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古論今話考試

    2018-05-14 12:43:23溫鑫
    少年博覽(閱讀與寫作)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張籍科舉考試進士

    溫鑫

    六月,可謂是考試月,高考、中考、期末考,總有一考等著你。面對考試,心力交瘁的你說不定會發(fā)出感慨:“生活不止眼前的考試,還有未來更多的考試。要是生在古代該多好,不用那么多考試了……”

    真的是這樣嗎?有的同學(xué)肯定會反駁,古代的科舉考試也是挺折磨人的。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就記錄了很多與科舉考試有關(guān)的故事,比如那個喜極而瘋的范進。范進中舉時已年過半百,他的半生都在科舉考試的失利困苦中煎熬。范進為啥如此癡迷于科舉呢?因為一旦高中,人生的命運就發(fā)生了改變。宋代的《神童詩》中有這些的詩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 ……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xué)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從隋朝開科舉之后,讀書人的榮升之路就在于考試。要想在考試中出人頭地,就必須刻苦讀書。

    科舉考試雖然是隋朝時創(chuàng)立,但每個朝代考試的內(nèi)容卻不盡相同。

    在唐代,科舉考試分為明經(jīng)和進士。明經(jīng)比較簡單,而進士卻十分難考。當時的人說:“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三十歲考中明經(jīng)都算年齡大了,而五十歲如能考中進士依然算年輕的,可見進士在唐朝有多么難得。除了明經(jīng)和進士之外,唐朝人重視寫詩,詩寫得好也可以受到朝廷的賞識。

    到了宋代,考試的科目分得更加細致,考試也更規(guī)范,類別分為??啤⒅瓶坪臀渑e。因為宋代的國策是“重文輕武”,所以科舉考試入選的比例也隨之擴大。宋代文風興盛、名臣輩出、學(xué)者云集,這些都與宋代的科舉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元代是蒙古人的政權(quán),雖然延續(xù)了宋代的科舉制度,但對科舉取士并不十分重視。元代將人分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漢人,第四等南人。以讀書傳家、想科舉濟世的讀書人大多處于社會底層,而且,統(tǒng)治者也經(jīng)常停辦科舉,讀書人苦于沒有出路。

    明清時期,科舉又重新成為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且在明清時期,能夠進入國家中樞機關(guān)的大臣大多都是科舉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

    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科舉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正是因為讀書人的命運與科舉相關(guān),與科舉有關(guān)的故事也被世人傳誦。

    唐朝的人們喜歡用詩歌來抒發(fā)自己的心情。你看那金榜題名的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你看那名落孫山的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曲江游宴的奢華,披紅掛彩的榮耀,這些都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

    考完試之后,學(xué)生都會關(guān)心自己考得怎樣,總想問問老師,可是又不敢直接去問。唐代一個叫朱慶馀的考生就用一首詩來巧妙地詢問自己是否入選: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如果單看這首詩,是以一個新婚女子的口吻來問丈夫是否滿意自己的妝扮??墒窃姼璧念}目叫“近試上張籍水部”,張籍是本次考試的考官。朱慶馀把自己比作一個新婚的女子,來到公婆家是那么的謹慎、惶恐,正如這次大考一樣。考完之后,內(nèi)心還是惴惴不安,只能“低聲”去問夫婿,自己的眉毛畫得如何。

    張籍是當時很有名氣的詩人,自然能讀出這位學(xué)生的詩外之意。他很欣賞這位學(xué)生的才華,也用一首詩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欣賞之意: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因為朱慶馀出生在越州(浙江紹興),所以張籍將他比作越女。張老師通過贊美越女的美貌來贊賞朱同學(xué)的才華,“一曲菱歌”正是指考場上的那篇文章,含蓄地表達了對這位學(xué)生文章的賞識。

    到了宋朝,有一個考官叫歐陽修,有一個考生叫蘇軾。蘇軾在考試中寫了一篇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奇妙之處在于使用了一個典故——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zhí)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當時負責批閱試卷的歐陽修看到這篇文章時,拍案叫絕??墒撬D(zhuǎn)念一想,這篇文章很可能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寫的。如果將這份試卷判為第一,那么傳出去,可能會有老師庇護之嫌。歐陽大人還是做事太謹慎,將這份試卷判為第二名。

    改完試卷,歐陽修和當時另外一位考官梅堯臣就迫不及待地查看這篇文章的作者。一看,文章并不是曾鞏所作,而是一個叫蘇軾的考生寫的。

    這篇文章洋洋灑灑、氣勢磅礴,其中關(guān)于“堯和皋陶”的典故,連知識淵博的歐陽修也沒有聽說過。于是,他找來蘇軾,虛心向蘇軾請教。蘇軾卻說:“想當然耳!”——他自己胡亂編造的。蘇軾說自己的編造是有依據(jù)的,因為堯宅心仁厚,皋陶執(zhí)法如山,他們的故事正好契合了“立法貴嚴,責人貴寬”的觀點。

    聽了蘇軾的話,作為考官的歐陽修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逢人便贊“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考試,其實并不可怕,它其實是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把握好每一次考試,你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每個階段。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用讀書與考試來磨礪自己的心智,最后通過考試來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夢想。

    明代文人唐寅曾在一首詩中說:“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蔽覀?nèi)绻羞@樣的志氣,考試再多,考題再難,又有何懼?

    猜你喜歡
    張籍科舉考試進士
    明代科舉考試中的二三場
    河下:文風厚重的“進士之鄉(xiāng)”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韓愈與張籍的金石之交
    十幾歲(2023年7期)2023-04-15 16:26:53
    科舉考試答案解析
    四進士(上)
    “科舉考試”
    秋思
    《進士or近視》
    童話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42
    秋思
    科舉考試的投考資格——從2016年高考全國Ⅱ卷文綜第25題說起
    阳原县| 柘城县| 靖安县| 治县。| 葫芦岛市| 奉新县| 固镇县| 蕲春县| 龙游县| 大田县| 偃师市| 平利县| 龙陵县| 贺兰县| 神农架林区| 马山县| 应用必备| 依安县| 海兴县| 天津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丹阳市| 陵川县| 鹤庆县| 澄迈县| 马尔康县| 湾仔区| 灵台县| 阳江市| 五指山市| 柯坪县| 宁陵县| 尚志市| 洛扎县| 庆元县| 个旧市| 舟曲县| 唐山市| 醴陵市| 德庆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