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賣服務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除了原先的訂餐、跑腿,現(xiàn)在又被賦予了“報警”的功能。近日,一受騙被困女孩撥打110“訂外賣”報警,民警通過女孩的暗語最終將其成功救出。
女孩打110“訂外賣”報警
8月1日14時42分,新鄉(xiāng)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民警張淑娟在接警臺正常工作,2號機位的報警電話突然響起。接通電話后,打來電話的女孩開口就說:“你們給我送點吃的吧,一會兒我就訂。”民警以為遇到了無效報警求助電話,對女孩說她打的電話是110報警中心,要訂餐可以打外賣電話,女孩電話中反復說自己知道,并說:“你們給我送吧,我一會兒訂,我主要是出不去……”張淑娟從和女孩的對話中聽出這個報警電話有點蹊蹺,有可能是個警情。
于是,張淑娟就順著女孩的話題,引導女孩說出準備送餐的具體位置,外貌穿著特征等信息。張淑娟從對話中發(fā)現(xiàn)疑點,問女孩是不是旁邊有人,是不是被人脅迫,女孩在電話中回答“嗯、嗯”,張淑娟肯定了自己的懷疑。
由于女孩報警的地點在新鄉(xiāng)市關堤鄉(xiāng),屬于新鄉(xiāng)市公安局洪門分局轄區(qū)。在了解到女孩的困境后,張淑娟立即將警情向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告。簡要了解情況后,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立即指令洪門分局路面巡邏執(zhí)勤警力前往處置。
原來,今年20歲的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封丘縣女孩李某在網(wǎng)上認識了一名男網(wǎng)友,被男子以介紹工作為名騙到新鄉(xiāng)。來到新鄉(xiāng)后,李某被男子脅迫困在屋里禁止外出。餓著肚子的李某以叫外賣為名拿到了手機,撥打了110報警。
外賣訂單上藏著求救信息
劉寶是“點我達”外賣配送平臺寧波余姚區(qū)域的一名外賣小哥。
今年1月25日中午,劉寶接到一單,是去余姚健康路一家川菜館取菜。時間緊,劉寶來不及看訂單具體內容,直接沖到川菜館拿了餐準備走人。這時,餐館老板娘提醒他:“你看一下備注。”
劉寶一看,嚇出一身冷汗,用戶備注上寫著:“求求你報警!我被傳銷控制了,好不容易熬到他們放松警惕!千萬不能打電話!地點皇山新村7、8、9任意一棟我記不清了,求求你了!”
老板娘說:“會不會是惡作?。磕苡檬謾C點餐,為什么不報警?”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劉寶走進當?shù)嘏沙鏊?,在向民警訴說事情經(jīng)過后,劉寶和民警都趕到了訂單中要求的送餐地址。在民警的指示下,劉寶給訂餐人發(fā)了一條短信:“你訂的外賣到了,你是幾單元幾樓?”但是短信沒回應。
劉寶給訂餐人打電話,無人接聽,一連打了八個,最后一個被掛掉了。
劉寶心里有點緊張和害怕,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景。警察對他說:“你不要怕,你就是送餐的,我們一戶一戶敲門?!?/p>
因為始終無法打通訂餐人的電話,警察和劉寶從7棟開始敲門,這棟樓有3個單元,每個單元10戶。他們敲了7棟所有住戶,都沒有可疑情況。
當敲到8棟4樓一戶時,警方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人,但是不開門。于是直接亮明身份:“我們是警察,開門!”
幾分鐘后門開了,里面有七八個人,都是年輕人。
警方讓他們出示身份證,根據(jù)訂單信息,發(fā)現(xiàn)報警人就在其中。最終,報警人被成功救出。
對于外賣小哥和接線民警的做法,網(wǎng)友們紛紛留言點贊。
通過在外賣平臺上“訂外賣”的方式求助固然機智,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可能會被外賣小哥認為是惡作劇而錯過報警時機。所以,為保證這些“求救信號”能得到及時關注,需要提醒其他用戶不要隨意在外賣備注中“惡作劇留言求救信息”。
如何有效報警
警方提醒,電話報警應注意三點:
1. 一定要在就近的地方,抓緊時間報警,越快越好。任何有電話的單位、個人及公用電話都應為報警人提供方便。
2. 報警時要按民警的提示講清報警求助的基本情況;現(xiàn)場的原始狀態(tài)如何;有無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員的人數(shù)、特點、攜帶物品和逃跑方向等。打110還要提供報警人的所在位置、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
3. 無特殊情況,報警后應在報警地等候,并與民警和110及時取得聯(lián)系。有案發(fā)現(xiàn)場的,要注意保護,不要隨意翻動。除了營救傷員,不要讓任何人進入。
有時報警人在特別緊張的情況下會言語不清,報警時最忌諱報警人對當時事件的情況說不清楚。報警時還要說清楚案件的性質,如出現(xiàn)歹徒行兇的情況要說清歹徒使用的兇器是槍、刀還是磚頭、木棍,警方將由此進行判斷,根據(jù)事件的不同性質派出的警種也不同。報警時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實。
萬一自己遇到歹徒襲擊無法報警時,要及時委托他人幫忙報警。
此外,隨意撥打110會被處罰。
擾亂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秩序,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偽造、隱匿、毀滅證據(jù)等,影響行政執(zhí)法機關依法辦案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檢察日報》2018.8.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