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濤
和諧是社會發(fā)展的目標和動力之源。班級作為一個小集體,也應該努力追求和諧。為了創(chuàng)建和諧班級,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倡導內涵豐富的班級文化
班主任工作不是各種零零散散的雜事堆砌,也不是貓和老鼠的游戲,而是用文化的方式發(fā)展有靈魂的教育。一個班級,倡導一種內涵豐富、能引領學生的班級文化,就如同有了靈魂,自然而然產生巨大的凝聚力。
高一時,我提出“靜能生慧,熟能生巧”的班級文化。高一的學生剛剛經歷中考的洗禮,經過了漫長暑假的放松,開始進入新的學段、新的環(huán)境,結識新的老師和同學,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很容易變得浮躁甚至不知所措。這時只有讓他們從心理、態(tài)度、行動等方面靜下來,才會全身心專注于學習,從而在學習中做到熟能生巧。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這樣,班級才能逐步走上和諧的軌道。
“靜能生慧,熟能生巧”不光是貼在教室里的一個口號,它更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方式、一種狀態(tài)、一個過程。班級圍繞這種文化來制訂發(fā)展規(guī)劃,通過名言警句、典型事跡的宣講和張貼進行滲透,通過晨會、夕會、班會等進行落實,通過班干部評估會進行總結和促進,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整整一個學年,師生共同要求,共同努力,一“靜”一“熟”,形成習慣、培養(yǎng)毅力、促進學習、端正品行,使班級走上了和諧之路。
到了高二,我又及時提出“注重細節(jié),科學高效”的班級文化,并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短短兩個月,學生已經能將這一精神融貫到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比如課桌上書的擺放、個人垃圾袋的預備、答題卡的填涂等細節(jié),各科的協(xié)調、勞逸結合、學與問的結合等,學生都做得很到位。有了這種文化,學生就有了主心骨,班風正,學風好,班級在和諧的大道上穩(wěn)步向前。
進入高三,我又適時提出“尋求突破,展現(xiàn)價值”的班級文化,我相信班級一定會在和諧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建立高效的班干部培養(yǎng)體制
班主任把握著班級的發(fā)展方向,而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我不僅視班干部為橋梁,還讓他們當班級的主管,并且提出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班級管理。常規(guī)班干部包括3個副班長和2個副團支書,各委員我也分得很細,10個委員各管一塊。除了常規(guī)班干部之外,我還將班上的學生分成7個小組,由班干部對每個小組的衛(wèi)生、紀律、學習等方面進行管理評價;再由學生推選,設置7人組成的監(jiān)督委員會,對班干部及班上的相關活動進行監(jiān)督和考評,從而不斷提升班干部的管理水平,而這7個人也作為后備班干部培養(yǎng)對象。
班干部分工明確又互相協(xié)作,既管理班級又接受監(jiān)督,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也可以評價班干部,全班學生擰成一股繩,自主管理,自創(chuàng)和諧。例如,紀律委員上任之初,管理力度較大,可能得罪了一些學生,投票考評中他的得分偏低。通過了解,我發(fā)現(xiàn)的確是有學生存在報復心理。我以此為引子,一方面做思想工作協(xié)調,另一方面在班上組織討論,讓大家明白“紀律能創(chuàng)造集體的美”,從而使學生清楚班級和諧風氣的形成是所有學生共同管理的結果。
設計形式獨特的月分析方案
結合學校的考核,學生每月要進行個人總結。我班的月總結不是老師替學生分析,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我每個月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獨特的分析表格,表格一半主要是分析成績,另外一半每次都不同。例如,高一九月的分析以感恩為主題,設立了父母的生日、父母的愛好、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等項目;高二九月的分析以細節(jié)為主題,設立了生活細節(jié)、學習細節(jié)、衛(wèi)生細節(jié)等項目;高一期中的分析以紀律為主題,設立上課紀律、自習紀律、集會紀律等項目;高一期末的分析以關系為主題,設立父母關系、朋友關系、師生關系等項目。每個月都不一樣,讓學生感知上學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和成績,更是為了健康和諧地成長。這樣的月分析使學生既減輕了考試壓力,也在不斷的自主分析中提高了成績,提升了品行,促成班級和諧發(fā)展。
經過每月的分析,學生自查缺漏,不斷改進,整個班級和諧向上。
形成學校、班級、家庭立體溝通網絡
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是學校、班級、家庭共同努力的結果,班主任要充分爭取家長的支持。每接手新班,我都會建立家長信息庫,包括其姓名、生日、愛好、職業(yè)、手機號等,并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與學生談話了解學生與家長的關系以及家長的習慣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及時了解家長如何教育學生,互相溝通達成共識;根據家長的習性,適度用短信反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并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教授學生如何與家長溝通,減少敵對情緒;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等。我還通過多種方式增進師生關系,比如師生座談會,班科聯(lián)系會,意見反饋本等。各種溝通方式交匯形成立體網絡,使我班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老師和家長的關系都得到了和諧發(fā)展,而學校、班級、家庭的共同努力又創(chuàng)建了和諧的班級。
和諧班級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諧班級的構建也不是流于形式,它是為了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