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西藏邊境最危險的一條邊防線,30多年來已經(jīng)有14名官兵犧牲在巡邏途中。在這里,六連官兵們用血肉之軀去守護祖國的每一寸疆土,向世界宣示我們的主權(quán)。一代代人用雙腳丈量國家的領(lǐng)土,“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
“決不把領(lǐng)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quán)守丟了”
“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我們在巡邏,我們也不會到處去說。”名叫劉東洋的年輕人說。他們的守護范圍大都是無人區(qū),其中一個地名翻譯過來就叫“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
劉東洋來西藏邊境這個叫“隴”的地方時是2009年,通往外界的公路剛剛打通。今天的駐軍叫六連,隸屬于西藏軍區(qū)某部邊防團。“有人說,在這里,即使是睡覺,也是在守衛(wèi)邊疆,在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21歲的士兵盧盛玉說。峽谷密林間,這個小小連隊里,每個人都熟記一句話:決不把領(lǐng)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quán)守丟了。
劉東洋的老班長楊祥國17歲那年從重慶來到這里服役,入伍以來參加大小邊境武裝巡邏近百次,47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身上大小傷疤21處,被官兵們稱為“巡邏王”。整個西藏邊境,他所在連隊的巡邏線最苦,也最險。但這些路必須有人去走,陸地邊防的一個意義在于:到達某片領(lǐng)土,宣示主權(quán)的存在。
邊防團第17任團長谷毅說,一代代人都是如此,用雙腳丈量國家的領(lǐng)土。“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p>
多數(shù)時候,楊祥國都腰系繩索,手持砍刀,走在最前。有的路線往返要在野外生存六七天,沿途是峭壁、冰河、雪山和原始森林。山與山之間斷了一截,就“抬幾根棒棒”搭上梯子,手拉繩索,從空中走過。
負重與路線長度成正比。他們連牙刷都不帶,嚼口香糖代替刷牙,“少拿一點是一點”。但人均負重三四十公斤仍屬正常。需要架梯通過的路段太多,以至于他們會背上鋼梯,拆分后多人攜帶。
在超過2000米的海拔落差里爬高伏低,人體受到挑戰(zhàn)最多的是肺和腳。肺的體驗千篇一律,整個途中都像快要拉破的風箱,腳感則因人而異。一位首長參加過一次巡邏,返回時發(fā)現(xiàn)腳指甲掉了一個。過了些日子,他告訴別人,十個腳指甲全沒了。
有據(jù)可查被追認為烈士的就有14位
這是國家無戰(zhàn)事但邊關(guān)有犧牲的年代。六連有據(jù)可查被追認為烈士的就有14位,因公犧牲者遠多于此。1984年,時任西藏軍區(qū)司令員張貴榮到此踏勘道路時心臟病發(fā)作,痛苦地拽著馬尾死去。
所有烈士中,最年輕的看著像個孩子。2005年,19歲的古怒在巡邏途中摔下了懸崖,他的目的地是“阿相比拉”——當?shù)卣Z言所說的“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古怒是楊祥國的重慶同鄉(xiāng),比楊還要瘦小。楊祥國是他的班長,余剛是他的排長,但他們都因事缺席了那次巡邏。
那次是過橋時出了事。為防萬一,過橋要一個一個來。古怒位于隊尾,因此他可以看到聚精會神過橋的戰(zhàn)友次仁珠杰所看不到的:山體滑坡的泥石流正從右側(cè)滾來。古怒沖過去推開了次仁珠杰,自己卻被石頭砸了下去。他本來已進入回家倒計時,再過5個月就會退役。那次巡邏出發(fā)前,他站在宿舍的樓梯轉(zhuǎn)角處,對戰(zhàn)友說他再去最后一次巡邏。
余剛至今耿耿于懷,他習慣在隊末收尾,如果那次他在,走在后面的就不會是古怒。
這是余剛第二次見到犧牲。在古怒出事的同一個位置,1998年,另一名士兵羅國穩(wěn)摔了下去。人們系著繩索下去尋找羅國穩(wěn),繩子放了七八十米,才發(fā)現(xiàn)他落在一棵樹上,樹尖刺破了他的心臟。二人遇難之地,后來叫“舍身崖”。
舍己救人的古怒被追記一等功,他穿過的軍服進了團史館。人們把他葬在營區(qū)一公里外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永遠眺望他的連和他的路。而那位司令員的紀念碑,則樹在通往連隊的公路一側(cè),碑上頂著紅星,裹著哈達。余剛路過時習慣下車敬上三支香煙,祈求昨天的司令庇佑今天的部屬?!坝行┤藭阶鎵炆显S愿保佑升官發(fā)財,我從來沒有許過這個愿?!庇鄤傉f,他一直都在祈禱兄弟們“健康平安穩(wěn)定”。
“和平年代有無形的戰(zhàn)場”
即便如此,人們報名巡邏時仍爭先恐后。平時表現(xiàn)突出的才會被選中,不止一人落選后越級找營長訴苦:“為什么又不讓我去?”
余剛始終“搞不清楚”,為什么對一件事的恐懼與無畏,可以在人的身上并存。但他相信,“你作為邊防一員,你一次巡邏沒去過,你由衷沒那個自豪感”。
對所有人來說,巡邏之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莫過于終點,他們所說的“展國旗”——也就是上級所確定的宣示主權(quán)的地方。
楊祥國說,走到那里,再苦再累,腰桿會不自覺地挺到最直。
“和平年代有無形的戰(zhàn)場?!蹦缚普f,很多人覺得當兵的吃軍餉卻“什么事都不干”,“我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些言論。沒有部隊在這兒守著,國家能安寧嗎”?
“展國旗”的時刻,所有人集合,拉開一面國旗,打開攝像機。指揮官在鏡頭前向上級報告:“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某年某月某時某分,巡邏分隊經(jīng)過了幾天幾夜到達指定地域……”
“展國旗”時,李聲松會有身后十幾億雙眼睛看著自己的感覺。即使不遠處的情況不明,氣氛十分緊張?!昂孟裾麄€中國在當我的后盾,我后面有13億人,有什么可怕的?”
宣示主權(quán)時,指揮官會帶領(lǐng)大家喊一些號子,諸如“祖國萬歲,人民萬歲”“祖國必勝,人民必勝”。
在2017年一個這樣的時刻,指揮官帶頭喊了一句:“我們站立的地方是——”
“中國!”人們高聲回答、敬禮。
(《中國青年報》2018.7.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