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球瑛
【摘要】:口算是低年級學生計算的主要內容,是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是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口算可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增強記憶力、快速反應的能力??谒惴椒ㄅc口算技能的掌握直接影響到中高年級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口算能力,能夠正確、迅速地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每一位小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口算技能,要經(jīng)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巧的過程。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過硬的目的,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口算教學任務,使學生受益終身。
【關鍵詞】 提高 口算能力 策略
口算是低年級學生計算的主要內容,是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是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事實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筆算速度也快,正確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筆算速度也慢,正確率低。計算要過關,必須抓口算??谒憧梢源龠M學生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增強記憶力、快速反應的能力。口算方法與口算技能的掌握直接影響到中高年級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口算能力,能夠正確、迅速地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每一位小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jīng)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币胝嬲岣邔W生的計算能力與口算技能,要經(jīng)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巧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為一步步實現(xiàn)這幾個方面的目標。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算能力,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夯實基礎。我在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點做到:
一、培養(yǎng)學生口算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谒愕拇_是枯燥乏味的,小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讓學生自己說"我能行"。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我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例如:用比賽、游戲等方式訓練;奪紅旗、搶答、對口令、開火車等。采用有小組比、男女生比、同桌比等小組競爭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賽內容也多種多樣:如比正確率、比方法多樣、比速度等等。同時,設定相應的獎勵機制,比如獎勵小紅花、動物貼紙、蓋獎勵印章等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的口算基本訓練
還有一句俗話“熟能生巧”。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的基本訓練絕不能放松的。口算訓練中,要注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教學中要找到重點,訓練關鍵部分,將口算的基本訓練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1. 1、課前3分鐘訓練
。每天進行課前3分鐘訓練口算,利用讀口算答題卡、搶答等不同形式進行練習。我按照學生的口算知識掌握情況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整理練習:①10以內的簡單的不進位加減法②十、十幾加、減幾的進、退位加減法;③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我將設計好的口算題,每次10題,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完成,然后讓學生看著卡片直接說出得數(shù),拼音教學中孩子們能夠做到直呼,口算訓練也要能達到這個程度才行。開始做口算答題卡時,學生算得比較慢,有部分學生采用掰手指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速度很慢,很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多,慢慢地,學生口算越來越熟練,他們忙著看老師翻卡片,越來越少掰手指了,他們調動大腦的每一根神經(jīng)來進行高速運轉,這樣才能確保又快又準的算出得數(shù)了,長此以往,讓學生在競爭活動中達到熟練的目的。
2.、課堂不疏忽
。每堂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口算;有針對性的對關鍵部分計算進行強化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重點和易錯點的正確計算。
抓住學生對老師的崇敬心理,讓他們相互當“小老師”,給同桌批改口算練習,在給別人糾錯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口算正確率。課堂上還采取“小醫(y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于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同時,我還注重對口算能力強的同學的表彰,有意識地引導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等等……
3.、課后不放松
??谒隳芰Φ呐囵B(yǎng),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好的,它重在平時,貴在堅持,所以,光是課堂上的練習時遠遠不夠的。要天天練,節(jié)節(jié)練,以增強口算意識,養(yǎng)成口算習慣。所以每天課后,都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練習任務,有和同學合作練習、和家長合作練習、自己獨立練習等多種方式。,如讓他們輪流當小老師,給其他同學出題計算,小老師判斷他們是否算對;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游戲,講課堂上的數(shù)學知識,和父母比賽誰對得多、誰做得快等等。讓學生在課后的娛樂活動中加強練習口算。
堅持做到每天在家里讀或者做一些口算題,并要求家長記錄每次口算所花費的時間和錯題的數(shù)量,第二天到校后再全部匯報、交流、評比。另外在一年級的口算訓練中,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是重點訓練內容,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只要訓練到位了,今后學生再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容易理解了,后面的訓練也就會更容易達到熟練的地步了。
三、使學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對算理的正確理解,能使學生正確掌握算法,逐漸簡化思維過程,形成口算技巧。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我通過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首先在引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情境:“小兔子要請客,它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準備了幾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幫小兔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會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我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學生發(fā)現(xiàn)了,既從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湊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從第一盒中拿出兩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湊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 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的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培養(yǎng)良好的口算習慣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證。沒有良好的口算習慣是學生口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的口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細、查認真。
1.1、看清楚
:一年級學生在口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有時看錯數(shù)字,有時看錯符號。因此,做題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個數(shù)字和每個符號,決不看錯題目,這是正確口算的前提。
2.2、想明白
:腦海里要迅速的閃過所選擇的運算方法的具體步驟。
3.3、算仔細
:一年級學生很容易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當減法做,因此在確定運算步驟后,要認真地進行計算。即使是簡單的口算,也要謹慎。
4.4、查認真
:平時學生除了對規(guī)定的驗算題目進行驗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覺驗算每一步。所以要強調學生算完一步要及時“回頭看”,檢查是否正確,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驗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檢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
五、聯(lián)系生活、加強訓練。
數(shù)學只是總是源自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在學生的生活中有很多與數(shù)字計算接觸的機會,口算的訓練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撿。當然,與學生生活接觸更多的不是老師,而是家長。所以,在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過程中,家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數(shù)字計算,抓住機會讓孩子無意識的得到訓練。我也經(jīng)常與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學的主要方法,特別是算理,因為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和這一代家長上小學時的教學模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為了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引導和訓練統(tǒng)一,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進行深入的溝通,并相互了解孩子口算能力的進步,有針對性的制訂有效地訓練方案,讓孩子在家長和學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口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班曾有家長這樣給我說:“胡老師,用你教的方法去輔導***的口算,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后我們一定要多交流,來幫她提高口算能力?!?/p>
我還定期舉行專門的口算競賽,對口算能力強的同學進行表彰獎勵,以此激勵更多的孩子主動進行口算訓練。
六、加強對個別學生的重點培養(yǎng)。
口算能力課堂上做得再好,也會有個別學生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口算能力始終難有明顯進步,針對這樣的口算能力差的學生,我進行單個針對性輔導,利用課余時間,再現(xiàn)課堂上的重點知識和關鍵點知識,反復刺激,反復訓練,達到對基礎知識掌握過關。同時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重點訓練,加強培養(yǎng)口算能力。這部分學生一般都缺乏自信,所以在這過程中還要注意幫其樹立自信,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進行長期的訓練。我班學生陳垚森在我反復單獨針對性訓練下,口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進步很大,剛開始時10以內的口算題一分鐘只能算12題,后來速度就慢慢地提高到一分鐘能算25題了。有幾次課前的口算訓練中還是第一時間完成的,她變得自信了許多,完全改掉了以前的細聲說話,現(xiàn)在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大聲的回答問題了。
總之,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持之以恒,日積月累,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方能打下扎實的口算基本功。
參考文獻:
[1]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
[2] 馬云鵬主編:《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人民出版社2006版。
[3] 陳清容、呂世虎主編《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學出版社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