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娜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這一科學論斷對弘揚改革開放精神,不斷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意義重大。
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精神標識。精神標識是由長期性的實踐活動所生成的精神標簽,代表了這一時期的重要特征和鮮明特色。40年改革開放歷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和生動實踐,由此形成的改革開放精神也成為了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更要強起來,這是對人民期盼的應然回應。趕上時代是改革開放要達到的目的,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是改革要追求的實際效果。由此,我們黨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40年來,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持續(xù)實施,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正是改革開放成就了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壯麗篇章,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飛躍!作為最為生動的實踐活動,改革開放所孕育的改革開放精神也必然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改革開放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推引航。改革是發(fā)展的內生動力,開放是發(fā)展的外發(fā)動力。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實踐同時會對人們的精神產生作用和影響,形成改革開放精神。40年來,社會在思想層面、道德層面、價值層面、行為層面都發(fā)生了根本變革。思維方式、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價值理念、價值判斷不斷變革,道德觀念、行為方式不斷變化,以致精神領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新的時代變化,并形成了一種精神合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巨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奇跡。人們的思想意識由封閉、僵化走向開放、活躍,思想活力形成起來;價值觀念由姓資姓社走向包容多元,認知能力提升起來;自我實現(xiàn)由盲目服從走向主體意識自覺,主體動力發(fā)動起來;行為方式由經驗依賴走向敢想敢干、敢闖敢試,潛在動力調動起來。改革開放40年來,在精神領域的這些巨大變革,推動著中華民族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化。面向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需要,也必然需要精神動力。毫無疑問,改革開放成為我們國家發(fā)展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塑造新時代文明意識、文明精神的重要內容。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