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蓮
【摘要】小學教育對于少年而言具有思想啟蒙作用,培養(yǎng)他們對世界基本的認識和看法,而小學語文更可以說是學生未來認識世界的基礎,小學語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識這個世界的基本技能、邏輯思維、文學修養(yǎng)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依舊存在呆板無趣、教學形式老套、課堂教學時間分配缺乏科學性等問題,這將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對于從事小學教學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急需尋找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缺陷,并對此提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以期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導致學生獲得知識較慢、教學任務無法及時完成的問題,這種狀況導致許多語文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yè)以填補課堂效率的不足,因此許多課外時間也被作業(yè)所占用,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導致許多學生厭倦了對語文的學習,也讓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充滿困惑。所以老師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應合理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提高課堂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才能改變以上令人困惑的教學現(xiàn)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均勻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每節(jié)課只有40分鐘,而一個正常成年人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然而小學學生自控能力較弱、集中力更是有待提高,所以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真正集中學習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然而目前許多的教育工作者并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在上課之前的備課時間也沒有進行課堂教學的分配工作,實際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強調學生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專注,所學的知識必須百分之百接受,在整個課堂的教學時間中一直在不停地灌輸知識,沒有留給學生緩沖、學習和提問的時間。
(二)教師不能正確把握教學節(jié)奏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夠把握教學的節(jié)奏,主要體現(xiàn)如下:在整堂語文的教學時間內,老師不能夠分清楚什么課堂階段進行帶入學習、什么課堂階段進行集中式教學和什么課堂階段進行知識的消化與提問。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老師缺少對小學語文課教學技能的提高,依舊采取傳統(tǒng)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節(jié)奏,沒有意識到合理的教學節(jié)奏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三)教學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依舊采取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沒有引入新型的教學方式(比如電腦、PPT、動漫或者學生角色扮演等)。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這個時代已經不相符了,學生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可以接觸各種新奇的事物,這些新奇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段的學生處于對這個世界好奇和探索的階段,所以過于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接受知識的快慢。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一)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主要是指老師在上課之前的備課時間內就應該注意時間的把握和控制主要知識授課時間;同時在老師與學生長時間的教學磨合中,可以摸索出上課多久之后的時間段是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接受知識的能力最快且最強。比如上課鈴響過五分鐘后,學生就會從下課時間的玩耍情緒中走出來,慢慢地進入課堂學習的氛圍之內,此時,老師就應該著重講述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與內容。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更是提高了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 效率。
(二)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
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主要是要求老師應該注意將語文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引導學生進入課堂,詳細講解課堂內容,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提問時間。同時,老師還應該注意自己的說話語調不能平平淡淡,沒有變化。比如以《少年閏土》課堂學習為例,在開始上課的前10分鐘,教師應當講解這個故事的發(fā)生背景,魯迅先生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同時可將魯迅先生和閏土的友誼與同學之間的友誼進行對比;之后的20分鐘,詳細進行該課文的內容講解;最后的10分鐘,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時間,主要是學生向老師進行提問,老師負責問題的回答與講解。
(三)巧妙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加有樂趣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去,還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和興趣。對此,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環(huán)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以《掩耳盜鈴》的寓言故事授課為例,老師可在上課開始的時候邀請三位學生分別扮演盜鈴者、門和鄰居,通過學生的掩飾不僅讓參與者了解到故事的內容,也讓觀看的學生真正了解到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內容。情景表演結束之后,老師就要趁熱打鐵地詳細講解故事的內容和表達的寓意,這樣既提高了教學效率,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質量。
三、結語
通過對小學語文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自己學習和認識知識的能力,但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方式,注意教學時間和教學節(jié)奏的科學性,創(chuàng)造情境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老師也應不斷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參考文獻
[1]江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