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興
[摘 ? ? ? ? ? 要] ?考生數量的逐年減少,給地方高校的招生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就地方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地方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措施。
[關 ? ?鍵 ? 詞] ?招生宣傳;原則;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6-0211-01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生源之間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高等院校招生完全變成買方市場,不同檔次的高等院校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招生宣傳工作。采用何種方法提高招生宣傳的效果,是每個高等院校在招生時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地方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報考人數逐年下降
地方高校招生的目的就是引進高質量的、滿足數量的生源。但是,從最近一年來看,高考報名人數呈現下降的趨勢,導致高校的生源不足。從調查數據顯示來看,甘肅省2018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為27.3萬,與上年對比減少了1.2萬人。報考人數不斷減少的現象,導致地方高校招生工作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
(二)高質量的生源競爭尤為激烈
在高考人數不斷減少的現狀下,高質量的生源就顯得尤為珍貴。雙一流和國家重點建設院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搶奪更是多樣化,而對地方高校來說,生源更是學校得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所以必須加強招生宣傳工作,持續(xù)吸收高質量的生源,把握好招生工作這個關鍵的工作環(huán)節(jié)。由于高考報名人數逐年減少,而全國高校對高考生的錄取以每年2%~4%比例進行增長,該種情況導致高校之間對高質量生源的搶奪呈現出白熱化,地方高校的招生面臨著更為嚴酷的考驗。
(三)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多樣化
高等教育日益向著國際化方向發(fā)展,參加高考的學生國際選擇方向也逐漸變多,很多高質量的生源會選擇到海外留學深造,或者到港澳臺的高等院校中學習。同時,利用網絡進行高等院校知識的學習以及職業(yè)教育也不斷得到普及,給不同要求的高考學子提供了學習的渠道。
(四)招生政策的改變
高考分數出來后再填報志愿的政策給地方高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競爭提供了便利。在以往,考生都是憑借自己的學習成績來填報志愿,然后等著高考成績的公布,地方高校雖然有意愿吸收高質量的考生,但會受到政策的制約。所以先出成績后報志愿的政策執(zhí)行以后,各地方高校可以憑借考生的成績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可以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進行有針對性的競爭。
二、提高地方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措施
(一)拓寬渠道,加大地方高校招生宣傳力度
為了讓廣大考生在填報志愿之前對地方高等院校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高校的招生部門必須建立起全方位的招生宣傳組織結構。還應該結合招生的實際形勢做出適當的調整,對宣傳方式不斷地優(yōu)化改進,提高招生宣傳的實際效果。(1)把新的媒體傳播方式與以往宣傳方法進行結合。利用學生比較易于接受的、普及程度較高的微信、QQ和微博等新媒體傳播方式,采用網絡比較流行的語言進行宣傳,讓社會人士以及學生輕松地了解地方高等院校的辦學特點、優(yōu)勢專業(yè)的設置、招生的相關政策、獎學金助學金情況以及將來的就業(yè)情況等,把學校的精神風貌有效地進行展示宣傳,把地方高校的招生宣傳工作從原來的季節(jié)性和臨時性方式向經常化的宣傳形式改變,把高校的招生宣傳工作做得有聲有色。(2)在考生填報志愿之前,應該舉行地方高校的現場招生咨詢活動,并參加省內高校的巡回宣傳。舉辦該類活動可以讓廣大考生以及家長直接與地方高校的招生負責同志直接接觸,可以面對面地向招生老師提出所關心的問題,使他們對學校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堅定考生和家長的報考意愿。(3)可以充分利用校友對高校招生的積極作用。利用地方高校取得杰出成績的校友對學校形象進行宣傳,到中學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講座,把地方高校精神文化進行有效傳播,引導中學持續(xù)探索知識的渴望,讓其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提高地方高校在考生和社會中的影響力。
(二)確定重點宣傳地區(qū),促進高質量生源基地建設
高校招生宣傳部門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不但要保證宣傳的輻射面要廣,還要具有針對性,應該把宣傳工作的重心放到考生較為集中的重點區(qū)域上來,利用好自身的宣傳優(yōu)勢,把招生宣傳工作開展好。高等院校還應結合自身的實際定位以及發(fā)展方向,對生源地區(qū)進行科學的調查和區(qū)分,確定要進行宣傳的重點區(qū)域和學校,建立好自主的生源基地。定期前往生源基地的中學開展科技講座以及互動交流。還應該每年開展高校開放活動,讓生源基地中學的主管領導、優(yōu)秀學生到地方高校進行參觀,讓其感受到地方高校的學習氛圍。還應該發(fā)揮出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以及優(yōu)勢專業(yè)具有的特點,讓生源基地的中學開展“第二課堂”等拓展活動,讓學生加深對學校的認識。
綜上所述,地方高校應該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招生宣傳措施,提高學校在考生和社會中的影響力,從而有效地吸收更多的高質量生源,促進地方高校向著持續(xù)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揚.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與長效機制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4(8):219.
[2]季青春.微信在招生宣傳中的實效分析與策略構建:以南京工業(yè)大學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7):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