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花君
秋日倏忽而過,從秋分,至寒露,再至霜降,到了11月,菜園也染上了一年中最后的斑斕,葉經(jīng)霜而紅,花經(jīng)霜而傲,比起春夏時的鮮活來,別有一番時光蘊釀的韻味。
若論最令人感受到秋之喜悅的,莫過于枝頭高懸的柿子了。這時節(jié)它們已經(jīng)基本紅透,由零落的柿葉陪襯著,愜意地曬著暖陽。
倒不是我不積極收獲,奈何柿樹是一種非常喜歡往高處發(fā)展的果樹,細細的主枝幾年就能躥到七八米高,那些結(jié)到樹梢上的果實,十有八九最后要么落入鳥雀之口,要么在某個清晨“啪”地一聲掉下來,摔成稀巴爛的一團。
所以,凡是庭有柿樹的,大概都能明白“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這句話,低處的柿子歸主人,高處的由柿樹自行分配。
歸到自己名下的果實,在它們由青轉(zhuǎn)紅的時候,就要趕緊摘,再通過人工處理讓它軟熟,比如和蘋果裝在一個密封袋中催熟,這個過程俗稱 “攬”,到了北京以后,和土著居民學會了另一招,凍。
摘下來硬而澀的柿子,直接放進冰箱的冷凍柜,凍上一周,取出后自然化凍。由于低溫的作用,柿肉中所含的令口感發(fā)澀的單寧酸已經(jīng)被破壞,所以,果肉會變得甜美,而且是軟熟的一團,用吸管戳開皮就可以直接吸著吃。
如果冰箱足夠大,秋天收獲的柿子又足夠多,那整個冬天都可以享受這一味。不過,要滿足這兩個“足夠”太難了,畢竟柿子除了吃,還有其他的用途。
比如,我就盤算著明年要不要半道摘些青柿,做一回柿染。
柿染,顧名思義是以柿子為原料的草木染手作。將青柿摘下,洗凈后搗爛濾汁,然后發(fā)酵,得到的液體稱為柿漆,它含有豐富的單寧成分,加入媒染劑后便可以為布料上色。
如果說藍染展現(xiàn)的是清新之美,那柿染所擁有的,就是凝重之美,深深淺淺的黃棕色在土布上暈染開來,大地的氣息油然而生,實在太令人著迷了。
然而,算來算去,一共只有這幾棵柿樹,顧得了東就顧不了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