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蓓蓓 周軍兵 吳嫻
【摘 要】
目的:調查分析鹽城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通過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系統(tǒng)(LIS)對2015-2017年的血液檢測結果進行查詢,并結合血站管理系統(tǒng)穿越軟件中無償獻血者個人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2015-2017年無償獻血的年不合格率分別為1.87%、1.77%、1.57%,呈下降趨勢,不合格原因中以ALT(1.19%)居首,其余依次為抗-TP(0.19%)、HBsAg(0.14%)、抗-HIV(0.09%)、抗-HCV(0.05%);男性獻血者的不合格率高于女性;26~35歲年齡段的指標不合格率突出;職業(yè)中“無業(yè)”人群和學歷中填寫“其它”人群的不合格率顯著高于其它人群;四種血型中AB型人群的不合格率最低。結論:無償獻血血液檢測總不合格率呈下降趨勢,說明近幾年本站采血前的健康征詢、ALT干式法化學、HBsAg-抗TP聯(lián)合金標法初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ALT、梅毒的不合格仍是造成血液報廢的主要原因,建議進一步加強獻血前健康征詢、初篩工作,適當增加對長期沒有獻血的多次獻血者進行梅毒乙肝的采血前篩查。同時,采用更為先進的設備和更為靈敏的檢測技術,確保血液的質量和安全。
【關鍵詞】 無償獻血;血液檢測;ALT
無償獻血的血液關乎每一個用血者的安全,目前輸血相關傳染病主要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對無償獻血者血液做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艾滋病病毒抗體(抗-HIV)、梅毒螺旋體抗體(抗-TP)檢測,是我國現(xiàn)行《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規(guī)定的項目,此外近幾年國內采供血機構開展了核酸檢測技術(NAT),縮短了病毒檢測的“窗口期”。為確保向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減少血液浪費,筆者現(xiàn)對本站2015至2017年209677名無償獻血者的血液進行回顧分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站209677名無償獻血者。
1.2 儀器
瑞士ML-STARCH8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瑞士Hamilton ML-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日本東芝TBA120FR全自動生化儀;美國羅氏核酸檢測系統(tǒng),中山達安核酸檢測系統(tǒng),上??迫A核酸檢測系統(tǒng)。儀器在國家要求校驗期內。
1.3 試劑
酶免四項,HBsAg(上??迫A,廈門新創(chuàng)),抗-HCV(上海科華,北京萬泰),抗-HIV(北京萬泰,廈門新創(chuàng)),抗-TP(上??迫A,廈門新創(chuàng));核酸(美國羅氏,中山達安,上??迫A)。試劑經(jīng)國家批檢合格,在有效期內。
1.4 檢測流程
采用不同廠家試劑兩次檢測ALT和酶免四項(HBsAg、抗-HCV、抗-HIV、抗-TP),單反應性標本和陰性標本再進行核酸檢測。所有試驗均符合試劑說明書操作要求。
1.5 指標分析
統(tǒng)計2015-2017年輸血感染性指標不合格率的情況,比較分析每項指標每年不合格率的變化趨勢。
2 結果
見表1~表6。
3 討論
從表1看出,2015-2017年血液檢測不合格率(1.87%、1.77%、1.57%),呈下降趨勢。3年總不合格率為1.73%,ALT的不合格率(1.19%)遠遠高于其它幾項,與總不合格率相符,超過總不合格率的1/2。有調查表明,ALT檢驗不合格已成為我國無償獻血血液報廢的主要原因[1-3],因此加強獻血者獻血前的健康征詢,ALT初篩,尤為重要[4-5]。鑒于此,本站在近幾年工作中不斷地加強、完善獻血前ALT初篩檢測工作,在初篩期就避免了ALT高的人群參與獻血,降低了實驗室ALT檢測不合格率,減少了血液的浪費,近3年間ALT不合格率呈顯著的下降趨勢。
抗-TP的不合格率僅次于ALT,是血液報廢的第二大原因,本市處于沿海開發(fā)地區(qū),流動人口相對較多以及從業(yè)復雜化[5]導致高危人群比例增多。2015年至2017年這3年整體略有下降,可能與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以及人們對梅毒性病知識有了一定的預防觀念有關。HBsAg的不合格率在逐年下降,可能因為我國是乙肝大國,人們對乙肝的預防意識加強,增加免疫接種的人增加,同時采血前的健康征詢做得到位。建議對長期沒有獻血的獻血者在采血前適當增加梅毒、乙肝的快速篩查,以降低血液的不合格率。抗-HCV的不合格率不高,與獻血前宣傳和本站檢測中心采用了四代試劑盒,在提高試劑靈敏度的同時,也較好地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降低了假陽性率。2017年抗-HIV的初篩不合格率較高,經(jīng)與試劑、儀器兩方工程師研究分析,因某批號試劑盒靈敏度原因,造成抗-HIV的假陽性率增高。三年中,HIV的初篩不合格數(shù)是181例,經(jīng)省疾控中心確證為抗-HIV陽性的數(shù)目為19例,從而也說明我國抗-HIV檢測水平有待提升,需要提高抗-HIV試劑的特異性。NAT的陽性率在2016年略有增多,可能是因為2016年本檢測中心新上了一套上??迫ANAT檢測系統(tǒng),處于技術磨合期而導致。
26~35歲年齡段的無償獻血者總陽性率,ALT、HBsAg、抗-TP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其它年齡段;不同性別的陽性率,除艾滋外,其它項目男性均高于女性,可能因為以上兩類人群相對年輕有活力,夜生活豐富,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6]導致。無業(yè)人群平時比較散漫,生活不夠自律,可能導致這類人群總不合格率和抗-TP的不合格率相對最高。軍人的ALT陽性率最高,這可能跟軍人壓力大,平時訓練強度大,起早貪黑有關。學歷欄填寫“其它”獻血者的陽性率,各檢測項目總體較其它學歷高。這部分人群更多注重隱私,對于一些行為有更多的擔心,所以注重保密填寫。AB型血的無償獻血者的不合格率基本處于四種血型中最低的,這可能和AB型血人的性格有關,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生活較自律。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獻血知識的普及,獻血意識的提高,無償獻血隊伍日益壯大,影響血液不合格的因素也日益增多。為了保證充足安全的血液,應加大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做好采血前的健康征詢,初篩工作。同時可使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更為靈敏的檢測技術,減少血液報廢數(shù)量,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費。
參考文獻
[1] 徐曙光,高緒芝,柴蒙亮.2011-2013年六安市無償獻血者梅毒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17(03):268-269.
[2] 劉鑫.鄭州市無償獻血者ALT報廢原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S1):24.
[3] 楊坤,黃新寶.2005-2013年貴港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06):636-637.
[4] 楊啟勇.獻血者采血前開展ALT初篩檢測對降低血液報廢率的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02(12):228-229.
[5] 陳紅,劉鵬,蘇娟.427例無償獻血梅毒陽性標本的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1):926.
[6] 黃衛(wèi)華,時寶紅.西安地區(qū)獻血者性別及獻血季節(jié)與ALT的關系[J].當代醫(yī)學,2010,1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