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古麗·阿西木
[摘要] 目的 探究檢驗科與臨床及醫(yī)務科“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與解決對策。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的2 546例“危急值”報告展開分析。結果 該院各科室中腎內科、急診科門診、急診科、消化內科中多發(fā)危急值,其中檢驗內容包括了鈣離子、鉀離子、血糖、二氧化碳等項目,危急值報告在周一最高,最少為周日。結論 檢驗科與各臨床及醫(yī)務科的“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中需要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并展開危急值的調查跟蹤工作,能夠提高醫(yī)療水平,減少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 檢驗科;臨床科室;危急值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8(b)-0184-02
“危急值”在臨床檢驗科中較為多見,就是指在檢驗項目中某一指標檢驗結果異于正常檢驗指標結果,而且這些異常檢驗指標結果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危害,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檢驗“危急值”與危急值報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減少醫(yī)療風險的發(fā)生幾率,進而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但是,臨床上“危急值”管理上仍舊存在著諸多影響因素,需要從檢驗科與臨床及醫(yī)務科室中找出其影響“危急值”管理的不良因素,并實施有效的預防管理措施以不斷提升臨床各科室的危急管理水平。所以,臨床上對檢驗科與臨床及醫(yī)務科的危急報告的發(fā)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十分必要。該文的研究時間為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此研究期間內選取了該院在這一時間段內的2 546例“危急值”報告展開研究分析,探討檢驗科與臨床及醫(yī)務科“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與解決對策,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的研究對象為該院發(fā)生的2 546例“危急值”報告,將其展開研究分析,其中有1 189例男性,1 357例女性;包括了急診科門診、消化科、急診科等在內的21個科室,鈣離子、鉀離子、血糖、二氧化碳等在內的17例危急值項目。
1.2? 調查方式
將2 546例“危急值”報告根據科室、發(fā)生時間、項目、處理方法、處理結果等進行劃分及整理,并依據LIS報告作為參考。當臨床檢出現危急值時,應立刻操作檢驗儀器以及審核相關數據,確保未受過多人為因素感染以及質控的影響,審核后將危急報告進行打印,此外還應盡早和有關臨床科室進行聯系,將有關記錄做好登記工作[1]。利用追蹤調查方法做好報告1 h后,并利用LIS系統(tǒng)搜索和電話追蹤的方式,進行抽樣調查研究分析工作。
1.3? 危急值評定標準
檢驗結果顯示為異常的情況有,鉀≥6.2 mmol/L,或者≤2.8 mmol/L;鈣≥3.2 mmol/L,或者≤1.6 mmol/L;血糖≥20.0 mmol/L,或者≤2.7 mmol/L等。血糖、電解質檢驗可才贏生化分析儀進行,鈣、鉀、氯離子等離子采用電解質分析儀檢驗。當檢驗項目的結果大于危急值標準時,可經由檢驗人員告知有關科室,并做好相應的臨床科室危急值登記工作。
1.4? 統(tǒng)計方法
利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并加強分析,用[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LSD法進行相互對比。
2? 結果
2.1? 檢驗結果危急值所屬科室分布情況分析
該院門診危急值合計共發(fā)生2 546例,其中,腎內科(108,4.24%)危急值較為多發(fā),其次分別是急診科門診(32,1.26%)、消化科(24,0.94%)、急診科(16,0.63%)等科室。
2.2? 檢驗結果危急值檢驗項目分布
檢驗項目包括了鈣離子、鉀離子、血糖、二氧化碳等項目,其中,鈣離子的檢驗例數為6 047例,危急值例數為93例,發(fā)生率為1.55%;鉀離子的檢驗例數為5 789例,危急值例數為148例,發(fā)生率為2.56%;血糖的檢驗例數為2 635例,危急值例數為137例,發(fā)生率為0.52%、二氧化碳鈣離子的檢驗例數為1 178例,危急值例數為113例,發(fā)生率為0.96%。危急值報告在周一最高,最少為周日。見表1。
3? 討論
從危急值報告中可以認識到,危急值報告擁有一定的及時性、準確性的特點,這表明了樣本在進行檢驗時應留意更多環(huán)節(jié)并需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2]。所以在醫(yī)院管理中應形成健全的危急值管理部門,以展開更為有效的評估工作應對院內危急值報告的發(fā)生情況、發(fā)生時間、檢驗內容、發(fā)生科室等。并根據評估結果調節(jié)醫(yī)院的危急值管理工作[3]。值得留意的是,危急值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調整,不可因調整時間過長而縮減調整內容,并且在調整危急值報告時也應留意電話回訪情況。該院檢驗科與各臨床醫(yī)務科室在危急值處理上,只有腎內科醫(yī)生在少數患者的鈣離子評估工作上暫時不展開處理外,剩余各項目均能盡快得到了處理,但是危急值報告在進行復查時發(fā)現了其存在的問題,危急值報告中存在了復查不及時的問題,從中可認識到了檢驗科危急值追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身為檢驗科的一員,需要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全面掌握危急值項目和范圍,以免出現漏報情況,增加對危急值報告記錄和書寫正確的認識程度[4]。當臨床科室中出現危急值報告內容缺失?;蛘叩怯洸徽_的情況時,應及時聯系檢驗科,并對出現為題的危急值報告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對危急值報告進行改正,以免貽誤患者病情的診治。醫(yī)院在醫(yī)務科的管理下,應對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加強各科室間的相互聯系,促進各科室間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
該文通過研究得出,該院門診危急值合計共發(fā)生2 546例,其中,腎內科(108,4.24%)危急值較為多發(fā),其次分別是急診科門診(32,1.26%)、消化科(24,0.94%)、急診科(16,0.63%)等科室;檢驗內容包括了鈣離子、鉀離子、血糖、二氧化碳等項目,其中,鈣離子的檢驗例數為6 047例,危急值例數為93例,發(fā)生率為1.55%;鉀離子的檢驗例數為5 789例,危急值例數為148例,發(fā)生率為2.56%;血糖的檢驗例數為2 635例,危急值例數為137例,發(fā)生率為0.52%、二氧化碳鈣離子的檢驗例數為1 178例,危急值例數為113例,發(fā)生率為0.96%。危急值報告在周一最高,最少為周日。此研究結果無陳杏媛等人[5]的研究結果相近,這也為檢驗科與各臨床及醫(yī)務科的“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研究工作提高參考和借鑒。
綜上所述,檢驗科與各臨床及醫(yī)務科的“危急值”管理情況調查中需要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并展開危急值的調查跟蹤工作,能夠提高醫(yī)療水平,減少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楊利明.檢驗科病理科檢查結果危急值處理流程分析[J].醫(yī)療裝備,2014,27(12):48-49.
[2]? 楊利明.檢驗科病理科檢查結果危急值處理流程分析[J].醫(yī)療裝備,2014,27(12):48-49.
[3]? 陶小冬.“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標活動管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8):69-70.
[4]? 張翠召,李哲.臨床檢驗假性危急值報告時間調查分析及其預防措施[J].人人健康,2015,10(23):19.
[5]? 陳杏媛,許紅軍.淺談本院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與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6,34(2):194-195.
(收稿日期:201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