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鳳娟
[摘要] 目的 探討個案追蹤法在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于該院工作的15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采取個案追蹤法進行臨床護理考核,分析其效果。結果 采取個案追蹤法培訓后護士的考核合格率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護士的綜合能力考核成績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護士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個案追蹤法應用于臨床護士能力考核中,有助于規(guī)范護士的行為和考核標準,可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探討和推廣。
[關鍵詞] 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個案追蹤法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15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ase tracing method in the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abilities of nurses. Methods 150 cases of nurses work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ase tracing method was used for clinical nursing examination, and the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nurses after training of case tracing method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aining, the examination score of general ability of nurses after training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nurses after training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raining method in the examination of abilities of clinical nurses contributes to standardizing the behaviors and examination standards of nurses and improving the general abilities of nurses, and it is worth further discuss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Nurse;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abilities; Case tracing method
追蹤方法學于2006年開始被用于JCI醫(yī)院評價體系中,主要包含兩大類,個案追蹤與系統(tǒng)追蹤[1]。個案追蹤是通過對病人就診進行追蹤,對醫(yī)院管理體系和服務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2]。經過追蹤,可以系統(tǒng)地評價管理的效果。該研究探討個案追蹤法在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中的價值,筆者特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該院150名護士進行研究,報道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工作的15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男護士10名,女護士140名;年齡20~40歲,平均(29.15±2.77)歲。中專學歷25名,大專學歷90名,本科學歷35名。護士44名,護師86名,主管護師20名。工作1~3年的有40名,工作4~10年的有80名,工作超過10年的有30名。所有護士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經該院倫理會批準實施。
1.2 方法
個案追蹤法:①培訓目標:主要包括病情觀察、溝通力、規(guī)范護理操作、護理書寫、健康宣教、人文素養(yǎng)、應變能力等方面的培訓,旨在提升該院護士的綜合能力,改善護理服務質量。②培訓內容:主要有各科室的常見病種基礎護理、??谱o理、病情觀察、急救流程等,通過個案分析,提問護理問題和解決方案。③培訓步驟:各科室護士長和3名主管護師組織培訓,護士長搜集科室常見病種,進行個案追蹤,主管護師協(xié)助整理病例,制定個案考核標準,護士長審核通過之后,對主管護師進行培訓,然后由主管護師培訓各科室其他護士。護士將個案、演示視頻和考核規(guī)范流程相結合自我學習,護士長定期組織考核。④培訓具體內容安排:培訓期為3個月,前兩個月學習,后1個月考核。培訓第1周主要是主管護師向護士演示個案追蹤,并進行講解分析,針對潛在護理問題,強化個案護理流程。第2~4周護士自行練習,不懂之處及時詢問,第5~8周是護士練習反饋期。后1個月護士長組織個案追蹤考核,并進行點評和總結。經分析發(fā)現目前臨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健康宣教不到位、操作不規(guī)范、培訓監(jiān)管力度不夠等。
1.3 觀察指標
①合格率[3]:超過90分為優(yōu)秀,70~89分為良,60~69分為中,0~59分為差,總分≥60分為合格。合格率=(優(yōu)+良+中)/總例數×100.00%;②綜合能力考核成績分為6方面,病情觀察10分,溝通能力20分,護理技能30分,護理書寫10分,健康教育20分,人文素養(yǎng)10分。③護士滿意度調查:根據護士長自制的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通過對個案追蹤法的滿意度進行評價。滿意:評分>80分;基本滿意:評分60~80分;不滿意:評分<60分。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x±s)用表示,作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護士的培訓前后的考核合格率
采取個案追蹤法培訓后護士的考核合格率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594,P=0.001)。
150名護士培訓前優(yōu)秀30名(20.00%),良好80名(53.34%),中20名(13.33%),差20名(13.33%),合格率為86.67%。150名護士培訓后優(yōu)秀50名(33.33%),良好90名(60.00%),中6名(4.00%),差4名(2.67%),合格率為97.33%。
2.2 分析護士培訓前后的綜合能力考核成績
培訓后護士的綜合能力考核成績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培訓前護士病情觀察(6.22±0.74)分、溝通能力(13.24±2.09)分、護理技能(23.07±2.11)分、護理書寫(7.02±0.44)分、健康教育(11.90±0.78)分、人文素養(yǎng)(6.54±1.10)分。培訓后護士病情觀察(9.17±0.46)分、溝通能力(18.94±2.45)分、護理技能(28.27±1.66)分、護理書寫(9.43±0.29)分、健康教育(18.88±0.64)分、人文素養(yǎng)(9.24±0.80)分。
注:培訓前、后的病情觀察比較(t=41.466,P=0.000)、溝通能力比較(t=21.678,P=0.000)、護理技能比較(t=23.722,P=0.000)、護理書寫比較(t=56.011,P=0.000)、健康教育比較(t=84.728,P=0.000)、人文素養(yǎng)比較(t=24.312,P=0.000)。
2.3 分析護士培訓前后的滿意度
培訓后護士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958,P=0.005)。
培訓前150名護士,滿意65名(43.33%),基本滿意67名(44.67%),不滿意18名(12.00%),滿意度為88.00%。培訓后150名護士,滿意75名(50.00%),基本滿意70名(46.67%),不滿意5名(3.33%),滿意度為96.67%。
3 討論
醫(yī)院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①規(guī)范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4]:依據我院具體情況制定詳細、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和護理操作流程,并根據工作經驗,刪除過時、錯誤的理論,及時增添新內容。②加強對各科室護士長個案追蹤法的考核:護士長是實施個案追蹤法的主體,其管理理念將影響護士的服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故應該加強考核護士長的對于制度的理解能力。③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對于新入院的患者,護士應熱情、耐心的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制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認真、負責的給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飲食、用藥、運動等),使患者對于疾病有正確的認知。④提高護士綜合素質[5]:加強護士的綜合培訓,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強化理論和操作技能,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治療,促進綜合素質提升。
采用個案追蹤法可以將理論、操作培訓、人文素養(yǎng)相結合,使護士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既能加深護士理論知識理解,還能強化操作技能,規(guī)范護士的護理操作行為,增強護士的責任心,使護士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善于提出質疑[6]。個案追蹤法可以提高護士護理安全風險意識,及時發(fā)現潛在的護理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利于規(guī)避護理風險,增強護理工作安全性。個案追蹤法可以加強護士的溝通能力,促進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的發(fā)生。個案追蹤法有利于護理管理者發(fā)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完善護理管理體系,規(guī)范護士行為,促進護理質量提升。
采取個案追蹤法培訓后護士的考核合格率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P<0.05)。培訓后護士的綜合能力考核成績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P<0.05)。培訓后護士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培訓前(P<0.05)。綜上所述,將個案追蹤法應用于臨床護士能力考核中,有助于規(guī)范護士的行為和考核標準,可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探討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天熠,崩雨婷,常蕓.個案追蹤法在心血管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9):67-69.
[2] 郭小麗,蔡明.個案追蹤法在年輕護士臨床能力考核中的運用及探究[J].當代護士旬刊,2017,22(1):165-167.
[3] 孫海燕.個案追蹤法在醫(yī)院護理培訓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0(36):188.
[4] 蘆金萍.個案追蹤法在醫(yī)院護理培訓考核中的應用[J].內科,2015,10(5):724-726.
[5] 李國宏.個案追蹤法在醫(yī)院護理評審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2):124-126.
[6] 黃春霞,陸云.個案追蹤法結合情景教學在低年資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119-121.
(收稿日期:2018-03-15)