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坤
【摘 要】由于農村地區(qū)自古以來地勢偏遠信息不發(fā)達、交通不便利,導致了農村小學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不能夠保障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但是在新時期背景下,為了能夠保證我國教育水平的全面發(fā)展,著重加強農村小學教學,對農村小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漸深入和發(fā)展,分層教育的實施逐漸得到普及,并且成為新時期背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相關教學工作者就要充分地將分層施教教學方式運用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
【關鍵詞】農村小學 分層施教 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分層教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滿堂灌、一言堂等死板枯燥的教學方式開展,消除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落后的局面,從而推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需要。因此在新時期,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著重加強對分層教學方式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分層施教的重要意義探究
農村和城市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包括教學資源、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都要遠遠落后于城市。在當前背景下,很多農村教學工作者仍舊使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應用的教學方式也是滿堂灌和一言堂,大大的限制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如果能夠將分層施教充分地應用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指導教師通過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分析和把握,針對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更符合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需求,也能夠讓整個教學系統(tǒng)變得科學。比如在農村教學當中,很多后進生由于沒有恰當?shù)慕虒W方式,在教學當中老牛拉破車、破罐子破摔,使得后進生的成績越來越差。如果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通過了解后進生的相關信息,包括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等,對后進生進行專門的獨特的教學,讓后進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關注,通過制定符合后進生的教學目標和學習方式,逐漸讓后進生也能夠跟上學習的腳步。
總的來說,分層施教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更是在新時期背景下全面科學地推動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有效方式。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有效措施探究
怎樣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施教,是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需要著重探究的問題,也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提升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要想實施分層施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分層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
教師要系統(tǒng)全面的清查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教師可以利用測試或者說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方法來鑒定班上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也就是分成中等生和后進生和學優(yōu)生,這種分層方式其實并不是不尊重學生,而是要將每個不同階段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實施有區(qū)別的教學。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用符合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況的學習方式實施有效的學習,進而逐漸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加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比如在教學《山中訪友》這一內容時,教師就應該要注意對班級三個層次學生的不同教學。如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只需要讓后進生通讀該篇文章,然后找出文章當中的生字詞,進行拼音注音,然后整理成冊,加以練習,讓學生初步對這些生字詞的了解和認識,比如:梔、汩、嗅等,同時還可以給該層次的學生增加一點難度,比如說找出課文當中的比喻句等。這種學習目標并不難,完全符合后進生的認知需求,比如在進行生字詞收集整理的時候,后進生可以將自己不認識的字都可以看作是生字詞,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通過查字典,認識這些生字,對這些生字的含義進行理解,并且能夠默寫這些生字,從而為后進生逐漸積累知識。
對于中等生來說,在要求中等生完成后進生的學習前提下,還要讓中等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比如說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主要闡述的是什么樣的內容?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從而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有方向;而對于優(yōu)等生老說,就要對優(yōu)等生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比如可以讓優(yōu)等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仿寫一篇小短文,或者是讓學生寫一篇類似的記敘文,升華學生的思想,從而從各個層次凸顯出教學的效果。
2.分層評價
評價是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反思和總結,更是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方法,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而不是對學生籠統(tǒng)的評價。同時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遵守多樣、個性化的評價原則,從學生的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有效評價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都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積極的學習和發(fā)展。
首先,對于后進生的評價,對于后進生的評價,教師一般是要偏向于鼓勵和贊賞、欣賞、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比如說,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后進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那么教師就要極力的夸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優(yōu)點,比如思維活躍的。讓后進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欣賞眼光,增強自身的成就感,從而更好的參與到學習當中。
其次,對于中等生的評價,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客觀的評價,同時也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讓學生不甘落后,積極向上。
最后對于優(yōu)等生的評價,要采用競爭性的評價,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讓優(yōu)等生能夠以更謙虛,嚴謹努力的精神進行的學習當中。
三、結語
總歸來說,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實施分層施教,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因此相關教學工作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斷的探索分層施教,抓住學生的特點,實施分層教育,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楊月華.因材施教從這里開始——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生分層、目標分層[J].新課程導學,2014
[2]范彩鮮.尊重差異 因材施教——小班化背景下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