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先
閱讀教學中有習作表達的千萬個接觸點,在教學時要慧眼識材,抓住讀與寫的結合點,促使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表達方式乃至修辭手法運用于新的語境中,并逐步仿中有創(chuàng),實現(xiàn)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閱讀為寫作提供范例,積淀語言材料;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技巧,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外顯行為?!霸谧魑慕虒W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閱讀,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釀蜜。可見,閱讀和寫作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閱讀教學本應該承擔起指導學生如何觀察事物、積累生活素材以及如何寫出自己對事物、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但是,平時我們語文課當中的指導和訓練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真正得到落實,講得多練得少,為此我們必須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葉圣陶先生說得好:“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中,學生的作文能力才會逐漸提高。
高年級段的讀寫結合最重要的是尋找好訓練點,訓練點的確立是以文章思想為主線為準繩,根據(jù)“大綱”有關年級訓練的規(guī)定和單元重點訓練要求確立訓練著眼點,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確立訓練的側重點。那么,“讀寫結合點”可以從哪些地方去考慮呢?
讀寫訓練,須以文本為立足點。教師在設計讀寫訓練點時,必須以文本為立足點,充分運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語言因素,設計行之有效的讀寫訓練。通過課堂教學,將閱讀和寫作有效地鏈接,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活動的情景。
我們的教學設計在很大的程度上要考慮學生的活動有多少,考慮學生參與的面有多大,考慮每一項活動將帶給學生多少利益。因此,我們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內多讀多寫,盡可能在每節(jié)課里安排動筆時間,把思考的空間、讀寫的時間真正還給學生。具體可以分為:
仿寫句子。句子是課文的基本構件,是課文主題的基本載體,是閱讀教學的著力點,對那些用詞準確、描述生動、形式特殊的句子進行仿寫,是引導學生積累詞句、錘煉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文佳句,及時加以揣摩、仿造,引導學生從仿寫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各種句子的詞語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的特點,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小學階段重點仿寫的句子有:用詞準確、刻畫生動、描繪形象的句子,比喻恰當?shù)木渥?,比擬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運用恰如其分的句子,關聯(lián)詞使用得當?shù)木渥拥?。如在教學《陳毅探母》時,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學生能根據(jù)句式聯(lián)系生活說出了不同的句子,生動有趣。
仿寫段落。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地實踐才能養(yǎng)成?!笨梢姡说恼Z言能力是在學習實踐的模仿和創(chuàng)新中逐漸提高的。如《閏土》雪地捕鳥片段,運用了連續(xù)性的動詞,把捕鳥的過程寫得很詳細,很生動,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個游戲片段,并用上一系列動詞,這樣,根據(jù)閱讀來設計寫作練習,學生不會害怕寫作了。
想像補白。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為讀者留出了空白點。這些留白往往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成為語文教學中極好的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素材。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留白,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運用文中的有關語句,補充情節(jié),填補空白,這樣既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又達到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如《輪椅上的霍金》一文的有這樣一句話:所有的人都靜默了!教師在課堂可以設置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想象聽者內心可能想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無形中放飛了學生想象的翅膀。
續(xù)寫故事。續(xù)寫,就是根據(jù)提供的文章開頭,通過合理想象,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接寫故事情節(jié),寫成一篇中心明確、內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連貫的文章。那么怎樣續(xù)寫呢?首先,要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以原文的結局為起點,寫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變化。其次,要展開充分的想象與聯(lián)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實生動。第三,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為、性格特點、語言特點和風格上與原文保持一致。續(xù)寫可分為片斷續(xù)寫和全篇續(xù)寫。閱讀課上的續(xù)寫以全篇續(xù)寫為主,即學完課文后,根據(jù)原文的體裁、中心、結構、語言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再續(xù)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來。如教學《愛之鏈》后,引導學生想象寫出:第二天,喬伊醒來以后或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她的妻子和他怎么樣度過眼前的貧困生活,最后他們的結果怎樣等。這樣使學生通過續(xù)寫,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題。
縮寫課文。縮寫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來一篇較長的文章,壓縮成一篇較短的文章。這是作文訓練的基本方法之一。縮寫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通過縮寫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們由繁化簡、精煉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就是將《魯濱遜漂流記》縮寫為6小節(jié),這是訓練學生縮寫很好文本。通過適度原著補充與課文對比,讓學生感受到縮寫時要做忠實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題;要做到忠實原文的基本內容,不能任意增減,只能減掉不傷害主題的內容;要做忠實原文的骨架。這就是說,原文是敘述性的,有故事情節(jié)的,要保持原故事的基本構架。繼而依據(jù)《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行文結構:書的來歷——書的梗概——閱讀的收獲,三個部分寫自己讀的一本書。
仿寫課文。所謂仿寫,就是模仿課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xiàn)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寫作訓練方法。首先,可以進行課文結構的仿寫,構筑文章骨架。如教學《陳毅探母》后,也讓學生模仿課文結構,聯(lián)系自己生病時的見聞寫出《我生病了……》,表達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其次,可以進行辭手法的仿寫,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如教學《桂林的山水》后,可讓學生學會排比、比喻等手法寫一處景點,將文章寫生動寫形象。再者,可以進行課文題材的仿寫,拓寬選材的思路。如學習《愛如茉莉》,教師可以在課后設計寫作練習:用筆寫寫發(fā)生在你身邊的愛的故事。并要求描寫好細節(jié)。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閱讀中“表達”指導的質量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思想,結合教學實踐,解決好閱讀與習作的關系,不斷思索,不斷創(chuàng)新。
(南京市棲霞區(qū)龍?zhí)吨行男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