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愛玲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信息化教學方式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方式,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設計相比,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更加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轉變自己的角色。
[關 鍵 詞] 韓語教學;信息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90-01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筆者設計了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功能強大的網(wǎng)絡詞典及韓語學習APP來改變長期枯燥單一的單詞教學模式,運用云班課、QQ、微信、手機APP等信息化教學平臺共享網(wǎng)絡資源,提供學生可以反復練習的模擬情景,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問題,課堂及時評價反饋,課后補充交流,同時在語言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對語言文化背景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做中學,學中做。
二、教學分析
(一)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教授對象為中職學校一年級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韓語學習,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但思維活躍,學習興趣濃厚。學生對新生事物有新鮮感,擅長運用QQ、微信、手機APP等信息化工具。同時對韓國文化接收程度較高,為本次課授課內容在情感方面奠定了基礎。但和韓國人進行交流的機會較少,不敢開口,口語能力較弱。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是韓國飲食這一主題,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韓語點餐對話,同時在語言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韓國飲食文化及韓國人的餐桌禮儀。根據(jù)學生認知基礎,設置了知識技能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正確認讀并使用單詞;掌握詢問點餐的常用句子并進行交流。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情感目標:了解韓國人的餐桌禮儀文化,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做文明禮貌之人。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及學生已有的知識與能力,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熟練掌握本課韓國飲食單詞和點餐時常用句型。難點是運用所學到單詞句型進行情景對話,達到學以致用。
三、教學策略
根據(jù)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如下:以學習任務為主線,利用云班課、微信、圖片、視頻等信息化方式,采用歸納總結、任務驅動、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展開教學活動。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為課前準備、課堂實施和課后提升三大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準備,導學引思
課前指導學生分組通過云班課、QQ、微信等信息化平臺完成導學任務單的相關內容,優(yōu)選有關韓國食物名稱、飲食文化、餐桌禮儀和點餐對話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上傳到群共享,供全體同學共享觀看。
(二)課堂實施,創(chuàng)設情境,實戰(zhàn)演練
通過一段介紹韓國飲食文化的視頻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韓國飲食文化的特點,設計文化小課堂讓學生理解韓國人的用餐禮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感悟,在語言學習中加入與其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必定令這門語言形象動人,血肉豐富,令學習者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任務一:單詞的學習,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詞典課前查找、試讀單詞,此處設計運用網(wǎng)絡詞典進行單詞學習(這一詞典既可以用電腦在線使用,也可以讓學生下載到手機APP方便隨時隨地學習,這一學習方法實用有效),讓學生通過“有道詞典”APP,主動輸入新單詞,尋找單詞的純正發(fā)音和用法,它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跟讀的次數(shù),并且可以把新單詞放入例句中聽讀,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整體性和情境性。這樣,不僅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前學會自己學習使用網(wǎng)絡詞典預習單詞讀音、用法;也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增大課堂獲得的信息量,拓展學生的詞匯寬度;也可以讓學生課后深入學習,挖掘學習的深度。
任務二:句型歸納。指導學生正確完成聽力練習,鞏固所學單詞,歸納總結有關點餐時的常用句型。引導學生根據(jù)日常對話情景,也可以百度搜索幫助,通過小組討論把句型分類,教師用PPT展示,便于學生理清思路,為模擬會話做鋪墊,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歸納能力。
任務三:情景會話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首先讓學生再次登錄云班課或直接掃描二維碼觀看共享視頻,觀察談話者的表情、語氣,再根據(jù)教師設置韓國料理店就餐的情景,小組內合作,組間競賽,進行課堂演練展示,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任務四:評價小結。綜合單詞競賽成績和會話成績,對本節(jié)課小組合作情況進行匯總評價,肯定優(yōu)勝,鼓勵積極,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同時通過信息化平臺共享目標測試題,并用學生自己的姓名保存上傳,教師可隨時批閱以便調整教學方式、內容。
(三)課后交流,鞏固提升
課后讓學生在云班課、QQ、微信中進行交流反饋,教師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目標確定得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手段運用是否得當,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否講清,也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五、教學反思
信息化的韓語課堂,拋開了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聽說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建信息化英語課堂,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真正使英語課堂變成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趙仙美.微課程在韓語教學中的應用:以韓語發(fā)音為例[J].福建質量管理,2015(12).
[2]姜淼芳.多媒體技術在韓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