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yota 駱永融
《延禧攻略》這部古裝大戲火遍大江南北,劇中女主魏瓔珞從包衣出身的小宮女一路升級打怪逆襲為大BOSS,引起話題無數(shù)。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難道只能沉浸在劇中女主的成功里,活在虛擬的快感中?
現(xiàn)實雖然骨感,我們也絕無可能如魏瓔珞一般,頭頂主角光環(huán),最終贏得帝王心??墒?,我們起碼能從劇中帝王的家庭生活里學來幾招,用來捋順千頭萬緒的現(xiàn)實婚姻生活——帝王雖是帝王,也是別人家老公;你老公雖不是帝王,也會吃戲中那一套。那么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殺敵打怪,笑到最后?攻略如下,拿去不謝。
人生目標要明確,可以是一個終極目標,也可以是階段目標。目標是生活中的星星之火,隱匿在靈魂里,隨時等著燎原。沒有目標的人,就如同大海里飄曳的孤舟,就如同狂風里斷線的風箏。
戲里:在《延禧攻略》中,魏瓔珞是個典型的為了目標而活的人。她前期身為宮女的時候,最大的目標以及精神支撐,就是為深愛的姐姐復仇;后期,她的目標則是為富察皇后復仇。于是她隱忍、等待,將個人的榮辱甚至愛情都置于身外,看似冷酷,卻正是這份冷靜和理智,讓她的仇家都領了盒飯,自己收獲了傅恒和皇帝的愛情。
戲外:在現(xiàn)實中,絕大部分女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目標”:找到相愛的人,并與他恩恩愛愛、白頭到老。
這個目標很大,具體操作起來不如把它階段化,比如“讓我愛的人也愛上我”,比如“讓婆婆喜歡我”,比如“讓老公主動做家務”,比如“這個月不和老公吵架”……
有了目標,事情就好辦了,在婚姻生活里,我們從此有了“to do”與“not to do”的清單,凡是有利于實現(xiàn)目標的,做!不利于實現(xiàn)目標的,不做!
超級大國有小盟國相助,神勇的將軍有精兵相助,成功的企業(yè)家有賢士相助,就連得道高僧也有神佛相助。人是社會化的、是群居的、是需要認可的,獨角戲就算再好看,也難免落寞。
戲里:《延禧攻略》中,嘉嬪結錯了盟友高貴妃,死得凄慘;純妃誤與恨她的愉妃結盟,結果自掘墳墓。瓔珞前期有富察皇后庇護,后期則在皇太后羽翼下躲避血雨腥風,也就是說,她先搞定了皇帝的前妻,后搞定了皇帝的親媽,她的崛起,誰敢不服?
戲外:在現(xiàn)實中,我們都懂“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但我們卻總是忘記這一點,我們在老公面前埋怨婆婆、對老公家的親戚不聞不問、與老公的哥們兒同事統(tǒng)統(tǒng)不認識。
假如太后和皇親國戚們都不看好你,你的好日子多半不長。
想要成為女主,對重要的盟友,就必須要撇開個人的喜惡,不能失去分寸。如果你愛那個人,那么就必須結下他的父母親朋等盟友,他們喜歡怎樣的人,你就得是怎樣的人,這絕不是虛偽,這是通往女主寶座的必經之路。
那些看似好命的成功女人,身后一定藏了各種技能。要想在漫長的婚姻路甚至人生路上笑到最后,肉體可以放松,精神和認知絕不能松弛,我們的技能列表,一定要越來越長,才能應對人生當中各種突如其來的敵人或變故。
戲里:戲中有個片段,皇帝因政事心煩,去富察皇后宮中散心,他邀請皇后坐下陪自己享用點心,然而富察皇后恪守宮規(guī),堅持站在桌旁伺候?;实垭m夸贊了皇后的得體,卻也不掩飾心中失落——他多么需要一個不那么“守規(guī)矩”的皇后,能陪自己坐下小飲一杯,緩解壓力啊!富察皇后一輩子都在循規(guī)蹈矩,那些所謂的“規(guī)矩”與世俗的言論,不停地肆虐著富察皇后的精神,最終逼死了她。相反,瓔珞不畏人言,不盲從規(guī)則,卻活得瀟灑,贏得漂亮。
戲外:社會中對于婚姻和女人的謬論,從來沒間斷。最近天涯就有熱帖,公然抨擊30+的女性不如二十出頭的姑娘年輕、窈窕、愛情純粹,竟還收獲了幾千個贊;之前ayawawa發(fā)出過女性要給自己打分,去匹配相應男人的“妖論”,收獲幾百萬忠實粉絲。
精神虐待無處不在,總有人企圖為你的生活設限,一旦你落入圈套,只能淪為配角。主角必須自帶屏蔽妖魔言論的技能,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才能不人云亦云,如此也讓你愛的人覺得你始終如一、真實可愛。
戲里:瓔珞被皇帝發(fā)現(xiàn)捶打靈柏,沒有驚慌失措大呼饒命,編了個“幫靈柏撓癢癢”蒙混過關;被高貴妃踩爛了手,沒有哭著求饒,而是忍辱負重,等待時機再報仇。
戲外:無論在情場還是職場,控制情緒都是個高級技能。許多事情的成敗,取決于我們當時情緒的處理是否得當。哪怕僅僅只是與愛人相處,你們之間的融洽程度,很大程度也取決于你對“控制情緒”這個技能掌握的好壞。
熱戀中的男友百忙之中請你去看電影,你是立刻高興溢于言表、感激不盡,還是壓住狂喜欲拒還迎?老公好不容易做家務卻做砸了,你是立刻發(fā)火指責,還是笑著鼓勵?想要獲得男人心,先克制住愛意;想要保持婚姻和諧,先壓抑住怒火。只要控制好情緒,你就會像瓔珞一般,被愛人捧在手心。
戲里:魏瓔珞之所以讓皇帝一直念念不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精于揣摩人心。為了獲得圣心,她故作高冷,皇帝賞賜了禮物不去謝恩,讓皇帝一邊生氣一邊好奇她到底在忙啥。與皇帝鬧矛盾時,她不去討好,偏日日去伺候太后,卻突然裝病,成功引得皇帝擔憂,一夜冰釋前嫌。如此將帝王掌控于股掌,大概連心理專家都不容易做到。
戲外:若想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里讓愛情保鮮,要做到“知其所好,卻又不處處投其所好”——知道他喜歡賢妻良母,你偏要偶爾耍個酒瘋;知道他偏愛藍色,你偏偏給他買件紅大衣;知道他希望你將他放在第一位,你偏偏吵架后開開心心去逛街……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路數(shù),必須建立在你能精準揣摩人心的基礎上,你既能知道他要什么,又能拿捏好分寸小小地叛逆一下,那種讓人抓不牢摸不透的感覺,足夠讓他緊張你一世。
戲里:瓔珞被小嘉嬪誣陷,她沒有立刻找皇帝喊冤,而是用了計謀,讓事實自己浮出水面,令皇帝不得不私底下主動認錯,又不讓他在嬪妃面前失了面子;瓔珞天生桀驁不馴,卻也為了皇帝的尊嚴,將深愛她的傅恒拒之千里之外。他們彼此改變和退讓,才成就了一段難得的良緣。
戲外:有理論告訴女人們,作為妻子和母親,要學會自我犧牲;也有理論呼吁女人們,哪怕嫁做人妻,也要堅持自己,活出自我。
其實,單純的自我犧牲或自我堅持,都是不對的。唯有“進”和“退”平衡,才能收獲好的婚姻關系。在《幸福三重奏》節(jié)目里,任誰都能看出,本是“大姐大”的大S,在汪小菲面前經常示弱,激發(fā)出老公的保護欲;而本來脾氣暴躁粗線條的汪小菲,為了讓大S吃蝦,總是親自幫她剝好。誰說他們彼此沒有退讓沒有遷就?這種適度的退讓,實則是愛人之間的互相馴服。唯有彼此馴服,才能控制住對方心中的猛獸,讓它不出來傷害彼此。
戲有落幕,人生也有結局,然而戲很短,人生很長,我們可以學的還有很多。如果你從一部后宮劇,或者一部家庭劇甚至一本小說里,都能悟出新技能,那么,在人生這場戲里,縱使你成不了皇后皇貴妃,也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倍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