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
本文首先分析了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對審計評價存在風險、責任定義歸屬難、離任審計處理問題難以及資料提供和配合工作難等難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然后根據這些難點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措施,全面總結了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機制和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兩個方面的措施,旨在為章計工作的頤和開展和實施提供理論支撐,從而保障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經濟責任審計 難點 措施
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中存在的難點
(1)審計評價存在風險
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中,領導干部人員是主要的審計對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本身具有較強的政策性、風險性,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具有一定實施難度,在審計工作需要將審計查證以及認定的事實作為基礎。在審計工作中,被審計領導干部的各種工作資料中主要是對自己所作的成就進行展示與描述,但是在其中卻很少提到工作中的問題所在,經濟審計工作對時效性要求較高,并且時間也很緊張,審計工作的類型比較多,因此審計工作人員并不能保障對領導干部的整個任期工作進行全面審計,在審計中只能選擇重點進行審計,這種選擇也是一個難點,究竟選擇怎樣的內容才能夠保障審計結果比較有效,這樣選擇一些審計內容進行審計,其結果也必然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2)責任定義歸屬難
被審計領導干部在經濟責任定義上還存在問題,在一般將這種責任定義分為主管責任、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三種形式。主管責任主要是指在工作中問題不是因為因為領導直接造成的影響,是一般的工作人員辦理集體決策的情況出現的問題。直接責任是領導自己的直接決策,不是其他人的行為,屬于領導個人親自經手指揮導致工作出現問題的情況。領導責任主要是針對領導干部人員的責任定義問題,。一般在對重大事情進行決策結果展現會經過漫長的時間過程,過渡時間長,甚至會出現在下一任的人任期中體現上一任領導干部的決策影響結果,這些責任定義問題都比較復雜,如果沒有進行很好的區(qū)分,很難實現準確的責任定義。在審計工作中,因為在前期并沒有對責任定義進行明確的說明,一旦出現問題,在審計工作中很多領導干部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可能會將責任推向其他人,甚至有些領導將上一任領導的工作成果說成是自己的努力成果。這些會影響審計工作人員對審計責任定義的工作,因為事情在不斷變化發(fā)展中,如果沒有事實依據,全憑幾句話,審計人員不能對責任歸屬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
(3)離任審計處理問題難
離任的領導干部人員,有些是已經退休,有些事調離了原先的單位,還有的可能是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已經離職的領導干部不能對原先單位的工作進行干涉,這就導致在審計政工作中,上一任的領導干部不會聽這些審計工作的處理結果,認為這些已經和自己沒有關系,不愿意配合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很多離職的領導干部人員對原先單位的審計工作置之不理,影響了審計結果的有效性。這也是目前離職人員的審計工作中的一大難點。
(4)資料提供和配合工作難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審計對象是主要參與人員,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被審計人員的高速配合,為審計工作提供各種需要的資料,為審計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保障。但是在實際的審計工作紅,很對被審計的領導人員沒有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因為自身存在問題,所以導致不愿意配合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出現一些不提供完善的資料或者拖延資料提供時間的情況,加上審計工作對時限有要求,資料的不完整就不能保障審計工作能夠順利完成,最終影響整個審計工作的執(zhí)行和開展。
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中難點解決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機制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問責和追責機制。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中,問責和追究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結束之后,應該將審計結果公開,并且根據審計的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問題,發(fā)出整改通告,建立健全完善的責任問責機制,針對審計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情況,需要將責任追究到個人,采取相應的懲戒措施對存在問題的人員進行整改。同時在責任問責和追責機制中構件完善的審計監(jiān)督體系,這項措施主要是保障審計結果中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實施。
其次需要將審計管口前移,對權利施行更好的監(jiān)督與制約,這就需要相關的審計單位改變原先的審計方式,在審計工作對被審計對象的工作施行實時監(jiān)督與管理。針對離任工作人員的審計工作最好是向任期中進行推進,保障在出現問題的情況,被審計人員能夠針對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正,避免出現責任定義模糊不明確的現象出現,采取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對審計領導人員的工作做出比較合理、正確的判斷。
最后,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應該及時的將審計結果實行上報處理,然后能夠及時給出應對措施對被審計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措施。另外沒要加強提高審計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意識,保障審計工作人員能夠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開展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的正確性和審計效率。要保障相關的審計工作人員自身具備專業(yè)化的審計知識和能力,在審計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了解被審計相關工作內容和大致行業(yè)狀況,為審計結果的準確度提升提供理論保障,提高審計工作人員適應各種行業(yè)審計工作的能力,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
首先需要有效結合審計、預算審計、審計調查以及專項審計等工作,保障審計工作的統(tǒng)籌兼顧,在此基礎上,要主要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合理分配,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改進審計方式,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審計方案進行合理規(guī)劃。在審計工作開展之前,需要整合經濟責任審計和其他審計資源,對審計工作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進行預先估測,然后根據估測的難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案,以便在審計中遇到難點問題,能夠快速得到解決,保障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除此之外,要拓寬審計視野,拓展收集審計資料的渠道,例如:查詢文件、群眾座談、審計公示、個別談話以及財務收支資料審計等方式,同時審計人員需要記錄自己在收集、歸納、分析以及整理審計資料的全過程,保障審計工作公開透明,利用不同渠道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完整的審計資料,保障審計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將審計過程做成自己的審計工作開展的證據,保障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以便能夠對被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實行科學合理、準確的評價和判斷。
總結
綜上所述,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工作在行業(yè)建設與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西只有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才能保障被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保障被審計單位的工作公開透明化,保障相關單位工作在法律法規(guī)下正常進行,但是在目前的審計工作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審計工作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去解決,因此需要有針對性建立完善的經濟責任審計機制,保障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為行業(yè)建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楊曉峰.探究移動通信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5,(21):70.
[2]高健,高衛(wèi)星.管理審計思想在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實踐——以東北師范大學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轉型為例[J].中國內部審計,2013,(3):70-73.
[3]李金華.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幾點意見[J].中國審計,2001,(10):4-5.
[4]張宏祿.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關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6(5):165-167.
[5]柳尚德.“帶跑”模式破解村居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難題[J].中國內部審計,2017,(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