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同志平時常常自謙說他“水”(指文化)不多,特別是文學方面。其實不然,他是一位樸實無華、很有人情味的詩人。胡耀邦在中央黨校工作時的秘書陳維仁講述了與胡耀邦的一段詩詞交往經(jīng)歷。
“我們都做長壽翁”
1988年夏天,我(陳維仁)剛從中央黨校副校長位置上退下來,為了調(diào)整一下退居“二線”的生活方式,承攬了一點“文字活”,背到外地去完成。
8月下旬,我到了濟南,聽山東省委黨校的老朋友說,耀邦同志就住在煙臺東山賓館。我喜出望外,28日下午趕到煙臺,住進林業(yè)部一所新建的“研究中心”。這里實際是一座海濱休養(yǎng)所,去耀邦同志下榻的東山賓館,乘汽車用不了五分鐘。
在東山首次見耀邦同志是29日上午九時許。半年未見,他顯得有些蒼老,也消瘦多了,也許是因為夏天穿衣服少。
后來一問,才知他來煙臺很長時間了,一直住在這里,哪兒都沒去,每天都要用幾個小時由保健醫(yī)生給他治療腿病。這幾個月,外邊的事,他似乎知之不多,所以我同他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很感興趣。
聽我講了一些黨校的故事后,他又滿懷深情地問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說,只要能“長壽”,總會有事干的;不過,不能再硬充“勇士”了,自己力所不能及,又不想干的事,也就可以不干了。耀邦同志說:“我講過老同志退下來,主要是‘健康長壽,有的同志還不大贊成,說是要‘發(fā)揮余熱,似乎我那個話消極了。其實,二者并不矛盾嘛!你不能長壽,心情舒暢地活著,你還有啥‘余熱可發(fā)揮?再說,你那個‘余熱發(fā)揮多了,對人對己對工作也未必就有好處啊!所以,我讓你做‘長壽翁。”我說:“我贊成您的意思,不過,您是長者,對我稱‘翁我不敢當?!彼α诵φf:“我們都做長壽翁!”
耀邦同志贈詩:十載辛耘莫嗟少
9月1日下午,我應(yīng)耀邦同志之約,再赴東山。
一到寓所,李昭同志在門前遇到了我們,她把我領(lǐng)進緊靠臥室的一間大書房。耀邦同志正端坐在大寫字臺前看東西。見我來了,他一邊打招呼,讓我在沙發(fā)上就坐,同時站起身來打開抽屜,拿出一頁宣紙,笑容滿面地向我走來。坐下后他說:“我請你來吃頓便飯,想送點什么東西給你呢?昨晚沒睡好覺,想了幾句詩寫下來送給你。”
我急忙站起身來,雙手接過他手里的那張紙片,一看是一首七言詩《題贈陳維仁同志》,筆力雄健瀟灑,字字工整:
碧海秋昊又相逢,
忽聞退作長壽翁。
十載辛耘莫嗟少,
栽得桃李到瀛蓬。
接過題詩讀后,我心情激動,連聲道謝。
坐下來,耀邦同志說:“對古典詩詞,我沒有基礎(chǔ),到這里來才開始學著寫,這也是一種休息。”他邊說邊給我看了寫給另兩位老同志的兩首。那兩首詩的內(nèi)容因人而異,很風趣,針對性很強,有關(guān)懷,有勉勵,有幽默,甚至還有批評,真有意思。他風趣地補充說:“寫這東西,不費勁,又挺有趣的?!?/p>
和耀邦同志傾心交談,詩詞唱和
回到住所,我心潮起伏,第二天早上一睜眼,突然來了點“詩興”,想步原韻和耀邦同志一首詩。幾經(jīng)琢磨修改后,9月3日清早,我把和詩抄好,囑孫師傅先送去請教李昭同志,如她認可就轉(zhuǎn)交耀邦同志。詩是這樣寫的:
欣逢盛世喜相逢,
潛心遵囑作秋翁。
不入飄渺神仙界,
青山仰止到黃蓬。
另外還寫了一首,是吟頌老首長的,有四句:
戎馬倥傯為大同,
十年開拓振雄風。
壯心難酬憂國運,
神州功蓋有三中。
李昭同志接到我送給她過目的詩稿,很快交到了耀邦同志手中。次日下午,我到耀邦同志住所看他。他正伏案捷書??次疫M屋來,他放下手中的筆,高興地起身和我打招呼,離案陪我到沙發(fā)上相對而坐。他興致勃勃,第一句話就談起詩來。他說:“看來,你也喜歡舊體詩,你的基礎(chǔ)比我好?!憋@然他已看過我的“詩稿”了,對我大加鼓勵。
耀邦同志談起詩來興致很高,從1977年給他當秘書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聽他談這樣“閑情逸致”的話題。他寫的詩,真是文如其人,語言生動詼諧,幽默的詞句中蘊含著錚錚友誼。
耀邦同志平時常常自謙說他“水”(指文化)不多,特別是文學方面。其實不然,他是一位樸實無華、很有人情味的詩人。
我在這里一住半個多月,和耀邦同志傾心交談,詩詞唱和,好不愜意。
沒想到一年后他猝然辭世,這段經(jīng)歷竟成絕響。
(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