3.公式推導
比如圓的面積、圓柱的體積、等計算公式的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讓學生進行回顧,親自實踐、親自品嘗。
4.知識對比
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意義,尤其是小數、分數的乘法意義,學生們容易混淆。要從整數乘法入手,看學生是不是寫成幾個數相加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真正理解他們的意義。五是計算能力。很多學生到了六年級,連基本加減乘除計算都算錯,更談不上應用題了。老師普遍認為是學生太粗心、不認真。追根溯源,原因還是在老師。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首先要讓學生觀察式子,進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簡便方法,其次結合四則混合運算進行計算。學會了做題方法,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檢查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不斷地反饋教學,讓學生把知識掌握了,應用更靈活,計算準確率就高了。
三、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有的孩子數學考試成績很好,但只是死記硬背,機械的重復操作,是一部學習數學的工具。不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發(fā)動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既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又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要想更好的提高他們對于應用題的解題思維,最好的方式便是從生活中去讓他們發(fā)現(xiàn)數學,提高能力!
例如,組織孩子出外游玩,怎樣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租車,準備多少食物和礦泉水,怎樣買門票最合算,每個孩子應繳多少錢;怎樣幫助農民伯伯算出堆在墻角的谷堆的重量,通過思考學生知道要求谷堆的重量,先要求出谷堆的體積,怎樣求谷堆的體積呢先要知道谷堆底面的半徑。通過一番討論,操作、研究。學生獲得了解決問題后的成功體驗,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加充滿了興趣。
在教學平均數時,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是一個難點。我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我讓學生思考:一條游泳池的平均深度是1米,一個小孩身高1.4米,他在游泳池中會有危險嗎?有可能,因為平均深度1米,也就意味著有的地方比1米低,有的地方比1米高。讓學生更為深層次的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四、能力的拓展
1.要注意拓展學生合理、靈活地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的能力
在復習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時,注意開拓學生的空間觀念,鞏固畫圖和測量的技能。比如: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將平面上能畫的立體圖形真正立起來,突出教學重點,有效的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2.要拓展一題多變的能力。重點是要抓住母題,使學生知道題目源于母題,萬變不離其宗
通過改變條件、問題和情境,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必須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yǎng),啟發(fā)學生多思考,從而達到善于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應變及解題能力。
3.拓展操作實踐的能力
比如:八寶粥公司請包裝公司設計一個能裝12罐八寶粥的盒子。[八寶粥罐子為圓柱形,底面直徑6厘米,高13厘米]你準備怎樣設計(提示:包裝盒一般可設計成長方體,要求需要多少硬紙板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即先確定八寶粥罐子怎么擺)這時不急于讓學生做,讓學生找易拉罐擺放。通過親身實踐可以獲得直接感受把題解出來。但有的同學做得不切合實際,確定的長、寬、高不適中。所以教師必須把學生做的幾種方法都一一列出來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們選用最省料的方法。
五、學困生的問題
作為教師要善于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決。我認為除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外,還要根據記憶和遺忘的規(guī)律,重視信息反饋原理的運用,及時鞏固當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科學訓練,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知識素質,在這方面應做到:細水長流逐一補,以新帶舊分散補,突出對象個別補。在班里成立幾個小組,每小組選擇一個學習好的負責,成績好的學生教成績差的學生,這樣成績差的學生進步了,成績好的成績更好了,整個班掀起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
小學六年級,是一個孩子中學之前的“始發(fā)站”,我們教師應該盡自己的努力去多思考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由于六年的知識的積累,我們在復習教學中應在扎實學生基礎的前提下,給予更多的應用型能力提升,以及學生心態(tài)的把控,讓學生在健康的心態(tài)下加強復習力度!在這我只是以我所教授的數學這一學科淺談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我們教師該從哪些方面去讓他們得到更大的成長,給學子們一個更扎實的基礎,去更好的迎接未來的中學數學之路!同時,我們教師之間也應加進交流,多多互相學習,為學子們的成長成才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