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小學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角色,將學生引導上作文探究的舞臺,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詞匯量匱乏,思維缺乏邏輯性,想象事物過于淺顯都制約著學生的作文水平進步,教師應讓學生以宏觀的角度看待作文,且以細膩的文筆描繪真實情境,以課內(nèi)知識的融會貫通與課外拓展實現(xiàn)“取之于材、用之有道”,實現(xiàn)小學起步階段的作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來源于生活,理應回歸生活,小學生接觸的社會面窄,可依據(jù)小學生常能接觸到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寫作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與靈感。在教學中,教師可從單向化的作文技巧傳授,改良為雙向、甚至多向的作文互通有無,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說出內(nèi)心真實的寫作困惑,在小學生作文起步階段幫助學生掃清寫作障礙、對癥下藥,激發(fā)出學生的原始寫作情緒,以飽滿的語言表達熱情投入到寫作中來,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一、以生活啟示靈感
生活是啟發(fā)智慧的源泉,小學生作文基本都是根據(jù)生活情境設定的命題。但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小,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在寫作中常表現(xiàn)為不知如何下筆,教師安排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寫作,有的學生甚至連構思都完不成。教師應意識到對學生寫作放任自流的弊端,從以往的口頭簡約指導改變?yōu)橛心康男缘淖魑那捌隗w驗,帶領學生針對作文命題的大致方向,去觀察生活,重新定義生活事物。例如結合課文景物描寫,以周遭景物為中心展開描述,教師可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找到思路,搭建文章大框,帶領學生到校園操場上,帶有寫作目標觀察花草樹木,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覺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樹葉上爬動的小蟲,大吃一驚。此時,教師可以用贊揚的語氣激勵其他學生效仿:“真是太棒啦!你們發(fā)現(xiàn)了樹葉上的小秘密哦!別的學生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然后根據(jù)實情,讓學生細想:“為什么一開始沒有發(fā)現(xiàn)小蟲子呢?”學生心思單純,脫口而出:“小蟲子太小了,樹太大了。”教師趁熱打鐵:“那是不是小樹里都藏著許多小秘密呀?除了小蟲子小樹還有什么小秘密呢?”以小樹的春季繁茂,為大家遮陰;秋季凋零、樹葉隨風飄散的自然規(guī)律,啟發(fā)學生寫出生動的文字內(nèi)容,將目光從一處景物移到另一處,跟隨學生最直觀的被吸引區(qū)域,進行適當?shù)膯⑹荆谟袟l件的情況下,帶領學生春游,讓學生從一路的所見所感回憶里,抽取出自己記憶最深刻,感覺最新奇的部分填充文章脈絡,在自然環(huán)境的宏觀指引下,突破了課堂的沉悶性,讓學生身心浸泡在和煦的春風中,去體驗生活賦予我們寶貴的財富。此后,學生看到一條蟲就想到一棵樹,看到一汪水就想到溪流與水波,讓學生在作文起步階段,有據(jù)可依、有理可循,避免了思路的枯竭。
二、以故事構建脈絡
學生文思泉涌,充滿了寫作的靈感與生活的感悟。此時,教師需幫助學生建立起作文的組織框架,傳遞寫作技巧,讓學生摒棄對作文的陌生感。例如對于寫人物的文章,除了將生活觀察提煉為文章要素與關鍵字外,還要明確自己應該怎么寫,想要表達什么,抒發(fā)哪些情感。在寫常規(guī)的“我的爸爸媽媽”一文中,教師可在課堂上開展作文交流大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出與父母之間的小故事,以個人的故事啟迪全體思路,集思廣益拓展寫作空間,有的學生一開始還羞赧地不敢發(fā)言,教師可以帶頭,發(fā)人深省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小的時候不好好寫作業(yè),結果被媽媽打了,后來我看見媽媽偷偷地抹眼淚,又心疼我被打又擔心我的成績?!睂W生聽到教師原來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便敞開了心扉,有的學生說與父母第一次去游樂場,玩到天黑才回家;有的學生說小時候最喜歡父親把車開得飛快趕時間,感覺要飛起來了,學生的童言稚語在自由的情境下,常能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教學功效。此時,只要教師適當點撥,學生便可由點及面,明確自己的情感關鍵點,為寫作做好了選材與準備工作。
三、以情境填充想象
小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然而在寫作時總是不知如何連詞成 句,難以將見聞利用匱乏的詞匯表述出來,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活動,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抓住表述方式,填充文章內(nèi)里。例如寫想象類“我的未來”時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有的學生想要做太空人,那么教師就順藤摸瓜,讓學生聯(lián)想:“某某現(xiàn)在不在課堂上了……”學生紛紛好奇。
此時,教師以搞怪的口吻延續(xù)話題:“某某飄蕩在星空中,伸手就能夠到星星……”學生感到從未有過的新奇,將目光聚集于教師身上,甚至已經(jīng)開始有學生也想要寫太空人的題材,教師趁勢填充內(nèi)容:“他飄啊飄,身子輕輕地,風一吹,他就飄出老遠……”學生哈哈大笑,被代入到情境中開始竊竊私語,教師此時問學生:“太空中有風嗎?”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教師也不予理會,學生開始激辯起來,充滿了對文章的想象,無須多說學生便能一氣呵成,在一段時間的鍛煉后,可開展作文互評,作文游戲活動挖掘寫作素材,例如兒童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準備的節(jié)目,以親身經(jīng)歷描繪情境,讓學生給媽媽寫封信,暫時忘記自己在寫作文,而是把想要說的話寫出來給媽媽聽,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fā),寫作興致高昂。
四、結語
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在低年級作文入門時期,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由、民主、公正的交流平臺,拓展作文知識面,促使學生寫作“入門”。
參考文獻
[1]魏小兵.淺談小學作文起步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 2016(8).
[2]董靜,柏教平.淺談小學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J].數(shù)字化用戶,2013(36).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