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接
[摘要]為培育米櫧大徑材,探討米櫧中齡林培育技術,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qū)陳大國有林場34年生的人促米櫧林中進行施肥試驗,結果表明:施肥能有效地促進林木生長,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的3年間平均胸徑凈生長分別為1.57cm、1.60cm、1.23cm,分別是不施肥的275.4%、280.7%、215.8%,而不施肥只有0.57cm;平均樹高分別增加了1.6m、1.5m、1.3m,分別是不施肥的228.6%、214.3%、185.7%,而不施肥只增加0.7m;單株材積分別增加了0.0648m3、0.0643m3、0.0499m3,分別是不施肥的293.2%、291.0%、225.8%,而不施肥只增加了0.0221m3。林木的增加量與施肥量呈正相關,施肥量以1000g/株為好。
[關鍵詞]米櫧;中齡林;施肥;胸徑;樹高;材積
[中圖分類號]S792.17 [文獻標識碼]B
米櫧(Castanopsiscarlessi)為殼斗科栲屬常綠大喬木,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qū),是我國亞熱帶典型地帶性植被類型建群種。米櫧木材硬重、堅實、耐磨、韌性好,為家具、農具、木模、車輛等優(yōu)良用材;米櫧生長較快、豐產(chǎn)性好,不僅是優(yōu)良的纖維材和食用菌原料樹種,而且是很好的碳匯樹種;米櫧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培肥土壤、涵養(yǎng)水源能力強,是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保護樹種;其果實富含淀粉,可直接食用,還是潛在的能源樹種。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qū)有較大面積的米櫧天然林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米櫧林,生長較好,有望發(fā)展為大徑材。米櫧幼林生長快,但進入中齡林后生長較緩慢,因此需要對中齡林的米櫧林進行營林措施來促進生長,本文在長期米櫧林研究的基礎上對中齡林米櫧林進行施肥試驗,以期為米櫧林的大徑材培育進行技術支撐。
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三明市梅列區(qū)陳大國有林場黃坑工區(qū)28林班8大班10小班,面積8hm2。本試驗林分前身為以米櫧為主的天然林,于1980年進行采伐,采伐后進行天然封育形成櫧栲類混交林。以櫧為目的樹種,于1987年冬進行第一次疏伐,清除林下灌木和部分非目的樹種,處理后林分的樹木保留密度為1500株/hm2左右;并于1998年(18年生)進行第二次撫育間伐,處理后的米櫧林保留密度為900株/hm2左右;于2014年5月進行施肥試驗,施肥用的肥料為復合肥,施肥量為500-2000g/株,采用溝狀施肥,在樹木的上方50cm左右開挖一條深30cm、寬30cm、長80cm的環(huán)狀溝,施肥后用表土覆蓋。林分基本情況見表1。
2 研究方法
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4個處理,分別為施復合肥0g/株、500g/株、1000g/株、2000g/株,三次重復,共設置12個標準地,每個標準地面積為20m×20m。
2.2 調查方法
2014年4月在施肥前對標準地內林木進行每木調查,測定胸徑和樹高,計算標準地的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及材積;2017年9月對標準地內的林木進行每木調查,測定樹高和胸徑,計算標準地的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及材積。最后計算施肥3年后的胸徑、樹高和材積生長量。
3 結果與分析
3.1 施肥對胸徑生長的影響
施肥是林木速生豐產(chǎn)的一項重要營林措施,對林木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從表2可以看出,施肥有利于米櫧中齡林胸徑的生長,三種施肥量的施肥對林木生長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的3年間平均胸徑凈生長分別為1.57cm、1.60cm、1.23cm,分別是不施肥的275.4%、280.7%、215.8%,而不施肥只有0.57cm,這說明施肥有利于米櫧胸徑的生長。不同施肥量之間的胸徑生長表現(xiàn)為施肥1000g/株>2000g/株>500g/株。
從表3可知,對米櫧施肥后的胸徑生長進行方差分析,施肥對米櫧胸徑生長的影響達到了極顯著差異。從表4可知,多重比較,LSD0.05=0.32,LSD0.01=0.45,施肥1000g/株、2000g/株、500g/株與不施肥之間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施肥1000g/株、2000g/株與500g/株之間均達到顯著差異,而施肥1000g/株與2000g/株之間沒有達到顯著差異。這說明施肥對米櫧中齡林的胸徑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施肥量以1000g/株為好。
3.2 施肥對樹高生長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施肥對米櫧的樹高生長有促進作用,三種施肥量的施肥對林木生長都有較好的影響,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的平均樹高分別增加了1.6m、1.5m、1.3m,分別是不施肥的228.6%、214.3%、185.7%,而不施肥只增加0.7m,這說明施肥有利于米櫧樹高的生長。不同施肥量之間的樹高生長表現(xiàn)為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增加的量與施肥成正相關。
從表6可知,對米櫧施肥后的樹高生長進行方差分析,施肥對米櫧樹高生長的影響達到了極顯著差異。從表7可知,多重比較,LSD0.05=0.18,LSD0.01=0.25,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與不施肥之間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施肥2000g/株、1000g/株與500g/株之間均達到顯著差異,而施肥2000g/株與1000g/株之間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3.3 施肥對材積生長的影響
從表8可以看出,施肥對米櫧材積生長有促進作用,三種施肥量的施肥對林木生長都有較好的影響,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單株平均材積分別增加了0.0648m3、0.0643m3、0.0499m3,分別是不施肥的293.2%、291.0%、225.8%,而不施肥只增加了0.0221m3。不同施肥量之間的材積增加表現(xiàn)為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0g/株,表現(xiàn)出施肥量越多增加量越大。
從表9可知,對米櫧施肥后的單株材積生長進行方差分析,施肥對米櫧單株材積生長的影響達到了極顯著差異。從表10可知,多重比較,LSD0.05=0.0159,LSD0.01=0.0222,施肥2000g/株、1000g/株、500g/株與不施肥之間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施肥2000g/株、1000g/株與500g/株之間均達到顯著差異,而施肥2000g/株與1000g/株之間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4 結論
米櫧林作為我國亞熱帶典型的地帶性植被類型而備受人們的重視。福建省有大面積的人促米櫧林,僅三明地區(qū)就有1萬多hm2,這些人促米櫧林是在天然闊葉林采伐后人促天然更新快速恢復而成的。人促米櫧林幼林生長迅速,生產(chǎn)力很高,但到中齡林后生長減慢。而人們在經(jīng)營管理中只注重幼林的各種措施,對中齡林基本上是不管,任其生長。本次對人促米櫧中齡林進行施肥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施肥能促進米櫧中齡林的生長,胸徑、樹高、材積三個生長指標,經(jīng)過施肥的林木極顯著地高于沒有施肥的林木,說明施肥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林木的增加量與施肥量呈正相關,施肥量以1000g/株為好。施肥的增產(chǎn)效應一般在三年左右,因此要每3~5年進行一次施肥,這樣可以持續(xù)保證林木生長,把人促米櫧林培育成大徑木的林分,使之發(fā)揮最大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應。
[參考文獻]
[1] 鄭萬鈞.中國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3.
[2] 陳存及,陳伙法.闊葉樹種栽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